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互聯網應用的廣泛普及,互聯網已成為高職學生學習、生活和社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環境為學生提供了便捷的學習資源、豐富的交流平臺和無限的信息獲取途徑,極大地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和學習空間。然而,互聯網的雙刃劍作用也日益凸顯,如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網絡沉迷、學業迷茫及網絡社交問題等,這些問題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構成了挑戰。本文圍繞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問題與優化對策展開討論,通過分析當前高職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優化對策,包括提升網絡素養教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建立健全的網絡社交指導和監管機制等,旨在為高職學生創造更加安全、健康、積極的網絡學習和生活環境。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學生管理
引言
在當今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已經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模式。對于高職學生,互聯網不僅是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進行社交互動和個人發展的關鍵平臺。然而,互聯網環境的復雜性和開放性同時帶來了多種挑戰,對高職學生群體的影響尤為顯著。他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和機遇的同時,也面臨信息識別能力不足、網絡依賴、心理健康問題等一系列挑戰。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也對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探討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的管理問題及其優化對策,對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
1.1 高度依賴互聯網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展現出的高度依賴互聯網的心理特點對他們的人際關系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依賴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學習、娛樂和社交,也深刻地塑造了他們的社交習慣和人際交往模式。互聯網作為一個方便快捷的信息獲取和社交工具,使得許多學生傾向于通過社交媒體、即時通信軟件等在線平臺進行交流和建立聯系,而非面對面的溝通。這種偏好導致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技巧可能不如在線交流時那樣靈活和自信。
雖然互聯網提供了一個超越物理距離的交流空間,促進了信息的快速傳播和多樣性交流,但同時也可能導致學生在建立深層次、持久的人際關系方面遇到障礙。互聯網環境中的匿名性和虛擬性可能使一些學生在面對現實世界的復雜人際互動時感到不適應,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和解決沖突的能力。此外,高度依賴互聯網的心理特點還可能導致學生在現實社交中產生一種孤立感,他們可能會發現,盡管在虛擬世界里有著廣泛的社交網絡,但在現實世界中,深刻和有意義的人際關系卻不那么容易建立和維持[1]。
1.2 學業迷茫,定位模糊
互聯網作為信息爆炸的時代產物,提供了無限的知識和機會,同時也帶來了選擇的困難和方向的不確定性。高職學生在海量信息的沖擊下,往往難以確定自己的學業方向和職業路徑,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他們在制定長期目標和計劃時感到迷茫。由于缺乏清晰的自我定位,他們可能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猶豫不決和缺乏自信的態度,這不僅影響了他們與同學和老師的互動,也影響了與社會其他成員的有效溝通。在嘗試與他人建立聯系和交流時,這種心理狀態可能導致他們更多地依賴于網絡社交,而非面對面的實際互動,進而加劇了學業和職業方向上的迷茫感。互聯網環境雖然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但同時也可能使他們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的選擇和決策時感到力不從心。
1.3 辨識能力不足,容易受騙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的辨識能力不足,容易受騙的心理特點,對他們的人際關系產生了顯著影響。網絡空間的匿名性和信息的海量性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平臺和學習資源,但同時也暴露了他們在鑒別信息真偽方面的不足。這種辨識能力的不足不僅限于對網絡信息的判斷,還延伸到了對網絡中人際關系的識別和處理[2]。在日常的網絡交流中,學生可能因為缺乏足夠的經驗和鑒別力,而輕信來路不明的信息或是不實的網絡言論,導致他們容易被誤導,甚至受騙,這種情況在人際互動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一些學生可能因為無法準確識別網絡朋友的真實意圖,而陷入不必要的困擾或沖突之中。此外,互聯網環境中人際交往的復雜性使得學生在建立和維護現實生活中的關系時,也可能受到其辨識能力不足的影響。
2.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信息安全與隱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網絡應用的廣泛使用,學生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在了各種信息安全風險中。許多學生在不完全理解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的情況下,可能會輕易地在社交網絡和其他在線平臺上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甚至是銀行賬戶信息。這不僅增加了他們成為網絡詐騙、身份盜竊等犯罪行為目標的風險,而且還可能導致個人隱私被侵犯,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和社會信任的損失。此外,高職學生在網絡空間的活動記錄,如瀏覽歷史、購物習慣和社交互動,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或商業公司擅自收集和分析,用于不正當目的。這種對個人數據的濫用不僅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還可能影響他們的網絡安全感和信任度,進一步加劇了高職院校在學生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方面的管理難題。
2.2 在線學習的自我管理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在在線學習中面臨自我管理的挑戰,成為教育管理中的一個關鍵問題。隨著互聯網教育資源的豐富和在線學習平臺的普及,學生被賦予前所未有的學習自由,然而這種自由和靈活性同時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時間管理、學習計劃的制定與執行以及自我激勵的能力。缺乏面對面教學環境的直接監督和同伴之間的即時互動,部分學生可能難以抵抗網絡環境中的各種干擾和誘惑,如社交媒體的通知、在線視頻的吸引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他們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低下。此外,對于一些學生而言,如何有效地篩選和利用海量的在線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也是一項挑戰。他們可能會因為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和判斷力,而花費大量時間在不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上,或是在低質量的學習資源中迷失方向。這種情況不僅影響學習成效,也可能導致學習動力的下降和學習疲勞感的增加,進一步加大了高職院校在提升學生在線學習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管理壓力。
