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肺部超聲評分在新生兒肺部感染患兒中的評估價值,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威海市立醫院收治的102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患兒是否出現呼吸衰竭分為非衰竭組(44例)與衰竭組(58例)。比較兩組患兒肺部超聲評分及肺功能指標;比較不同危重程度呼吸衰竭患兒新生兒危重病例(NCIS)評分、肺部超聲評分與肺功能指標;通過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評估肺部超聲評分對不同危重程度呼吸衰竭患兒的診斷效能;使用Pearson相關性模型分析肺部超聲評分與NCIS評分、呼吸指數(RI)、氧合指數(OI)的相關性。結果 衰竭組患兒肺部超聲評分、OI均低于非衰竭組,RI高于非衰竭組(均Plt;0.05)。極危重組患兒NCIS評分、肺部超聲評分均低于危重組及非危重組,且危重組均低于非危重組;OI均小于危重組及非危重組,且危重組小于非危重組;RI均高于危重組及非危重組,且危重組高于非危重組(均Plt;0.05)。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肺部超聲評分對非危重組、危重組、極危重組呼吸衰竭患兒的敏感度分別為85.10%、85.90%、80.40%,特異度分別為81.60%、 88.40%、92.20%,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25、0.806、0.836(均Plt;0.05)。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肺部超聲評分與NCIS評分、OI均呈正相關(r值=0.672、0.548,均Plt;0.05),與RI呈負相關(r值=-0.781,均Plt;0.05)。結論 肺部超聲評分能有效對呼吸衰竭患兒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且均與NCIS評分、RI及OI存在相關性,臨床應加強對上述指標的監測和管理,以改善感染性肺炎對新生兒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肺部超聲評分;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新生兒危重病例評分;呼吸指數;氧合指數
【中圖分類號】R722.1;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3.0036.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3.011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期常見的臨床問題,由細菌、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引起,主要臨床表現有呼吸困難、喘息、發熱及喂養困難等。新生兒感染性肺炎與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表現相似,缺乏特異性,易造成誤診[1]。因此,準確快速的診斷方法對提高治療效果至關重要。肺部超聲是臨床常見的評估工具,與傳統胸部X線片相比,其不僅可避免輻射暴露的風險,還能在患兒床邊即時進行,為臨床快速提供反饋結果。此外,肺部超聲能有效識別肺實變、胸膜下積液及其他由肺部感染引起的結構異常,特別是在監測治療效果和評估病情進展方面,超聲顯像提供動態的、實時的圖像信息,對調整治療方案和改進患兒預后均具有重要意義[2]。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呼吸指數(RI)、氧合指數(OI)及新生兒危重病例(NCIS)評分[3]也是評估患兒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但目前關于肺部超聲評分與上述因素間相關性的文章較少。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肺部超聲評分在新生兒肺部感染患兒中的評估價值及與NCIS評分、 RI、 OI的相關性,以期為新生兒的診治提供相關參考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威海市立醫院收治的102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患兒是否出現呼吸衰竭分為非衰竭組(44例)與衰竭組(58例)。非衰竭組患兒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日齡2~14 d,平均日齡(8.78±3.05)d。衰竭組患兒中男性37例,女性21例;日齡2~14 d,平均日齡(8.74±3.02)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威海市立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標準[4];⑵出現體溫升高或降低、肺部細小濕啰音、氣促等體征;⑶發病至完成超聲檢查時間≤12 h;⑷于威海市立醫院分娩。排除標準:⑴合并先天性疾病者,如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等;⑵非足月、多胎分娩;⑶合并其他原因所致肺部感染性疾病者。
