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綠道植物是城市綠色開放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通過植物多樣性調查,發現南昌市青山湖綠道植物景觀呈現同質化,缺乏獨特性。首先,強調植物在城市綠道景觀建設中的重要性;其次,結合南昌市綠道植物多樣性調查結果,從挖掘地域特色植物資源、植物景觀空間層次營造、植物可持續性管理等方面提出景觀優化策略,以期促進城市綠道植物景觀的優化。
關鍵詞:青山湖;綠道植物;多樣性;景觀優化
中圖分類號:S73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4)7-87-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7.020
0 引言
綠道是一種將城市公園、自然保護地及公共綠地等串聯起來的線性綠色開放空間,是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1]。植物是城市綠色空間的主要構成要素[2],其多樣性對城市綠道的生態價值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3]。綠道植物不僅為城市帶來自然的美感,還能夠改善城市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為人們提供愉悅的休閑空間[4]。目前,國外對綠道植物的研究廣泛而深入,涉及內容包括城市綠道網絡空間改造[5]、綠道植被覆蓋度[6]、結構對植物多樣性的影響[7]等。綠道在國內城市的建設始于2010年前后,國內眾多學者在北京[8]、武漢[9]、廣州[10]、荊州[11]、蘭州[12]等地對綠道植物開展了研究,研究內容主要涉及植物種類、植物生長狀況、不同結構對植物多樣性的影響、綠道植被恢復等。植物是城市綠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獨具特色的植物景觀可以凸顯城市綠道的魅力。但目前,針對城市綠道植物景觀優化的研究相對較少。基于此,筆者以南昌市青山湖綠道為研究對象,結合植物多樣性和景觀認知調查結果,提出景觀優化策略,以期促進城市綠道植物景觀的優化。
1 研究區域概況
青山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位于東經115°55′~115°57′、北緯28°41′~28°43′,青山湖面積約為400 hm2,水域面積為316 hm2,是南昌市最大的內湖。南昌市自然條件優越,生物多樣性豐富,共有高等植物1 708種,隸屬243科909屬[13]。青山湖綠道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區東北角,東接青山湖大道,南鄰北京東路,西靠洪都北大道,北依贛江,綠道全長10.19 km,與相思林公園、丹霞島、燕鳴島公園、湖濱公園、市政公用廣場等景觀節點相連。
2 研究方法
2.1 樣方選取
以燕鳴島公園為起點,采用典型取樣方法,選取地勢平坦、群落結構相對穩定、植物生長狀況良好的區域,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沿青山湖綠道進行調查研究,最終選出30個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其中燕鳴島公園7個、湖濱公園6個、丹霞島7個、市政公用廣場5個、相思林公園5個。在樣方內,對喬木層進行每木調查,分別記錄種名、高度、冠幅、株數、胸徑等參數;對灌木層與草本層調查記錄種名、株數、高度、蓋度等參數。
2.2 數據處理
根據實地調查數據,通過Excel軟件、Origin軟件分別計算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植物的Margalef指數、Shannon-Wiener指數、Pielou指數,以了解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水平[14]。
3 結果與分析
3.1 綠道植物物種組成特征
青山湖綠道植物生活型及鄉土樹種比例見表1。由表1可知,共發現維管植物142種(含變種、栽培品種),隸屬87科125屬。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種數之比為27∶78∶37。由此可見,青山湖綠道植物種類豐富,層次分明,鄉土木本植物總體占比較高,而鄉土草本植物整體占比較低。
3.2 南昌市青山湖綠道植物多樣性分析
3.2.1 南昌市青山湖綠道物種豐富度分析
物種豐富度反映一個植物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寡[15]。南昌市青山湖綠道植物Margalef豐富度指數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灌木層Margalef豐富度指數變化幅度最大,喬木層和草本層次之,說明植物群落灌木層的物種豐富度高、復雜程度高,物種數目多。
調查樣方內,燕鳴島公園灌木層物種豐富度最高(5.673),是因為其建造時間長,生態系統較穩定,后期養護管理到位;相思林公園灌木層物種豐富度最低(4.898),是因為其內部娛樂設施集中,人工干預程度較高。在喬木層中,湖濱公園引入外來植物種類較多,生長狀況良好,因此其喬木層物種豐富度最高(2.687),相思林公園喬木層物種豐富度最低(2.015)。調查發現,市政公用廣場草本層物種豐富度最高(2.581),是因為此地經過改造后靠近水源,水分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長;相思林公園草本層物種豐富度最低(1.186),是因為此地土壤貧瘠,地被植物缺失必要養分,生長狀況不佳。
3.2.2 南昌市青山湖綠道物種多樣性分析
物種多樣性通常用于衡量群落結構的復雜程度[15]。南昌市青山湖綠道植物Shannon-Wiener指數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各樣地Shannon-Wiener指數為1.285~3.397,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灌木層gt;喬木層gt;草本層。丹霞島喬木層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最高(2.404);相思林公園喬木層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最低(1.775),是因為相思林公園植物群落垂直結構不穩定,樹種病蟲害經常發生。燕鳴島公園和丹霞島灌木層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較高(分別為3.397、3.362),是因為燕鳴島公園和丹霞島植物種類多,生態系統穩定;相思林公園灌木層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最低(3.003)。市政公用廣場草本層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最高(2.342);相思林公園草本層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最低(1.285),是因為相思林公園地被植物同質化情況較為嚴重。
