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事業單位資金核算有了新的要求,新會計制度的提出也進一步細化了會計的核算原則,使會計核算項目向規范化方向進步,在提高事業范圍財務管理效率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進一步分析新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財務內控要點,本文從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的影響出發,在深入分析當前階段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后,提出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控要點,旨在提升事業單位財務內控水平,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的影響
為財務內控管理提供指導 在當前階段,為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滿足公共財政管理要求,新的會計制度使用了平行核算方法,會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控面臨全新的任務與要求。在該制度執行過程中,各事業單位應在充分了解新制度各項要求的基礎上,依據單位內部實際情況,完成自身財務管理的優化,滿足當前公共財政管理要求。從新會計制度方面看,其對事業單位內部提出了新要求、新制度,也為事業單位提供了具體的指導方向。因此,事業單位應以新會計制度為依據,利用科學合理的優化策略,促進單位財務內控進一步完善,完成財務內控的優化工作。
提升信息處理監管工作水平 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如果其財務信息與實際情況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則會使財務管理工作出現風險問題,使國家資金遭受損失。新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便是提高會計信息整體質量,增強事業單位財產管理透明程度,對會計信息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該制度下,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管理將會變得更加復雜,操作難度也會進一步增大。因此,為確保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并使其良好滿足現行制度要求,事業單位需以新會計制度為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流程,確保單位財務內控向正確方向進步。
確保財政資金監管的有效性 事業單位的主要任務便是有效發揮社會職能,但在當前時代,任何公共事務的開展都離不開單位資金的支持。因此,為確保事業單位資金得到良好使用,避免財政資金出現流失和浪費等問題。在新會計制度中,為提高財務資金的使用效果,在資金分配與資金管理方面,開展全過程的使用監管。在財務管理活動中,財務內控是經濟管理的主要手段,應使其在滿足制度要求的基礎上,完善單位資金監管活動,做好單位績效評價。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財務管理意識薄弱 當前階段,雖然政府部門作為事業單位的責任主體,已經對事業范圍內部的控制機制與控制流程作出詳細規定。但從實際情況看,部分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活動開展時,依舊存在意識薄弱、流程不規范等問題。
財務管理體系建設不足 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某些事業單位依舊使用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也只是針對公共市場環境以及財務使用狀況進行財務風險預測,沒有從全局出發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架構。并且,由于財務內控體系以及管理流程存在缺陷,難以在工作中獲得足夠的制度支持,阻礙了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步伐。
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第一,部分是事業單位管理者的財務管理意識不健全,對于財務管理轉型的認識不到位,在財務體系建設方面存在一定滯后性,使得單位內部人才培養機制難以符合時代要求,無法完成財務管理轉型下的優化工作。第二,在事業單位內部,部分管理人員在單位用人限制的制約下,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對單位財務管理轉型產生直接影響。
財務管理內控監督不足 事業范圍財務管理優化的關鍵便是完善財務內控監督工作,在此環節中,應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監督水平,為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提供助力。從實際情況看,內控監督的有效實施能進一步加強事業單位資金使用的透明程度,進一步明確財務使用的責任主體,完成事業范圍資金使用監督工作。在當前階段,某些事業單位資金監管存在不足的問題,在財務管理活動中的制度不健全,監督崗位設置存在缺陷,可能會出現相互推諉等問題,無法為財務內控提供實際制度保障,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轉型帶來不利影響。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控要點
創建完善的財務核算體系 首先,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需在“雙核算”的資產核算體系基礎上,完善事業單位自身管理體系。在此環節中,應確保該體系涵蓋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與此同時,事業單位需加大資金管理方式的優化力度,順應當前“雙體系”的會計制度內在要求,為后續事業單位資金管理轉型提供幫助。
其次,要依據當前單位實際資金管理情況,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并利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增強事業單位管理主體資金管理重視力度,使其能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最小投入獲得最大效益,提高單位資金利用效率,提高事業單位整體能力。
