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重組人尿激酶原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煙臺市棲霞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治療的STEMI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術前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常規用藥組和尿激酶組,各45例。常規用藥組患者術前采用常規藥物干預,尿激酶組患者在常規用藥組基礎上聯合術中重組人尿激酶原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心肌微循環灌注情況、心功能指標[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射血分數(LVEF)]、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尿激酶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常規用藥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用藥組(均Plt;0.05)。干預后,兩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療(TIMI)血流幀幅數均減小,且尿激酶組小于常規用藥組;兩組患者TIMI血流分級均上升,且尿激酶組高于常規用藥組;兩組患者LVEDD、LVESD均縮短,且尿激酶組均短于常規用藥組;兩組患者LVEF均升高,且尿激酶組高于常規用藥組(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重組人尿激酶原對STEMI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環灌注,提高心功能,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重組人尿激酶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心肌梗死溶栓治療(TIMI)分級
【中圖分類號】R5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3.0071.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3.02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是冠心病的一種嚴重類型,主要由冠狀動脈的急性、完全性阻塞所致,可導致心肌急性缺血、壞死[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目前治療STEMI的有效再灌注方法,其通過冠狀動脈內置入支架恢復血液循環,縮小心肌壞死的范圍并降低嚴重程度[2]。雖然PCI能迅速恢復冠狀動脈血流,但術后易并發再狹窄、心律失常等并發癥。因此,術前、術中、術后藥物干預在PCI的管理中至關重要。阿司匹林腸溶片和替格瑞洛片為PCI術前常用抗血小板類藥物。阿司匹林是一種非類固醇抗炎藥,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預防血栓形成[3]。替格瑞洛屬于嘌呤能血小板二磷酸腺苷(P2Y12)受體拮抗劑,該藥物通過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有效預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的復發風險。兩種藥物聯合應用能有效預防支架內血栓的形成,減少再次心肌梗死的發生[4]。但僅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方案緩解心肌微循環灌注障礙的效果并不理想,且長期服用此類藥物會增加患者腦出血等并發癥發生風險,臨床應用受限。重組人尿激酶原是新型的纖溶酶原激活劑,其通過促進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使血栓溶解,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并促進心肌微循環的血液灌注[5]。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重組人尿激酶原對STEMI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煙臺市棲霞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行PCI治療的STEMI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術前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常規用藥組和尿激酶組,各45例。常規用藥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齡53~70歲,平均年齡(61.12±5.13)歲;病程4~8 h,平均病程(6.26±1.58)h。尿激酶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52~70歲,平均年齡(60.87±5.67)歲;病程4~8 h,平均病程(6.12±1.78)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煙臺市棲霞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6]中STEMI的診斷標準,且經臨床檢查確診;⑵首次發生STEMI;⑶發病至行PCI時間≤12 h;⑷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其他嚴重心血管疾病者,如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⑵有出血性卒中、顱內出血或顱內腫瘤病史者;⑶近3個月內接受過手術治療者;⑷對本研究所使用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電解質、血常規、凝血功能、心電圖、肝功能、甲狀腺功能等檢查。
常規用藥組患者術前采用常規藥物干預:入院時,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J20160685,規格:100 mg)300 mg、替格瑞洛片(海匯倫江蘇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252,規格:90 mg)180 mg干預。隨后行PCI治療:選用6 F的指引導管抽吸血栓,采用普通軟導絲或中等硬度導絲疏通阻塞病灶,引導導管沿著導絲進入血栓點遠端約2 cm。連接50 mL注射器,手動持續負壓抽吸,同時將導管從病灶抽出,重復抽吸直至造影結果顯示血管內血栓減少或消失,確保血流通暢。