1.2 檢查方法 ⑴肺部超聲檢查。使用彩色超聲診斷系統[飛利浦醫療(蘇州)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243061201,型號: IU Elite]檢測患兒肺部超聲,頻率5~12 MHz。檢查需兩位專業兒科超聲醫師共同進行,患兒需分別在仰臥位和側臥位接受檢查,通過定義胸骨旁線、腋前線、腋后線、后正中線及雙乳頭連線等為界限,將肺部的每側劃分為12個獨立的檢查區域。檢查過程中,探頭沿肋間隙進行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的橫向掃描,隨后以相同順序執行縱向掃描。⑵肺部超聲評分[5]。采用肺十二區評分法,將每個單獨區域的評分進行相加,其總分即為肺部超聲評分。 0分:存在肺實變;1分:存在大量融合B線,即出現瀑布癥;2分:存在大量孤立B線,但存在部分融合現象;3分:存在散在、清晰B線;4分:平滑A線或孤立B線lt;3條。總分0~48分,分值越低提示患兒感染性肺炎病情越嚴重。⑶肺功能指標。采集兩組患兒動脈血2 mL,使用血氣分析儀(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鄂械注準20192222635,型號: ST2000)測定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分壓(PaO2)、吸入氧濃度(FiO2)水平,并計算RI、 OI。 RI=PaCO2/PaO2; OI=PaO2/FiO2。⑷NCIS評分[3]。采用NCIS評分對兩組患兒進行評分,并根據評分將患兒分為非危重組、危重組、極危重組。 NCIS評分共10個指標,總分lt;70分為極危重,總分70~90分為危重,總分gt;90分為非危重。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肺部超聲評分及肺功能指標。⑵比較不同危重程度呼吸衰竭患兒NCIS評分、肺部超聲評分與肺功能指標。⑶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評估肺部超聲評分對不同危重程度呼吸衰竭患兒的診斷效能。⑷使用Pearson相關性模型分析肺部超聲評分與NCIS評分、 RI、 OI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診斷價值采用ROC曲線分析,相關性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進行檢驗,∣r∣值越大表示變量間關系越緊密。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肺部超聲評分與肺功能指標比較 衰竭組患兒肺部超聲評分、 OI均低于非衰竭組, RI高于非衰竭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不同危重程度呼吸衰竭患兒NCIS評分、肺部超聲評分與肺功能指標比較 極危重組患兒NCIS評分、肺部超聲評分均低于危重組及非危重組,且危重組均低于非危重組; OI均小于危重組及非危重組,且危重組小于非危重組; RI均高于危重組及非危重組,且危重組高于非危重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肺部超聲評分對不同危重程度呼吸衰竭患兒的診斷效能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肺部超聲評分對非危重組、危重組、極危重組呼吸衰竭患兒的敏感度分別為85.10%、 85.90%、 80.40%,特異度分別為81.60%、 88.40%、 92.20%,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25、 0.806、 0.836(均Plt;0.05),見表3、圖1。
2.4 肺部超聲評分與NCIS評分、 RI、 OI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肺部超聲評分與NCIS評分、 OI均呈正相關,與RI呈負相關(均Plt;0.05),見表4。
3 討論
新生兒肺部感染的病理生理機制主要涉及病原體對肺組織的直接侵襲,導致肺泡和細支氣管的炎癥反應,這種炎癥反應通常表現為肺實質的滲出、肺泡內充填液體、白細胞和纖維素,形成肺實變[6]。這種情況嚴重影響患兒肺部氣體交換,導致氧合不足、CO2潴留,進而引起呼吸困難、低氧血癥及高碳酸血癥等情況發生。因新生兒免疫系
統尚未完全發育,抵抗力較弱,從而對感染的反應更劇烈,病程進展也更快,易導致敗血癥或全身感染,且嚴重的肺部感染會導致肺部纖維化,進而影響肺功能的發育等。
肺部超聲通過對肺組織的聲像圖特征進行分析,能直觀顯示由于病原體入侵引起的肺間質充血、水腫及炎細胞浸潤,這些病理改變導致肺泡含氣量減少,超聲圖像中表現為增多的B線[7]。當肺泡含氣量減少、肺組織內積聚滲出物時,超聲則顯示為實變區和不規則低回聲區,這些變化能直接反映肺組織的氣-液比例。
