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會經濟發展中,高速公路建設范圍逐漸擴大。但在環境、地質等因素影響下,公路隱蔽工程多、隧道施工難度較大。為提升公路隧道建設質量,應明確隧道開挖、初期支護、洞身襯砌中的技術要點,加強隧道施工質量管理,保障高速公路整體性能。因此,文章基于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案例,對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設計、技術要點展開研究,同時提出了隧道施工質量控制策略,以期為同類隧道工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 U45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6-0076-03
0 引言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風險多,周圍地質、水文條件都會直接影響隧道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引起洞口塌陷、地面沉降等問題。因此,隧道施工中應重視前期勘察,明確隧道施工技術要點,結合隧道結構設計,制定完善的隧道施工技術方案,確保隧道建設質量,使隧道工程順利完工。
1 工程概況
某高速公路項目,隧道設計為左右幅雙線,各隧道基本信息如下:
隧道1:隧道最大埋深為263 m,縱坡-1.2%,右幅隧道起止樁號為K13+046.08~K16+460,總長3 413 m;左幅起止樁號為ZK13+015~K16+455,總長3 440 m。
隧道2:隧道最大埋深為280 m,縱坡-1.1%,右幅隧道起止樁號為K16+5258~K19+000,總長2 475 m;左幅起止樁號為ZK16+530~K19+005,總長2 475 m。
隧道3:隧道最大埋深為160 m,縱坡-1.75%~1.90%,右幅隧道起止樁號為K43+700~K45+145,總長1 408 m;左幅起止樁號為ZK43+700~K45+147,總長1 448 m。
隧道主洞設計為“單心圓”襯砌斷面,凈空高度為7 m,寬度為11 m。
2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設計
(1)隧道工程基于“鉆爆法”進行左右幅掘進施工。
(2)洞身根據圍巖等級,采用不同開挖工藝。V級圍巖實施“三臺階法”,圍巖區域設置臨時仰拱結構。Ⅳ級圍巖應用預留核心土開挖工藝。仰拱處運用全斷面開挖、整體澆筑工藝。
(3)隧道支護采用“初期支護+超前支護”方案,支護結構設計為Φ42×4 mm超前小導管+C25噴射混凝土、ф22砂漿錨桿、ф25中空注漿錨桿,以及ф22砂漿錨桿、8HPB300鋼筋網、格柵鋼架。
(4)初期支護按“先拱部,后邊墻”順序自上而下施工,二次襯砌通過液壓臺車一次澆筑成形,洞口及其襯砌結構則整體澆筑成形[1]。
(5)隧道工作面采用“壓入式通風”模式,洞口外20 m處設進風口,拱頂安裝通風管,壓入通風管道為雙管路。
3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要點
3.1 隧道開挖
隧道洞口工程結合進出口地形、地質情況,在開挖前采用錨噴防護工藝,開挖作業采用“零開挖”進洞,以減少對洞口環境的破壞。明洞頂回填后,覆蓋黏土隔水層,植草綠化。主要施工技術包含臺階分部開挖工藝、臺階法[2]。
3.1.1 臺階分部開挖工藝
V級圍巖采用臺階分部開挖法,即預留核心土法。V級圍巖土質特殊,為軟弱圍巖,開挖中施工風險較大,可在上部預留核心土以支撐開挖面,配合拱部進行初期支護,確保開挖作業面的穩定性,具有安全性良好的技術優勢。
(1)將開挖斷面劃分為“上、中、下、底”四部分進行分區域掘進施工。核心土預留面積應大于斷面面積的50%,上部結構超前支護3.5 m,中部超前支護4 m,下部超前支護10 m。上部開挖高度應小于4.5 m,中部臺階高度、下部臺階高度應控制在3.5~4.5 m之間。
(2)應用超前注漿小導管、錨桿等結構進行超前支護后,且噴射混凝土強度大于70%后,開挖核心土、下臺階。底部可應用工字鋼、格柵鋼架、錨桿支護,錨桿與縱向槽鋼焊接,俯角設置為45°。
(3)各個臺階開挖結束后,噴射4 cm的C35混凝土,封閉圍巖結構,設置鋼架、鎖腳錨桿,再分層復噴混凝土。各區域臺階一次開挖長度應控制在2~3 m,下部臺階開挖后應緊跟仰拱。
3.1.2 臺階法
III級、Ⅳ級圍巖采用臺階法開挖,臺階長度應控制在10~15 m。Ⅳ級圍巖二次襯砌結構、掌子面間距應小于90 m,III級圍巖二次襯砌結構、掌子面間距應小于120 m。開挖施工順序:開挖導坑上半斷面—上導坑拱部初期支護—開挖導坑下半斷面—下導坑邊墻支護—澆筑二次襯砌結構[3]。