尿激酶組患者在常規用藥組基礎上聯合術中重組人尿激酶原干預:將20 mg重組人尿激酶原(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10003,規格:5 mg/支)與10 mL的0.9% NaCl溶液混合,于冠狀動脈內在3 min內推注完成,隨后取30 mg重組人尿激酶原與90 mL的0.9% NaCl溶液混合,靜脈滴注30 min。隨后行PCI治療,方法同常規用藥組。術后兩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替格瑞洛片,90 mg/次、2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用藥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參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6]評估患者臨床療效。顯效:心功能顯著提高,左室射血分數(LVEF)增加gt;10%,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分級[7]降低≥2級,氨基端B型利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下降gt;50%,胸痛等癥狀顯著減輕或消失,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gt;75%;有效:心功能有所提高, LVEF增加5%~10%, NYHA分級降低1級, NT-proBNP水平下降25%~50%,胸痛等癥狀有所減輕,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75%;無效:心功能無改善, LVEF增加lt;5%或降低, NYHA分級無改善或增加, NT-proBNP水平下降lt;25%或升高,胸痛等癥狀未明顯減輕或加重,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lt;50%或增多。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⑵心肌微循環灌注情況。于干預前后,行冠狀動脈造影,記錄心肌梗死溶栓治療(TIMI)血流幀幅數、評價TIMI血流分級, 3級:造影劑完全、快速通過阻塞部位,恢復正常的血流速度,并有效灌注冠狀動脈的遠端區域;2級:造影劑完全通過阻塞部位,但血流速度顯著減慢,遠端灌注延遲; 1級:造影劑部分通過閉塞部位,但不足以灌注遠端冠狀動脈;0級:無血流通過阻塞部位,即完全閉塞[8]。⑶心功能指標。于干預前后,使用彩色超聲檢測儀(美國惠普,型號: IE33)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設置探頭頻率3~5 MHz,將探頭置于患者最強心間搏動點,獲取心間四腔切面視圖,測定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 LVEF。⑷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并記錄患者呼吸困難、頭暈、腦出血、低血壓的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不良反應總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使用[例(%)]表述,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表述,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尿激酶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常規用藥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用藥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肌微循環灌注情況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TIMI血流幀幅數均減小,且尿激酶組小于常規用藥組;兩組患者TIMI血流分級均上升,且尿激酶組高于常規用藥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LVEDD、 LVESD均縮短,且尿激酶組均短于常規用藥組;兩組患者LVEF均升高,且尿激酶組高于常規用藥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PCI是治療STEMI的主要方法,通過機械性地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增加心肌的血液供應,進而減輕心肌損傷,改善患者預后[9]。PCI能迅速恢復動脈血流,但對心肌微循環障礙改善較不理想。心肌微循環灌注不足不僅限制心肌的恢復,還會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有研究表明,無復流現象與心肌梗死面積擴大、心功能衰竭、死亡密切相關[10]。
心肌微循環灌注是指通過心臟內微小血管(如毛細血管和小動脈)供給心肌細胞氧氣和營養,并清除代謝廢物的過程,該過程是心血管健康和治療的關鍵[11]。本研究結果顯示,尿激酶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常規用藥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用藥組;干預后,兩組患者TIMI血流幀幅數均減小,且尿激酶組小于常規用藥組;兩組患者TIMI血流分級均上升,且尿激酶組高于常規用藥組。這提示重組人尿激酶原對STEMI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環灌注。分析原因為,替格瑞洛片是新型的抗血小板藥物,其通過選擇性、可逆地抑制P2Y12受體,阻斷血小板聚集和激活,降低微血栓形成的風險,從而減少再灌注損傷[12]。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在STEMI的治療中常聯合應用,通過雙重機制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進而減少血栓的形成和心肌梗死的發生。雖然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可有效地減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但兩者聯合應用不能直接溶解已經形成的血栓[13]。重組人尿激酶原屬于纖溶酶原激活劑,注入體內后能與血液中的纖溶酶原結合。纖溶酶是強效的蛋白水解酶,能降解纖維蛋白,逐步溶解已經形成的血栓,恢復血流,減少微血管阻塞[14]。
