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采用單因素試驗法,研究不同培養基質、薰衣草品種、ABT生根粉質量濃度、噴水時間對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當基質為珍珠巖與草炭土(二者的體積比為7∶3)、ABT生根粉質量濃度為1 000 mg/L,用恒定水壓8 MPa、水流量為1 L/h的噴水裝置噴水6 s時,寬葉薰衣草嫩枝的扦插生根率達到最高。此成果可為內蒙古地區薰衣草規模化生產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
中圖分類號:S573.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4)7-63-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7.014
0 引言
薰衣草是唇形科薰衣草屬植物,原產于地中海沿岸、歐洲東部等地。筆者通過試驗來探究4種因素(培養基質、薰衣草品種、ABT生根粉質量濃度、噴水時間)對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為提高內蒙古地區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提供依據。
1 薰衣草生長特性
薰衣草是喜光植物,適宜在年日照時數為1126.7~2940.4 h的環境中生長;適宜在排水性良好、質地肥沃疏松、pH值為7.0~8.5的砂質土壤中生長;喜濕怕澇,適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種植,適宜生長溫度為16~28 ℃。
2 試驗設計
2.1 試驗區氣候條件
呼和浩特市地處亞歐大陸內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呼和浩特市所轄縣(區、旗)的年平均降水量為300~560 mm、年平均氣溫北低南高,7—8月的氣溫最高(最高氣溫為35 ℃),12月到次年1月的氣溫最低(最低氣溫為-20 ℃),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 700 h。
2.2 試驗設計
于2023年6月在呼和浩特市智能溫室內進行薰衣草嫩枝扦插單因素試驗。通過自動調節溫濕度裝置使室內溫度保持在30 ℃、濕度保持在65%,用遮陽網對溫室適當遮陽,并保持溫室通風良好。試驗所用的寬葉薰衣草、細葉薰衣草和齒葉薰衣草均購自云南植物研究所,試驗所用儀器有剪刀、卷尺、筆記本。
2.2.1 薰衣草嫩枝處理
在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薰衣草母株上,用卷尺量取5 cm長的嫩枝,并用剪刀沿40°~50°傾斜角剪取插穗,每個嫩枝插穗上保留3~6片葉子。在剪下嫩枝后,立即放入盛有水的育苗穴盤中,并噴上營養液,以備扦插所用。
2.2.2 數據處理
試驗前,記錄薰衣草嫩枝總株數。試驗中,每隔10 d觀測1次薰衣草嫩枝插穗的生根情況,共觀測3次,并將第3次觀測到的生根數作為最后統計的數據。嫩枝插穗生根率的計算公式見式(1)。
生根率(%)=(生根插條數/試驗總株數)×100%" "(1)
通過計算得到4組試驗薰衣草嫩枝插穗的生根率,并繪制柱狀圖[1]。
2.3 單因子試驗設置
影響因素有基質、薰衣草品種、生根粉質量濃度及噴水時間。分析改變1個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變)對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找出影響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的最優因素,并對其進行分析[2]。
2.3.1 培養基質單因子試驗
設置5個不同體積比的珍珠巖與草炭灰基質,探究不同基質對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詳見表1。
2.3.2 薰衣草品種單因子試驗
選用細葉薰衣草、齒葉薰衣草、寬葉薰衣草來探究不同薰衣草品種對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詳見表2。
2.3.3 ABT生根粉濃度單因子試驗
設置不同濃度的ABT生根粉,并將寬葉薰衣草嫩枝浸泡在不同質量濃度的ABT生根粉溶液后再進行扦插,詳見表3。
2.3.4 噴水時間單因子試驗
設置3組噴水時間,其余因素均相同。設置恒定水壓為8 MPa,水流量為1 L/h。當出水壓力和出水流量穩定時,開始計時,詳見表4。
2.4 試驗管理
在上述4組單因素試驗中,扦插前先對基質澆透水,將浸泡后的薰衣草嫩枝插穗插入穴盤,深度約為插穗總長的1/2。試驗時要重復3次,每個重復做5盤,每盤種植60穴。為了確保薰衣草嫩枝葉面能保持濕潤,扦插完成的第1天要每隔0.5 h噴水8 s。從扦插完成后的第2天開始,每天于6:00—20:00進行噴水,每隔1.0 h噴水8 s,20:00后要停止噴水[3]。
2.5 薰衣草生根率測定方法
