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
從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到“新質生產力”,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就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質生產力所作的一系列講話、一系列指示,深入開展學習探討。
知行并進!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緊緊圍繞勘探開發產業鏈布局石油工程創新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交出了一份創新驅動的高分答卷。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我們是全國石油行業第一家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批準籌建的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在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山東勝工檢測技術公司,檢驗技術首席專家王俊濤向記者介紹時語氣里充滿了自豪感。因為在這個國家級創新平臺上,通過研究具有產業特點的量值傳遞技術和產業關鍵領域參數的測量、測試技術,開發產業專用測量、測試裝備,研究服務石油鉆探儀器儀表產業前瞻性的計量技術,他們將為“質量強國”戰略貢獻力量。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構成要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在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深諳其中三昧。
健全完善以勝利研發中心為主體,鉆完井、修井、海洋工程、鉆井液、固井、檢測6個技術中心為支撐的“1+6”研發體系,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6個分站,建成各類重點實驗室(研發平臺)13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部級4個……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構建了系統完備的科技研發體系。
搭建4個層次的人才梯隊,形成以集團公司專家為龍頭、40余名公司專家為核心、100余名二級專家為骨干、1000余名科研人員為中堅的科技人才隊伍體系,形成集團公司優秀創新團隊3個、石油工程公司優秀創新團隊4個……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培育了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
與中科院等25所高校深化校企合作,與4所高校共建聯合研發中心,形成“大兵團”作戰模式;建立實施“揭榜掛帥”機制,匯聚企業內外最強大腦,攻克制約勘探開發“卡脖子”難題……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搭建了開放性創新平臺。
實施科研團隊工資總額單列管理,落實5天無會、彈性工作制、科研助理崗等制度,積極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營造了良好創新生態。
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智能信息技術支持中心智能研發中心工程師宋文文感受到了其中的變化:“科研項目少了,但更貼近發展的需要。得到的支持更多了,缺什么就給補什么……”
多層次、立體式有效激發科技創新創效活力,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碩果盈枝——
積淀發展了鉆井完井、特種作業、海洋工程、智能信息、檢驗檢測5大系列石油工程核心技術,培育了23類100項特色技術,有6項技術被列為中國石化石油工程十大技術,走在了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板塊的前列;自主研發的全電驅精細控壓鉆井裝備、多分支水平井、合成基鉆井液體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井徑膨脹管、全過程套管鉆井等技術打破國外壟斷,連續油管側鉆、高壓帶壓作業等技術填補了中國石化技術空白;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石化創新型企業……
加快數智化轉型
走進勝利油田豐頁1井,眼前所見的景象已與傳統的鉆井現場大不相同。
配備“勝利天工”鉆機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只需主副司鉆配合,動動搖桿、點點按鈕即可完成管柱自動輸送、立根自動排放、井口自動作業,像開飛機一樣。
鉆井液智能坐崗系統像是一個AI泥漿工程師,擁有自動工況識別、高準確度報警、自動灌漿、自動生成報表等功能,可以不知疲倦地24小時精準無誤地工作。
鉆井裝備MRO物聯網系統通過井場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實時監測絞車、轉盤、泥漿泵、頂驅、發電機組、網電、空壓機、自動化機具等關鍵設備,改變了現場依賴人工對設備進行巡檢、報表填寫、維護保養的工作模式。
還有眼前未能看見的。
數十公里之外,位于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鉆井院的科學鉆井遠程決策支持中心,正運用信息化與大數據智能分析手段,推薦施工方案……
“井場的自動化智能化,逐步改變了井隊的運行模式。”勝利石油工程公司70169SL鉆井隊平臺經理董德英深有感觸地說,“鉆井又臟又累又苦的日子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如此數智化的施工場景,在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已經成為新常態。