心功能是指心臟泵血和維持全身血液循環的能力,心功能的評估包括多種指標,如LVEF、LVEDD、LVESD等,良好的心功能對于維持機體的供氧需求平衡、支持器官和組織的正常代謝功能至關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LVEDD、LVESD均縮短,且尿激酶組均短于常規用藥組;兩組患者LVEF均升高,且尿激酶組高于常規用藥組。這提示重組人尿激酶原對STEMI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心功能。分析原因為,在PCI術前、術后的早期階段,臨床上需要特別注意和管理血小板的過度活化和血栓的形成。血栓形成會導致冠狀動脈血流阻塞,從而使心肌細胞缺氧甚至壞死。在PCI術前服用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功能,限制心肌損傷的擴展,有助于減少心肌受損的程度,保護周圍的正常心肌組織免受血流供應不足的影響[16]。替格瑞洛片具有長效抑制血小板功能的特性,可持續地保持血小板對二磷酸腺苷的抑制作用,對于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防止心血管事件至關重要[17]。此外,替格瑞洛片半衰期相對較短,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和并發癥的風險,能在治療決策后迅速實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整體預后。重組人尿激酶原是纖溶酶原激活劑,能加速纖溶過程,溶解血栓。靜脈注射重組人尿激酶原可促進血栓的溶解,恢復血流通暢,從而減輕心肌的缺血程度,有助于保護患者的心肌組織[18]。此外,重組人尿激酶原具有較好的選擇性和特異性,能靶向性地溶解冠狀動脈內形成的血栓,且對正常血管壁影響較小。這種特性使重組人尿激酶原在PCI術后能夠有效地恢復動脈血流,有助于保護心肌組織免受進一步損害。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重組人尿激酶原對STEMI患者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重組人尿激酶原對STEMI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環灌注,提高心功能,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董耀輝,王曉慧,胡鋼.阿利西尤單抗聯用海博麥布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 2024, 40(9): 1298-1302.
王衛云,楊建. PCI介入術聯合替格瑞洛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 2023, 32(6): 613-616.
施金嬋,張豪,宋昌軍.阿司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研究[J].貴州醫藥, 2023, 47(12): 1873-1874.
孫紅梅,劉堂玉.替格瑞洛用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PCI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 2020, 39(24): 108-110.
張帥,王要鑫,劉潔云.重組人尿激酶原聯合比伐蘆定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術中無復流/慢血流的臨床療效[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2, 20(4): 763-765.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9, 47(10): 766-783.
ZHANG S, YANG Z G, SUN J Y, et al. Assessing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ith cardiac MRI: Correlation with the New York heart function assessment (NYHA) classification[J]. PLoS One, 2014, 9(9): e10431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介入心臟病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血栓防治專業委員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16)[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6, 44(5): 382-400.
AHMED B, WAEL E, MOHAMED M, et al. Effect of intracoronary tirofiban following aspiration thrombectomy on infarct size, in patients with large anterior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2020, 31(3): 255-259.
AUFFRET, VINCENT, LEURENT, et al. Incidence, timing, predictors and impact of acute heart failure complicating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treated by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6, 221: 433-442.
劉巍,高峰,史澤鵬,等.不停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早期心肌微循環灌注變化的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 2023, 31(7): 617-621.
再米熱·依布拉音.新生大鼠缺氧性肺動脈高壓心肌微循環灌注與心肌微血管密度的相關性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 2022.
陳滿新,張丙雨,戴敏.冠狀動脈內靶向應用重組人尿激酶原聯合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治療高負荷血栓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療效[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 2023, 28(5): 544-549.
凌華.冠心寧片合生脈散加味治療冠心病PCI術后的療效觀察及其對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國中醫藥科技, 2023, 30(1): 72-74.
徐新利,白利東,韓建倫.阿司匹林聯合小劑量替格瑞洛防治冠心病PCI術后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對心功能、凝血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4, 9(6): 63-66.
戴藝,代世地,向濤,等.冠心病PCI術后應用阿司匹林加小劑量替羅非班對其血栓形成的預防效果及心功能的影響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1, 20(2): 154-157.
孫紅梅,劉堂玉.替格瑞洛用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PCI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 2020, 39(24): 108-110.
王博,梁嘉斌,高麥倉.重組人尿激酶原溶栓聯合早期PCI在STEMI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川北醫學院學報, 2023, 38(7): 9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