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比較選擇性去齲術與完全去齲術治療乳磨牙深齲患兒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東莞市鳳崗醫院收治的100例乳磨牙深齲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完全組(50例,行完全去齲術)和選擇組(50例,行選擇性去齲術)。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疼痛緩解情況、治療依從性與耐受性。結果 選擇組患兒術后3、6、9個月的治療成功率均高于完全組(均Plt;0.05)。治療中,選擇組患兒疼痛緩解情況優于完全組,Frankl治療依從性量表(FBRS)評分、Houpt行為量表(HBS)評分均高于完全組(均Plt;0.05)。結論 選擇性去齲術治療乳磨牙深齲患兒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術中疼痛,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及耐受性。
【關鍵詞】選擇性去齲術;完全去齲術;乳磨牙深齲
【中圖分類號】R7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3.0049.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3.015
乳磨牙深齲是兒童口腔的常見疾病,乳磨牙在兒童咀嚼和頜面部發育中起重要作用。乳磨牙發生深齲表明齲壞組織已經深入到牙齒內部,會損傷牙齒的硬組織,進而降低牙齒的咀嚼效率,患兒在進食時可能會因疼痛而無法用力咀嚼,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影響患兒生長發育[1]。目前,臨床治療乳磨牙深齲患兒主要采用選擇性去齲術和完全去齲術。完全去齲術是將所有齲壞組織完全去除,達到徹底消除感染源的目的,但在操作過程中易增加牙髓損傷的風險,對乳磨牙的長期生存和功能產生一定影響。選擇性去齲術可針對性地去除感染齲壞組織,保留部分近髓的軟化牙本質,可減少對牙髓的刺激,最大程度地保存牙髓活力,為乳磨牙的繼續生長和正常功能發揮提供條件[2]。基于此,本研究比較選擇性去齲術與完全去齲術治療乳磨牙深齲患兒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東莞市鳳崗醫院收治的100例乳磨牙深齲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完全組和選擇組,各50例。完全組患兒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3~9歲,平均年齡(6.41±1.36)歲。選擇組患兒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齡3~9歲,平均年齡(6.23±1.52)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東莞市鳳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乳磨牙深齲的診斷標準[3],且經臨床檢查確診;⑵患牙處于牙根穩固階段;⑶無自發性疼痛;⑷查體可見深齲病變,未出現叩診疼痛、牙齒松動現象,周圍牙齦組織未見異常;⑸影像學檢查顯示根尖周區域及根分歧下部均未發現異常病變,且未觀察到牙根內外吸收、根管鈣化等病理性改變;⑹治療方案均完整實施。排除標準:⑴合并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者;⑵患牙處于替換期者;⑶合并自閉癥等精神疾病者;⑷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者;⑸合并癲癇等神經性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 治療前對兩組患兒及家屬進行詳細的口腔衛生宣教,拍攝術前口腔全景片,制訂治療方案。
完全組患兒行完全去齲術:將棉球浸于鹽酸甲哌卡(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810,規格:20 mL∶0.4 g),取適量棉球實施局部浸潤麻醉,利用橡皮障進行術區隔濕。采用高速渦輪手機(佛山市多易美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62170417,型號:SKI-201)精準去除齲損組織并逐漸向四周、下方擴大,作一治療洞口,隨后切換為慢速,清理齲損側壁及髓壁上的所有病變組織。若此過程中未暴露牙髓,選用玻璃離子水門?。ㄉ綎|滬鴿口腔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63171395,型號:粘結Ⅰ型)進行窩洞充填。若牙髓暴露,則立即行牙髓切斷術聯合金屬預成冠(PMC)修復,具體操作步驟:更換無菌球鉆,揭開髓室頂,自根管口精準切斷牙髓,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髓室后使用生理鹽水濕棉球輕柔壓迫止血。在牙髓斷面上覆蓋一層約2 mm厚的根管充填及修復材料(創新生物陶瓷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53173774,型號:IRSP 08 K1-1),于表面再覆蓋玻璃離子水門汀。根據牙冠形態和鄰接關系選擇合適尺寸的PMC試戴,必要時修整牙冠邊緣、拋光;采用縮邊鉗調整邊緣,隔濕、吹干牙面后粘固預成冠,手指加壓使冠完全就位,囑患兒咬緊牙冠2~3 min,清除多余粘接劑,牙線清潔鄰面。