(1)上臺階每循環開挖進尺時,支護進尺圍巖時的進尺間距、邊墻每循環開挖支護進尺應小于相鄰鋼架之間的水平距離。
(2)開挖仰拱前,應先完成鎖腳小導管、鋼架支護作業,每循環開挖進尺應大于3 m。雙線仰拱、下臺階處應對稱開挖,型鋼拱架懸空進尺為相鄰鋼架間距的3倍左右。
(3)Ⅳ級圍巖采用三臺階工藝開挖,使用機械開挖配合微量弱爆破工藝。
3.2 初期支護
隧道初期支護分為超前支護、初期支護兩部分。超前支護為ф42注漿小導管超前支護,開挖后應用砂漿錨桿、噴射混凝土等支護工藝。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流程圖如圖1所示。
3.2.1 超前小導管支護
(1)合理選用導管材料,導管規格應符合超前支護要求。項目采用雙層結構超前小導管,根據10°~15°外傾角將小導管打入圍巖。沿圍巖開挖斷面,控制小導管間距,約35 cm。打入后,再打入第二層小導管,外傾角為25°~35°。雙層小導管沿環向、縱向開挖面,分別錯開1.5 m、2 m間距。施工人員現場鉆錨桿孔,小導管頂部居中打入鉆孔,外露區域支撐后補鋼架,形成超前預支護結構。
(2)按1:1比例制備水泥漿,在小導管安裝后向鉆孔內注漿。注漿壓力控制在0.5~1 MPa,注漿量符合要求后停止注漿。小導管內泥漿強度大于75%后試挖掌子面,無滲水情況再開挖拱部,初噴混凝土、安裝鋼架。
3.2.2 錨桿支護
隧道Ⅳ級圍巖區域采用“注漿錨桿”支護。(1)基于設計圖紙,測量放樣,定位錨桿鉆孔;根據錨桿設計長度、角度,應用錨桿鉆機進行一次鉆孔;鉆孔后高壓沖洗鉆孔,去除內部巖粉、落渣,確保錨桿插入后的錨固力符合要求。(2)安裝錨桿,使用止漿塞固定錨桿、注漿管、排氣管,安裝完成后注漿。(3)錨桿砂漿堅持“隨拌隨用”原則,注意控制砂漿干縮率;注漿時應將排氣管插入錨桿孔底部,排氣孔出漿前應持續注漿,溢出后停止注漿;砂漿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拔除止漿塞,注意減少對錨桿的擾動。
3.2.3 噴射混凝土
注漿小導管、錨桿等支護施工結束后,分層噴射混凝土,每層噴5~6 cm厚混凝土,鋼架保護層厚度應大于2 cm。
(1)噴射混凝土前,檢查圍巖表面,確保受噴面無松動圍巖,墻角無堆積虛渣。
(2)嚴格按照配比方案集中拌和混凝土,投料順序為砂、石、水、水泥、補充水,拌和一定時間后應用噴射機噴射混凝土。
(3)噴射期間,設備工作壓力控制在0.5~0.6 MPa,噴頭壓力控制在0.1~0.15 MPa。
噴射軟弱圍巖時,為預防坍塌風險,噴射作業應緊跟開挖面。初噴順序為先拱部、后邊墻,復噴為先邊墻、后拱部,自下而上噴射混凝土。噴射方向應與圍巖面垂直,噴頭、巖面間距控制在1 m左右。可按“S”形軌跡噴射,緩慢移動噴頭,確?;炷羾娚浜穸确弦骩4]。
(4)噴射作業應分片、分層進行,拱部厚度應控制在3~5 cm,邊墻區域為6~8 cm。分層噴射混凝土時,首層噴射后,第二層噴射應在首層混凝土終凝前噴射,噴射期間注意檢查圍巖回彈率。拱部回彈率應小于40%,邊墻回彈率小于30%。
(5)為控制噴射混凝土的厚度,可應用激光斷面儀、鑿孔方法加強厚度、平整度檢測,質量要求如下:1)噴射混凝土平均厚度應大于設計厚度。2)最小厚度應大于設計厚度的三分之二。3)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100 mm。4)測點所測的厚度值中,80%測點的厚度值應大于設計厚度。
3.3 隧道二次襯砌
二次襯砌作業應在初期支護、圍巖變形穩定后進行,即隧道水平收斂小于0.2 mm/d后,在隧道洞口、淺埋區域、圍巖破碎區域進行二次襯砌。項目隧道二次襯砌應用“帶模注漿”工藝,可通過改造襯砌臺車,優化二次襯砌方案。首先,在襯砌臺車模板中心線區域,沿臺車縱向設置注漿孔。其次,安裝注漿固定法蘭,預埋PRC注漿管。最后,澆筑活性粉末混凝土,注漿襯砌。
(1)仰拱施工。初期支護基礎上,每3 m進行仰拱作業。左右幅分別填充15 m深后拆除臨時支護結構,自中間開始,向隧道兩側澆筑仰拱混凝土。1)正式施工前,應清理隧道底部泥漿、積水、雜物,高壓風吹干隧道底部。2)鋪設仰拱超前防水層時,作業距離應為1~2倍二次襯砌循環的作業長度。3)仰拱開挖后,澆筑混凝土,仰拱結構、隧道底板混凝土應整體澆筑,一次澆筑成形;仰拱混凝土終凝后填筑混凝土。
