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新能源發展,可以實現新能源種類之間的融合以形成相互補臺、補缺,繼而穩定整個系統。目前,巴西在這一方面的做法較為典型,值得借鑒。巴西礦業和能源部數據顯示,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該國一次能源結構中占比高達93%,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有其可圈可點之處。
首先是發展水電,水電成為中流砥柱。巴西水電在該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已達58%。巴西是世界上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全球淡水總量的13%,江河入海量約占全世界河流總流量的20%。境內河流流量為20萬~25.8萬立方米/秒。水資源雖然豐富,但也有“失靈”的時候,以往就出現過干旱影響供水以及水電運營能力下降的現象。為此,巴西政府專門制定了《水資源環境保護法》以及應對干旱的水資源管理辦法,保障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除了水力資源外,巴西的生物質、太陽能和風能資源亦非常豐富。巴西在大力發展水電的同時,生物質能、風電、光伏發電同步推進。目前,非水可再生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占比達35%以上??陀^的講,巴西可再生能源之所以大發展和資源稟賦的先天優勢是分不開的,是老天眷顧,尤其是水資源。
其次是舍得花錢補貼。巴西將可再生能源發展作為實現氣候目標、推進碳中和的重要策略,因而在可再生能源發展資金補貼方面的力度非常之大。為進一步做好多口徑新能源發展工作,巴西對非水可再生能源發展給予補貼支持,旨在推動其規模增長。目前,為可再生能源產業提供補貼已經成為巴西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巴西電力監管機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巴西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支出將超過對化石燃料的補貼。巴西國內權威人士預計,今年全年巴西政府對風電和光伏發電的補貼資金總額達數十億美元。2022年至2023年,巴西批準的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均享受了資金支持。當然,補貼重視行業造血功能的培育,旨在幫助行業實現發展能力提升,遵循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路。據預測,隨著越來越多偏遠地區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接入電網,巴西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會逐漸呈現下降的趨勢。果真如此,說明補貼政策的效果實現了。從產業組織形式看,為了拓寬電源,巴西允許私人投資可再生能源,并通過穩定的電價以保障投資者收益。
再次是機制靈活,高度重視能源融合機制,不斷查缺補漏。巴西的水電在能源結構中占比高達58%,實際上之前的比重更高,在70%上下。為什么下降呢,是因為非水能源電力比重的提升,風力發電、光伏發電之所以成氣候,是因為能夠與水電實現互補協同及支撐能源電力穩定的需要。隨著電力消費規模的增長,巴西政府逐漸意識到僅僅靠可再生能源之間的互不協同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火電裝機有其存在的必要。火電主要來自煤電和氣電,巴西將重點放在后者以應對電網高峰負荷并強化電網建設以匹配發展需要。巴西政府承諾,在2030年之前將該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提升兩倍,并逐步淘汰煤電。預計未來巴西依然會通過開拓新能源來豐富自身的本已比較強大的新能源體系,包括發展儲能和氫能等。
能源轉型是一場馬拉松,需要在發展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巴西在綠色轉型方面的成功,可以說是世界能源轉型的一個標桿。需要指出的是,巴西是一個新興經濟體大國,也是人口大國,轉型難度本身就大,因而其成功的經驗就更加具有借鑒意義。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