選擇組患兒行選擇性去齲術:采用橡皮障進行術區隔濕,利用高速渦輪手機清除齲洞內釉質層的腐質,作合適洞緣斜面以增強修復體的固位。采用手持器械輕柔刮除牙本質層內的齲壞組織,直至齲損側壁達到硬化牙本質層,軟化處理髓壁至牙本質層的適當深度,避免牙髓暴露。窩洞充填、牙髓切斷術、PMC修復操作同完全組。
患兒治療過程中若因無法耐受終止治療,則由家屬或監護人安撫后先進行簡易窩洞充填,擇期再行治療。于治療后3、6、9個月進行門診復查,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⑴治療效果。于術后3、 6、 9個月,參照《兒童口腔醫學》[4]評估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治療成功:無明顯不適,叩痛(-),無異常動度,牙齦無紅腫和瘺管,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牙根無內外吸收,根分歧和根尖無病變,繼承恒牙胚正常發育;治療失?。河忻黠@不適,叩痛(+),有異常動度,牙齦出現紅腫及瘺管,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牙根存在內外吸收現象,合并根尖周病變,恒牙胚硬骨板不連續。⑵疼痛程度。于治療中,參考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5]評估患兒疼痛程度。 1級:完全無不適感,患兒積極配合治療;2級:患牙區域輕微酸脹感,但患兒仍能保持配合;3級:患牙區域有輕微痛感,但在醫生的鼓勵與安撫下能繼續接受治療;4級為:疼痛感受顯著,患兒面部表情痛苦,不愿配合治療;5級:疼痛劇烈難忍,患兒拒絕進一步治療。⑶治療依從性與耐受性。于治療中,參考Frankl治療依從性量表(FBRS)[6]評估患兒治療依從性。 4分:患兒主動合作,表現出高度依從性;3分:患兒態度較為冷淡,但仍保持一定合作;2分:患兒表現出不情愿且不愿合作;1分:患兒拒絕治療,伴有痛苦情緒且完全不配合,分值越高提示患兒的治療依從性越好。于治療中,參考Houpt行為量表(HBS)[7]來評估患兒治療耐受性。 6分:治療過程順利,患兒無哭鬧與反抗行為;5分:治療過程中出現輕微哭鬧或抵抗,但不影響治療進程;4分:治療過程遇到一定困難,但最終未中斷;3分:治療過程中被短暫打斷,但最終仍能完成;2分:治療過程發生中斷,僅部分完成;1分:治療因患兒極度不配合而完全無法進行,分值越高提示患兒治療耐受性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成功率比較 選擇組患兒術后3、 6、 9個月的成功率均高于完全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疼痛緩解情況比較 選擇組患兒疼痛緩解情況優于完全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治療依從性與耐受性比較 選擇組患兒FBRS評分、 HBS評分均高于完全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齲齒是由生物膜介導、受糖類驅動且涉及多重因素的病理過程,會使牙齒組織經歷階段性的脫礦與再礦化變化,由于乳牙具有特定解剖結構、兒童偏好甜食及存在口腔衛生習慣不良(如飯后未能及時有效刷牙)等情況,致使乳牙齲齒的發病率高于恒牙[8]。近年來,乳牙齲齒的發病率不斷攀升,許多患兒被診斷時已發展至深齲階段。完全去齲術是治療乳牙深齲的傳統方法,需將所有齲壞部分徹底清除,直至窩洞的髓壁和側壁均達到去除全部脫礦牙本質的標準,僅保留硬化牙本質[9]。但由于乳牙髓腔較大、髓角較高,在治療過程中發生意外穿髓的風險較高。同時,該治療需在局部麻醉下進行,要求患兒高度配合,但術中操作易加劇患兒的疼痛感及恐懼心理,可能導致治療中斷。
本研究結果顯示,選擇組患兒術后3、6、9個月的治療成功率均高于完全組。這提示選擇性去齲術治療乳磨牙深齲患兒遠期效果較好。分析原因為,選擇性去齲術可針對性地去除感染齲壞組織,保留部分近髓的軟化牙本質,維持牙髓的生物學活性,為牙髓的自我修復提供基礎