(2)分段拆除臨時支撐結構,應用液壓襯砌臺車進行全斷面混凝土澆筑作業。澆筑后分區振搗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密實度符合要求。1)澆筑混凝土時,嚴格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高度,應小于2 m;臺車前后混凝土的高差應控制在60 cm以內,左右混凝土高差小于50 cm。澆筑作業應連續進行,不得隨意停歇。2)整體澆筑后在臺車上安裝附著式振搗器,配合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作業;振搗器移動間距應小于作用半徑的1.5倍,插入深度為5~10 cm;持續振搗,無下沉、氣泡后再啟動附著式振搗,每次振動時間為30~60 s[5];為確保振搗后混凝土密實度,應加強施工監測,預防空振、過振風險。3)澆筑拱部時,應預防二次襯砌后的脫空問題;可應用流態混凝土,將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0 cm左右,同時設注漿孔,回填注漿;混凝土強度為設計強度100%后,回填微膨脹性水泥砂漿;注漿期間應重視注漿流量、注漿壓力的變化,壓力值為0.2 MPa后結束該孔的注漿。
4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質量控制策略
4.1 開挖支護質量保證措施
(1)為保障隧道開挖支護施工質量,在開挖期間應結合圍巖情況,調整隧道開挖的施工、支護參數,強化支護結構穩定性,縮短進尺。開挖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超挖”風險,隧道工程開挖的具體質量要求如表1所示。應用隧道爆破技術時,注意控制爆破參數,減少爆破作業對隧道圍巖結構的影響。
(2)噴錨作業時,可采用混凝土濕噴工藝,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適量高效減水劑、硅粉,以減少回彈率,確保噴射施工質量;鉆進錨桿時,使其垂直于巖面,注漿應飽滿,符合設計要求。
(3)為發揮鋼架支護作用,應緊固鋼架連接區域,墻角、拱腳處設置鋼架時應用混凝土塊墊實,且混凝土墊塊背面不得填塞片石。
4.2 隧道襯砌質量保障措施
隧道襯砌應堅持“弱爆破、短開挖、強支護、襯砌緊跟”原則。襯砌作業應用液壓襯砌臺車一次澆筑而成[6]。襯砌設計時,應根據各級圍巖確定開挖面,同時預留圍巖變形量,如表2所示。
隧道襯砌施工的核心技術為“噴射混凝土工藝”。為保障襯砌質量,應規范混凝土噴射施工流程,重視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管理,做好襯砌前準備工作。比如在噴射混凝土前,應檢查開挖斷面凈空尺寸,設置混凝土厚度控制標識,檢查噴射設備、機具線路。為預防襯砌施工中混凝土開裂、表面孔洞、襯砌厚度不足、背后空洞等質量風險,襯砌作業時應提升混凝土拌和質量,根據施工要求攪拌混凝土。同時,控制好振搗流程、振搗時間,預防漏振、過振風險。為排除氣泡,灌注混凝土時可用2 mm厚鋼板制作小鏟,焊接鋼筋把后,再緊貼模板插拔,使氣泡順利排出。
5 結語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是關系社會民生的基礎工程,隧道作為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整體性能直接影響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因此,在建設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時,應基于隧道施工設計,從隧道開挖、支護等方面入手,優化隧道施工方案,合理選用隧道施工技術。同時,應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控制,深入排查隧道施工質量隱患,全面預防隧道施工安全、質量風險,使高速公路隧道建設質量符合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徐青原.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4(3):248-250.
[2]陳宇雄.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研究與對策[J].大眾科技,2023(11):41-43.
[3]王芝原,羅士雅,羅天宇,等.監控量測技術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23(27):165-168.
[4]李兵兵.高速公路淺埋軟弱圍巖隧道施工工藝[J].四川建材,2023(6):75-77.
[5]李光亮,何紀萱.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超前支護技術[J].工程機械與維修,2023(3):223-225.
[6]劉華,李松.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監控量測技術應用研究[J].運輸經理世界,2023(12):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