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局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從數字中國發展基礎、賦能效應、數字安全和治理體系、國際合作、形勢與展望等5個方面,總結了2023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的重要進展,并展望數字中國發展前景。
《報告》提到,我國數字經濟保持穩健增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累計建成62家“燈塔工廠”,占全球總數的40%;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其中2023年網上零售額15.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全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4 900億元,增速快于網絡零售總體增長水平。
《報告》顯示,干部隊伍數字素養提升工作加快推進。2023年6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數字人社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分層級組織人社干部開展數字化業務能力培訓,把數字素養納入業務技能練兵比武活動。四川、陜西、福建等省陸續開展干部隊伍數字素養培訓活動,解讀數字中國戰略部署,研討數字經濟領域的基礎理論。農業農村部實施“耕耘者”振興計劃,面向鄉村治理骨干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免費培訓,2023年培訓總人數達4.1萬人,已覆蓋全國3.4萬個村莊。
《報告》指出,我國農業數字化穩步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超過73%。全國安裝北斗終端農機超220萬臺(套),植保無人機總量近20萬架,年作業面積突破21億畝次,作業效率和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數商興農”成效顯著。2023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24 900億元,較2019年的17 000億元實現了年均10.01%的增長。2019—2023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占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從28.4%穩步提升至38.9%。
《報告》顯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物聯網、智能裝備、遙感監測、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農業產業進一步深度融合,設施栽培、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和種植業的數字化水平分別達到41%、32.8%、16.4%和21.8%,綜合經濟效益提高30%。農業農村部持續實施國家智慧農業建設項目,支持建設了31 個國家智慧農業創新中心、分中心和97個國家智慧農業創新應用基地,遴選認定94家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精選推介30個智慧農業典型案例。全國農業數字化相關企業注冊量呈現加速增長,新增農業數字化相關注冊企業4 491家,凸顯了行業發展的活躍度和未來潛力。
《報告》提到,數字技術加快實現我國城鄉資源高效配置。截至2023年6月,我國農村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6 787萬人,普及率達22.5%;農村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到6 875萬人,普及率達22.8%,較2022年同期增長0.7個百分點。數字技術拉近了城鄉之間的空間距離,通過城鄉空間融合,加快形成城鄉產業一體化發展格局,城市數字旅游、社區團購與農村觀光農業、制造農業、創意農業的深度融合,有效化解了農產品加工粗放、產業融合層次低等瓶頸問題。
《報告》強調,要進一步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動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將繼續穩步增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 比重持續提升,數字產業將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锻苿哟笠幠TO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落地生效將進一步加快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將進一步加快,并成為拉動數字經濟增長新的爆發點。低空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北斗技術的規模應用,將進一步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農業信息化率將進一步提升。
(記者:尚照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