條件。牙髓通過自身的修復機制,促進牙本質的再礦化、增強牙齒的結構穩定性,從而提高術后的遠期效果[10]。此外,完全去齲術在去除齲壞組織時更接近牙髓,會增加意外穿髓的風險,一旦穿髓則需進行更復雜的牙髓治療,增加患兒的疼痛程度和治療難度,降低治療的成功率。選擇性去齲術在操作過程中對牙齒結構的破壞相對較少,保留更多的健康牙體組織,有助于維持牙齒的正常形態和功能[11]。相比之下,完全去齲術去除大量齲壞組織,需使用更多的充填材料,這些材料與天然牙體組織的結合無法做到完全嚴密,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易出現脫落、繼發齲等問題,從而影響治療的成功率。同時,選擇性去齲術通常疼痛較輕,減少患兒對治療的恐懼和抗拒,提升患兒在后續復查和口腔保健中的配合度,進一步提高治療的長期成功率[12]。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中,選擇組患兒疼痛緩解情況優于完全組,FBRS評分、HBS評分均高于完全組。這提示選擇性去齲術治療乳磨牙深齲能有效減輕患兒的疼痛程度,且在提高患兒的行為管理效果方面表現更優。分析原因為,選擇性去齲術只去除已感染的齲壞組織,保留部分近髓的軟化牙本質,減少對牙髓的刺激,從而降低疼痛的產生。而完全去齲術徹底去除所有齲壞組織,在操作過程中更易刺激牙髓,導致疼痛加劇[13]。選擇性去齲術對牙齒結構的破壞相對較小,保留部分牙本質可維持牙齒的強度和穩定性,減少因牙齒結構受損而引起的疼痛敏感[14]。選擇性去齲術的操作相對溫和、時間更短,可減少患兒在治療椅上的緊張和焦慮感,有助于降低疼痛程度和提高行為管理效果[15]。相比之下,完全去齲術需更長的時間和更復雜的操作,易增加患兒的不適感和不良情緒,進而影響行為表現。
綜上所述,選擇性去齲術治療乳磨牙深齲患兒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術中疼痛,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及耐受性。
參考文獻
彭揚帆,柳鍵,鄭樹國,等.我國2005年和2015年低齡兒童齲影響因素及其地區差異特征的變化情況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23, 16(6): 713-722.
張百澤,徐勇,鄔禮政,等.乳牙深齲治療的研究進展[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16, 26(1): 55-59.
樊明文.牙體牙髓病學[M]. 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170-174.
葛立宏.兒童口腔醫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3: 128-129.
嚴廣斌.視覺模擬評分法[J/CD].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4, 8(2): 273.
蘇吉梅,阮文華,葉笑味,等.兒童牙科畏懼癥的臨床分析[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07, 25(4): 362-364.
馬林,張潔,侯雪瑩,等.口服咪達唑侖復合笑氣鎮靜治療兒童牙科恐懼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19, 41(1): 106-110.
中華口腔醫學會兒童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嬰幼兒齲防治指南[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2021, 56(9): 849-856.
宋雪,崔岳,劉曉燕,等.三種手術方案治療兒童乳磨牙深齲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 2023, 39(9): 558-562.
李午麗,趙春暉,孫成,等.選擇性與完全去齲技術治療恒牙深齲近髓的臨床療效比較[J/CD].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 2024, 18(4): 243-249.
呂勝慎,馬蘭,印晶晶,等.不完全去齲法治療深齲臨床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21, 14(2):207-215.
孟丹婕,楊英澤,周一聞,等. iRoot BP Plus用于恒牙深齲選擇性去齲后間接牙髓治療的臨床療效評估[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 2023, 39(10): 617-620.
張青,區躍堅,張玲.部分去齲法治療恒磨牙深齲的療效觀察[J].上??谇会t學, 2017, 26(3): 321-323.
程廣巖,王磊.伢典去齲治療技術聯合樹脂填充治療兒童齲病的效果及對配合度、口腔功能恢復時間的影響[J].臨床研究, 2023, 31(7): 75-77.
郭藝佳,周妮,呂長海.不同微創去齲方式的特點及其對充填材料與牙體粘接性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 2022, 62(11): 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