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黃河,秋意漸濃,景色宜人,自青海巴顏喀拉山至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黃河沿岸留下了風情各異的美麗秋景,如同一幅色彩斑斕的長畫卷。站在黃河岸邊,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河水洶涌,聽浪濤拍岸,讓人心生敬畏與遐想。
70多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黃河人為治理黃河付出了無數艱辛的努力,使黃河70多年伏秋大汛不決口,20多年不斷流,黃河從“中華之憂患”變為一條利民之河、安瀾之河。黃河人經歷和目睹了傳統治河向現代治河的轉變,“數字孿生”為黃河裝上了“智慧大腦”,“智慧水文”“天空地”全方位監測網絡使各類河道、險工、涵閘、水文要素等數據實現了全天候、全時段的實時在線監測……黃河母親日益健康,黃河人的幸福感、獲得感日益增強。
黃河的歲歲安瀾離不開黃河人歲歲年年的堅守和奉獻,黃河岸邊的他們,定壩基、守壩腳,巡河堤、查險工,排泥沙、斗濁浪……
今年10月,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舉國上下,共慶華誕。黃河人的國慶祝福滿腔,黃河人的國慶充滿榮光。本期特別策劃《嗨聊圓桌派之尋找黃河“國慶”》:講述“國慶寶寶”與黃河的不解之緣、治黃的科技蝶變、黃河文化的多姿多彩……
10月,黃河人寫下對黃河未來的展望——愿更多的人投入到守護黃河的行動中,愿黃河水更清、岸更美,愿黃河文化繼續承載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