3.2.3 南昌市青山湖綠道物種均勻度分析
物種均勻度是指一個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種個體數目的分配情況[16]。南昌市青山湖綠道植物Pielou指數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樣地內Pielou均勻度指數總體表現為喬木層和灌木層偏高,草本層偏低,植物群落Pielou均勻度指數為0.465~0.788。喬木層Pielou指數位居前3位的是燕鳴島公園、丹霞島、市政公用廣場;喬木層Pielou指數最低的是相思林公園,是因為相思林公園硬質鋪裝占地面積大,資源分配不均。灌木層Pielou指數位居前3位的是丹霞島、燕鳴島公園、湖濱公園,其植物種類多,喬灌草搭配均衡,后期養護管理較好;灌木層Pielou指數最低的是市政公用廣場。草本層Pielou指數位居前3位的是市政公用廣場、丹霞島、燕鳴島公園;Pielou指數最低的是相思林公園,因為相思林公園濱水植物和地被植物單一,公園的生態效益較差,同時居民的活動較為頻繁,植物保護意識相對薄弱。
4 綠道植物景觀優化策略
4.1 挖掘地域特色植物資源
構建穩定的鄉土植物群落對維護城市綠道生態系統平衡和保護物種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15]。青山湖綠道植物景觀呈現同質化,缺乏獨特性。在后續提升綠道植物景觀時,設計人員應結合南昌市本土植物資源,根據氣候、地形、水系、生物等立地條件,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礎上,重視各植物物種間的群落關系,再考慮種植習性相似、適應性強、具有良好地域特色的鄉土植物(如南昌市綠道中較為常見的香樟、銀杏、無患子、杜英等),可增加外來優良樹種的數量,也可增加具有江西鄉土地域特色的野生植物資源樹種(如苦櫧、石櫟、浙江楠、厚樸、臭椿等),積極構建多樣化的鄉土生境系統,提高綠道植物景觀的多樣性和層次感。
4.2 植物景觀空間層次營造
在城市綠道中,植物布局可以營造不同的空間感,展現多樣化的景觀環境特色。首先,結合植物群落環境,合理布置開敞、半開敞、封閉植物空間,避免界限感過低,保證觀賞視野開闊,增強植物景觀空間的私密性和安全感。其次,空間層次營造可以通過背景植物來實現,如高大的喬木、中等高度的灌木和低矮的草本植物,同時喬木的分支點高度會影響植物景觀空間的開闊感,但應考慮人的視線高度,以免造成空間壓迫感。郁閉度營造可以選擇不同季節特征的樹種來調節,滿足夏季遮陰、冬季光照充足的需求。對于靜態活動空間,應保持水平視線開闊,減少外界干擾;對于動態活動空間,通過植物的排列和路徑的設計,引導人們在空間中移動,創造一種動態的體驗。
4.3 綠道植物可持續管理
穩定的生態系統對植物的生長至關重要。在景觀優化時應考慮植物的自然生態特性,模擬自然生態系統,以實現對綠道植物的可持續管理。對于長勢不佳的植物,要及時補救,可通過除草、灌水、施肥、修剪、控水、控肥、引進有益生物等措施,增強樹種生長勢,加強對草坪的管理,將其更換為耐踐踏的多年生地被植物。同時,政府部門應制定種植鄉土植物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實現綠道植物的可持續管理。
參考文獻:
[1]成佳璇,陳蕾如,許克福.馬鞍山市環雨山湖中心綠道植物群落結構與多樣性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47(5):85-93.
[2]李明娟.深圳城市公園植物群落與多樣性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1.
[3]MCKINNEY M L.Urbanization,biodiversity,and conservation[J]. Bioscience,2002,52(10):883-890.
[4]張巍.植物資源在植物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分子植物育種,2024,22(11):3754-3759.
[5]FRANK L D,HONG A,NGO V D.Causal evaluation of urban greenway retrofit:a longitudinal study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J].Preventive Medicine,2019,123:109-116.
[6]SINCLAIR K E,HESS G R,MOORMAN C E,et al.Mammalian nest predators respond to greenway width, landscape context and habitat structur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71(2-4):277-293.
[7]HEPCAN S,HEPCAN C C,BOUWMA I M,et al. Ecological networks as a new approach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in Turkey:a case study of Izmir Provi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9,90(3-4):143-154.
[8]殷麗峰,李薇,任斌斌.北京城市綠道植物多樣性及其群落特征[J].西部林業科學,2021,50(2):28-34.
[9]劉瑞雪,馮雪,陳龍清.武漢市城市公園綠地典型植物群落類型及物種多樣性研究[J].中國城市林業,2016,14(1):18-24,40.
[10]唐品川,羅丹,孫冰,等.廣州綠道系統木本植物多樣性與生長特征分析[J].生態科學,2023,42(4):64-73.
[11]魏普杰,孫兵,賀心茹,等.荊州城市公園植物群落多樣性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7(3):106-113.
[12]許宏剛,吳永華,張建旗,等.蘭州市植物群落結構與物種多樣性調查[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6,51(4):84-91.
[13]蔡軍火,魏緒英,閔翮武,等.南昌市濕地公園植物多樣性調查及景觀剖析[J].北方園藝,2014(21):86-90.
[14]鄧東周,蔣小林,武碧先,等.岷山中段高山峽谷區主要森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樣性研究[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7,37(2):88-94.
[15]任斌斌,李薇薇,劉興,等.北京城市綠道植物多樣性特征研究[J].中國園林,2015,31(8):10-14.
[16]張金屯.數量生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84.
作者簡介:魏煒(1996—),男,碩士生,研究方向:園林植物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