2.3 網絡社交的影響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中面臨的一個顯著問題是網絡社交的影響。隨著社交媒體和即時通信工具的普及,網絡社交已成為高職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極大地改變了他們的社交方式和人際交往模式。雖然網絡社交帶來了便利,使學生能夠輕松地跨越地理界限與他人交流,分享生活和學習的點滴,但這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學生在網絡社交中可能過分依賴虛擬交流,忽視了面對面溝通的重要性,導致現實生活中的社交技巧和人際互動能力受損。此外,網絡社交平臺上信息的匿名性和即時性可能促使一些學生在網絡中表現出過激或不當的行為,如網絡欺凌、散播謠言等,這些行為不僅傷害他人,也破壞了網絡社交環境的健康。網絡社交的虛擬性質可能導致學生在建立深層次人際關系方面遇到困難,雖然他們在網絡中可能擁有廣泛的“朋友”圈,但這些關系往往缺乏深度和穩定性。這種淺層次的交流模式可能讓學生感到孤獨和不滿足,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網絡社交的環境中,學生還可能面臨信息泛濫的問題,如何在大量信息中篩選對學習和生活有益的內容,而不是被無關信息所分散注意力,成為他們必須面對的挑戰[3]。
3.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優化對策
3.1 提升網絡素養教育
互聯網背景下,提升網絡素養教育成為高職學生管理中的一個關鍵優化對策。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應用的廣泛普及,網絡已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社交的各個方面。這要求學生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良好的網絡素養,以安全、有效、負責任地使用網絡資源。提升網絡素養教育旨在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網絡使用觀念,包括識別網絡信息的真偽、保護個人隱私、遵守網絡倫理和法律法規,以及理解網絡行為的社會影響。通過系統的教育和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判斷網絡信息的可靠性,如何防范網絡詐騙和侵權行為,如何在網絡空間中展現良好的道德風貌和社會責任感。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個人安全感和滿足感,還促進他們在網絡環境中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此外,良好的網絡素養也為學生的未來職業生涯和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的挑戰,成為負責任的網絡公民和社會成員。
3.2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
互聯網背景下對高職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網絡技術融入日常生活,學生不僅面臨傳統的學習和生活壓力,還可能因網絡使用不當而遭遇額外的心理負擔,如信息過載、網絡依賴、虛擬社交帶來的孤獨感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和引導,可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長期影響[4]。為此,高職院校需要通過整合資源,實施一系列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措施。首先,可以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工作坊和講座,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教授應對網絡時代壓力的策略,如時間管理、社交技巧和情緒調節等,以增強學生的心理韌性和自我調節能力。其次,建立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體系,配備經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師,為學生提供個體化的心理支持和咨詢服務,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心理難題。此外,鼓勵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和團體活動,通過實踐和社交互動增強自我價值感和歸屬感,促進心理健康。
3.3 建立健全的網絡社交指導和監管機制
互聯網環境日益成為高職學生學習、生活和社交的重要平臺的當下,建立健全的網絡社交指導和監管機制成為優化學生管理的重要策略。這一策略旨在為學生提供安全、健康、積極的網絡社交環境,引導他們正確理解和使用網絡社交工具,避免網絡風險和不良影響。實施這一對策首先需要從教育入手,通過舉辦專題講座、課堂教學和互動研討等形式,向學生普及網絡社交禮儀、網絡安全知識和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網絡責任感和自我保護意識。同時,高職院校應與網絡平臺合作,利用技術手段監控網絡環境,及時發現和處理網絡不良信息和行為,保障學生網絡社交的安全。此外,建議學校設立網絡社交指導中心,提供專業的咨詢和輔導服務,幫助學生解決網絡社交中遇到的問題,如人際沖突、網絡欺凌等,促進學生在網絡社交中的積極互動和健康成長。
3.4 優化在線學習資源和環境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中優化在線學習資源和環境是一項關鍵任務,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職院校需要在現有的教育系統中整合和升級在線學習平臺。通過與技術供應商合作,學校可以開發和部署更為高效、用戶友好的在線學習系統,這些系統不僅需要支持多種互動形式,如視頻講座、實時討論和在線測驗,還應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和進度追蹤功能,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節奏。此外,學校應當舉辦定期的培訓工作坊,幫助教師掌握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平臺進行教學,同時也應教授學生如何最大化利用在線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更進一步,為了確保學習資源的質量和相關性,學校需要與行業專家合作,不斷更新和擴充教學內容,確保教材與當前行業標準和技術發展保持一致。
結語
互聯網環境對高職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對學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通過提升網絡素養教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建立健全的網絡社交指導和監管機制等對策,可以有效優化高職學生的網絡環境管理。這些措施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還能促進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中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為此,高職院校應加強與學生、家庭、社會的合作,共同構建安全、健康、積極的網絡學習和生活環境,助力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培養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雪妮.網絡時代背景下高職輔導員推進學生教育管理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3,22(4):245-247.
[2]張燕.網絡環境背景下信息技術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13):165-166.
[3]董慧,徐普平,裴立志.基于網絡文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7):87-88.
[4]孔彩華.網絡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漫談[J].名家名作,2018(2):156.
作者簡介:劉宇峰,本科,助教,lyf83013636@163.com,研究方向: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