肺部超聲評分系統是根據超聲圖像中肺部病理表現的嚴重程度設定的,包括B線的數量、實變區的大小與分布等因素,這一評分系統能客觀地量化肺部的病理狀態,其分數與患兒的呼吸功能和臨床病情嚴重程度呈現明顯的相關性[8]。在本研究中,衰竭組患兒肺部超聲評分、OI均低于非衰竭組,RI高于非衰竭組;極危重組患兒NCIS評分、肺部超聲評分均低于危重組及非危重組,且危重組均低于非危重組;OI均小于危重組及非危重組,且危重組小于非危重組;RI均高于危重組及非危重組,且危重組高于非危重組;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肺部超聲評分對非危重組、危重組、極危重組呼吸衰竭患兒的敏感度分別為85.10%、85.90%、80.40%,特異度分別為81.60%、88.40%、92.20%,AUC分別為0.825、0.806、0.836;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肺部超聲評分與NCIS評分、OI均呈正相關,與RI呈負相關,再一次驗證上述結論。
新生兒肺部感染病情加重時,OI下降與RI升高可反映肺功能的逐漸惡化和氧氣交換效率的降低。這些變化主要由于感染導致的肺組織炎癥反應,包括肺泡和細支氣管的病理改變。OI是衡量肺部氧氣交換能力的重要參數,隨著感染的加重,肺泡內液體和炎癥細胞積聚,導致肺泡塌陷、肺實變區增多,從而會影響氧氣的擴散能力[9]。此外,肺部的血流分布也會受到影響,造成通氣與血流比例失調,這些變化均會導致OI降低。RI可反映呼吸效率,在新生兒肺部感染加重時,由于肺部炎癥和氣體交換障礙,患兒需更頻繁地呼吸以盡量維持足夠的氧氣供應及排除CO2,從而導致RI上升。另外,肺部超聲評分與OI正相關表明肺部超聲圖像中顯示的肺部病變,與氧氣交換能力直接相關;與RI負相關表明隨著肺部病變在超聲圖像上的加重,導致呼吸困難、呼吸效率降低,從而導致RI增加[10]。
綜上所述,肺部超聲評分能有效對呼吸衰竭患兒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且均與NCIS評分、RI及OI存在相關性,臨床應加強對上述指標的監測和管理,以改善感染性肺炎對新生兒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董亞青,高志敏,徐然,等.新生兒肺部超聲在早產兒肺部感染評價中的價值[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22, 43(9): 1047-1051.
韓轉寧,張靜芳,高明.肺超聲評分對新生兒肺部感染嚴重程度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 2019, 16(10): 66-70.
王菲,胡風華,宋國維,等.簡化新生兒危重病例評分法的臨床應用評價[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11, 20(5): 469-472.
邵肖梅,葉鴻帽,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 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401-408.
Luca D D. Semiquantititative lung ultrasound scores are accurate and useful in critical care, irrespective of patients' ages: The power of data over opinions[J]. J Ultrasound Med, 2020, 39(6): 1235-1239.
林建成,陳曦,吳海明,等.血清細胞因子變化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22, 34(8): 958-962.
于蓓.肺部超聲定量分析用于新生兒肺部感染嚴重程度評價的臨床意義[J].川北醫學院學報, 2020, 35(2): 324-327.
趙丹,任少杰,宋香菊,等.肺部超聲檢查評估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及相關炎性因子水平的關系[J].生命科學儀器, 2023, 21(6): 120-122.
Lefebvre L, Noyon E, Georgescu D, et al. Port catheter versus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for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early breast cancer: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48 patients[J]. Support Care Cancer, 2016, 24(3): 1397-1403.
趙苑竹,劉丹,林明名.肺部超聲評分與簡化臨床肺部感染評分對VAP早期診斷與預后評估的價值[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21, 42(6): 69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