這得益于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堅持把數智化轉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更加突出自動化、智能化方向,更加注重運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等前沿技術,加快智慧鉆井、智慧公司建設,打造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公司注重數智化發展的具體表現,從組織保障上成立了智能信息技術支持中心,同時細化完善公司數智化轉型方案,加大自主創新、研用結合、支撐保障力度。”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技術發展部(專家工作辦公室)副經理王國防指出。
研發協同控制系統、科學鉆井遠程決策支持系統,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油工程工業軟件;梯次打造自動化領先裝備,研制深層頁巖油全自動鉆機、中深層模塊化全自動鉆機;榮獲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AAA級證書……
引領石油工程裝備自動化智能化跨越式升級,勝利石油工程公司讓數智化“新質生產力”成為了發展的新動能,提高了核心競爭力。
深化產業鏈創新鏈融合
位于東營市史口鎮的東營區化工產業園,匯聚了41家工業企業。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化學劑產業基地就坐落于此。
作為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全力建設打造的中國石化首個現代化、智能化、數字化、花園式油田化學劑生產基地,第一個落地的油地融合發展、產業結合的示范項目,這里布局了聚合反應、干燥粉碎、液體混配、捏合反應、固體混配5條生產線,具有年產4萬噸油田化學劑的生產能力,可生產鉆井液處理劑、井下壓裂液助劑、油井水泥外加劑3大類共計32種高端化產品。
“通過自研自產自用,我們不僅解決了外采產品質量不穩定的問題,而且在滿足自身化學劑需求的同時,把外采成本轉化成了公司的產值。”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油田化學劑產品中心副經理周曉軒說,“我們正開足馬力加快生產。”
提升產業鏈價值鏈,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還打造了一個產業基地——高端裝備產業基地。
在這里,有世界一流的高精度智能化加工、檢測設備和專業加工、管理軟件,配套5軸加工中心,能夠加工高精度、有特殊工藝要求的金屬和非金屬產品,加工精度達到0.001毫米。
在這里,通過積極參與科研未定型的復雜零部件、首臺套樣機、中試產品等試制工作,高質量生產加工新型套管頭、陶瓷缸套專用活塞、振蕩提速短接、套管鉆井專用鉆頭等工具,走出了一條“加工+產品+服務”一體化的發展道路。
依托高端裝備產業基地和油田化學劑產業基地,做大做強鉆完井工具、修井工具、自動化裝備、油田化學處理劑“四條產品線”;研發培育53類109項特色“勝利天工”產品,其中6項入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優勢產品、15項入選中國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優勢產品,年創收5億元以上……
產業是生產力的載體。瞄準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深化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做好產品迭代升級,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實現了產品產業化規模效益發展,打造了新的效益增長極。
開辟非油產業新賽道
10月11日,隨著登州路熱灌5井順利完鉆,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東營能源集團地熱井項目38口井的施工任務已接近尾聲。
地熱是一種清潔能源。開辟地熱產業新賽道,對勝利石油工程公司來說適配度極高——在超深井鉆井、長水平段鉆井、大型壓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開發地熱可謂駕輕就熟。
“加快地熱開發,是勝利石油工程公司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勝利石油工程公司轉型的新思路和新契機。”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張宗檁強調。
如今,中淺層地熱供暖、干熱巖地熱發電,都已列進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產業化發展名單。
針對水熱型地熱埋藏淺、批鉆集中供暖等開發特點,開展叢式地熱井綜合評價、布井及工程設計、快速成井、回灌等關鍵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套管鉆井,解決現有技術施工地熱井“打得慢、造價高、難推廣”等問題。東營能源集團地熱井項目取得良好成效,中國石化綠源公司、中核公司等的地熱井項目正在推進中。
立足濟陽坳陷豐富的干熱巖資源,與勝利油田和各大高校、科研單位聯合攻關,明確了建設分布式非補燃干熱巖地熱電站的發展思路,正在攻關濟陽坳陷干熱巖地熱資源潛力評價、高效鉆完井關鍵技術、干熱巖精準壓裂造儲關鍵技術等課題。
事實上,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看好的不止是地熱。
在煤層氣開發領域,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正在針對煤層易漏易塌等地質特點,擴大套管鉆井應用場景,攻關煤層氣U/V型水平連通井組鉆完井、水平分支井鉆完井、深部煤層氣鉆井提速、煤層氣田整體壓裂工藝及配套技術等關鍵技術,正在跟蹤深部煤層原位燃燒發電技術,力爭以領先技術占領煤層氣市場。
發揮裝備、技術優勢,開辟地熱、煤層氣、可燃冰、儲氣庫、風電等非油產業新賽道,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為高質量發展拓展了空間,提升了發展后勁。
“我們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促使自動化、智能化、高端化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促使新產業、新材料、新業態成為新增長極,構建形成未來產業和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張宗檁表示。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