扦插定植后,每隔10 d觀測并計算1次薰衣草的生根率,共觀測3次。在所有試驗中,扦插當日的插穗均無顯著變化。扦插后第10天,部分薰衣草的插穗基部愈傷組織長出半透明白色小須根;扦插后第20天,能觀測到薰衣草開始大量生根,且插穗葉子部分長勢良好;扦插后第30天,能觀測到插穗基部形成根團,插穗頂部長出新葉,記錄觀測到的插穗生根系數,并計算出生根率,據此繪制薰衣草嫩枝插穗生根率柱狀圖。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扦插基質對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當珍珠巖與草炭土的體積比為5∶5時,薰衣草嫩枝的生根率為93.00%;當珍珠巖與草炭土的體積比為7∶3時,薰衣草嫩枝的生根率為99.50%;當珍珠巖與草炭土的體積比為8∶2時,薰衣草嫩枝的生根率為96.50%;當珍珠巖與草炭土的體積比為3∶7時,薰衣草嫩枝的生根率為92.50%;當珍珠巖與草炭土的體積比為4∶6時,薰衣草嫩枝的生根率為91.50%。即當珍珠巖與草炭土的體積比為7∶3時,薰衣草嫩枝插穗的生根率達到最高。
3.2 不同品種的薰衣草對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在基質、噴水時間及ABT生根粉質量濃度處理均相同的前提下,寬葉薰衣草的生根率為99.30%,細葉薰衣草的生根率為94.50%,齒葉薰衣草的生根率為92.50%,即寬葉薰衣草的生根率要明顯高于細葉薰衣草和齒葉薰衣草[4]。
3.3 不同ABT生根粉質量濃度對薰衣草扦插生根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用質量濃度為800 mg/L的ABT生根粉溶液處理的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為93.50%,用質量濃度為1 000 mg/L的ABT生根粉溶液處理的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為99.50%,用質量濃度為1 200 mg/L的ABT生根粉溶液處理的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為92.50%。這是因為ABT生根粉質量濃度過低無法對薰衣草嫩枝插穗生根起到促進作用,過高又會抑制薰衣草插穗生根[5]。
3.4 不同噴水時間對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
由圖4可知,噴水時間為4 s時,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為93.50%;噴水時間為6 s時,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為99.00%;噴水時間為8 s時,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為94.00%。這是因為噴水4 s無法為薰衣草嫩枝提供更充分的水分,而噴水8 s會導致水分過量,導致基質通氣性較差,影響薰衣草插穗生根。
4 結束語
在不同扦插基質對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影響試驗中,基質為珍珠巖與草炭土時,二者最優的體積比為7∶3,此時薰衣草嫩枝的生根率達到最高;在不同品種對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影響試驗中,寬葉薰衣草嫩枝的生根率最高;在不同質量濃度生根粉對薰衣草扦插生根率影響試驗中,用質量濃度為1 000 mg/L的ABT生根粉溶液處理薰衣草嫩枝時的生根率最高;在不同噴水時間對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影響的試驗中,噴水6 s的薰衣草嫩枝插穗生根率最高。上述研究結果的推廣應用可使薰衣草品種的穩定性得到保持,實現薰衣草高質量繁育,為城市園林綠化提供優質苗木。
參考文獻:
[1]韋東山,張秋良,楊海峰,等.狹葉薰衣草嫩枝生根的解剖結構變化及生理響應機制[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23(2):35-43.
[2]高宇,王丹,彭云,等.薰衣草引種栽培與利用研究進展[J].安徽農學通報,2017(19):20-21,30.
[3]梁曉琳,常金寶.不同插穗長度對寬葉薰衣草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6(10):90-91.
[4]張衛利,孫昊,宋彥龍,等.不同因素對邯鄲狹葉薰衣草扦插成活率的影響[J].花卉,2019(22):6-7.
[5]阿拉騰薩日.三種薰衣草嫩枝扦插技術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5.
作者簡介:梁曉琳(1991—),女,碩士,園林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規劃設計與城市公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