再次,需創建科學合理的資產折舊標準,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有效利用該制度所提出的新興折舊方法,直觀展現事業單位日常事務運行狀況。在此基礎上,可以利用建立標準體系的方式,提高資產信息管理效率與質量。
最后,建立完善的資產信息化運行體系,事業單位需在此背景下,加大各項信息技術的使用力度,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以及財務核算的信息化平臺,進一步提高資產管理規范程度。在此過程中,要在充分分析事業單位自身特點的基礎上,建立與單位資金管理契合的資產管理功能模塊,在資產管理、日常維護、財務核算等方面,利用功能模塊提高單位各流程規范程度,實現單位資產信息的全面掌握,提高單位各項資產利用效率。
強化單位預算管理體系建設 首先,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中,應增強預算管理方面的思想意識,單位管理者需在當前背景下,提高預算管理重視程度,創建適合單位發展的預算管理體系,成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小組。與此同時,單位各部門管理者要在全面考量當前階段的主要業務后,真實客觀地完成預算數據制定工作,單位財務管理人員也應在全面整理預算數據后,提交預算管理小組審批,為后續的預算使用以及預算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其次,在此環節中,需確保編制的預算得到合理實施。在預算編制實施之前,需在充分考量上一階段的預算實施結果的基礎上,全面分析當前政策以及市場環境等因素,為當前預算目標提供保障。完成監督資金預算的編制工作。該預算內容應在全面反映各項任務實際資金需求的基礎上,保證各項業務的順利完成。在當前階段,需在信息系統創建過程中,設置合理的系統接口,以便將事業單位資金使用、采購等數據納入信息管理體系中,形成系統數據記錄,降低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實現財務管理的動態化監控,能避免人為操作失誤而出現的數據錯誤。并且,該信息平臺應具有附件上傳等功能,能將財務管理人員收集到的各項資料以及發票數據生成電子憑證和檔案,完成數據資料的保存工作。
最后,在預算管理過程中,應加大預算執行環節的控制力度。事業單位要全面實施財政部門審核通過的預算編制,并利用動態化的全過程監督手段,嚴格依據資金使用流程,完成資金使用申報工作。在該環節中,需重點關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資金使用情況,以財政部門審批意見為依據,不得出現提前或延后等問題。如果在項目實施中,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而使得項目出現進度變更等問題時,就應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進行匯報,完成項目預算計劃的調整工作。
提高財務內控人員綜合素質 在事業單位財務內控過程中,如果財務內控人員業務能力不足,則會阻礙財務內控活動的正常開展。因此,需全面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從實際情況看,為確保財務管理人員能適應當前管理制度,要在新會計制度執行前,組織單位內部管理人員完成新會計制度要點的學習,幫助管理人員了解制度新要求、新方法,以便順應當前財務管理環境。并且,除了完成新制度各項要求的學習之外,為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業務能力,應積極開展財務技能方面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養。因此,需聘請相關專家完成財務內控的培訓,使其能有效完成財務內控各項工作。與此同時,為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工作質量,需建立科學合理、可行性高的獎懲機制,將財務內控的具體職責落實到個人,避免出現責任推諉等問題,提高財務人員工作質量與效率。
建立合理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首先,應加大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優化力度,事業單位需在此過程中,將財務內控體系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優化財務核算機制,利用激光系統培訓的方式增加管理人員對新制度的理解程度,提高財務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在單位項目資金申報以及審批方面,要及時做好權限界定工作,積極開展大額資金使用的研究,為資金支出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其次,在財務預算管理方面,應開展預算的精細化管理,利用動態檢測等手段,深入分析單位項目、管理人員等方面的資金支出,減低單位資金風險的出現概率,為項目預算編制和執行流程提供幫助。與此同時,需建立完成的報表體系,由于新會計制度對財務報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相關管理人員要嚴格依據新會計制度,創建適合單位發展的財務報表體系,加強財務報表的信息披露規范程度,為后續單位財務管理提供制度支持。
再次,需加快財務風險機制優化建設速度,事業單位應在此過程中,積極利用新興信息技術,完善自身風險監控系統,以便良好預測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增強財務風險管理的適用性。
最后,需積極開展財務保障體系管理。在當前財務管理轉型的背景下,事業單位需利用相應財務保障制度降低財務風險發生概率。從實際情況看,事業單位需在完善財務管理體系之余,積極做好資金管理、檔案管理、財務報銷等制度的建設,為后續單位財務管理活動提供制度支持,確保在財務活動開展時,能有法可依。
總而言之,新會計制度的實行,在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要求的同時,也在積極推動單位財務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此背景下,應進一步優化財務核算體系,增強事業單位市場競爭能力。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應用過程中,要加強財務風險預案體系建設,實現新會計制度與實際財務管理情況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為新制度的實施創造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