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中藥封包療法聯合常規療法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66例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選例時間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選例地點為南京市江寧中醫院,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為33例。兩組患者均行經皮椎體成形術(PVP),術后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療法,觀察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中藥封包療法。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疼痛程度、中醫證候積分、骨密度、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參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均Plt;0.05)。治療5個月后,兩組患者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參照組;兩組患者骨密度T值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參照組(均Plt;0.05)。結論 中藥封包療法聯合常規療法用于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佳,能緩解疼痛、改善臨床癥狀,還可提高腰椎骨密度T值,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中藥封包療法;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經皮椎體成形術
【中圖分類號】R27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3.0078.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3.024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性骨代謝功能紊亂的老年人病癥,主要表現為骨密度低、骨骼超微結構改變及骨脆性增加。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結果,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35.0%,女性絕經后因激素變化,發病率遠高于男性[1]。目前,手術是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主要治療手段,臨床常行經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療該疾病,但部分患者會出現術后劇痛、排異反應等問題,且因骨質疏松這一根本病理改變,部分患者術后停藥易再發骨折[2]。因此,為確保術后療效穩定,需采用聯合治療方案。中醫將骨質疏松癥分為“骨枯”“骨痹”“骨萎”3個階段,認為“腰為腎之府”,骨質疏松癥乃腎臟虛弱所致,患者骨折后會出現局部氣滯血瘀導致疼痛劇烈[3]。中藥封包療法是將中藥研末制膏后包于紗布中,直敷患處,以期達到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究中藥封包聯合常規療法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66例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選例時間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選例地點為南京市江寧中醫院,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為33例。參照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齡66~85歲,平均年齡(71.88±4.37)歲;病程6~8 d,平均病程(6.23±1.97)d;骨折部位: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1例;年齡62~87歲,平均年齡(72.85±4.72)歲;病程5~9 d,平均病程(6.38±1.93)d;骨折部位:胸椎骨折19例,腰椎骨折14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南京市江寧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核準通過,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中醫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4],且經臨床檢查確診;⑵符合PVP手術指征[5];⑶術后伴有腰背痛;⑷近3個月內未使用過影響骨密度的藥物;⑸男性患者gt;65歲,女性患者gt;60歲。排除標準:⑴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⑵合并其他骨科疾病者;⑶對本研究使用藥物存在禁忌證者。
1.2 治療方法 參照組患者術后采用常規療法:密切監控患者生命體征及創口處滲血狀況,患者取仰臥姿勢,骨水泥固化穩定后輔助患者翻身,期間避免扭曲椎體。嚴格遵醫囑用藥,觀察并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時采取對應措施。指導家屬每天按摩患者下肢,進行踝關節和膝關節旋轉運動,促進血液循環,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保持會陰部清潔,防止尿路感染,持續治療4周。
觀察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中藥封包療法:取北柴胡、酒大黃各15 g,當歸、連翹、鹽補骨脂、燀桃仁、熟地黃、蜜瓜蔞皮、川芎各10 g,紅花5 g。將上述藥物研磨后混合魚石脂制成膏狀,涂抹于紗布上,直接敷于患處,4 h/次、1次/d,持續治療4周。兩組患者出院后,以門診、住院、電話等方式隨訪5個月,觀察并記錄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于隨訪結束時,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痊愈:脊柱壓縮性骨折痊愈,多數椎體形狀修復,胸腰無不適,日常生活正常;改善:骨折愈合良好,胸腰痛基本消失,胸腰段外觀和椎體形態改善,但日常活動仍需輔助工具;無效:癥狀無改善,日常活動嚴重受限[6]。治療總有效率=[1-(無效例數/總例數)]×100%。⑵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與隨訪期間再次椎體骨折、骨水泥滲漏、神經根痛的發生情況。并發癥總發生率=并發癥總發生例數/總例數×100%。⑶疼痛程度。評估時間為治療前及治療5個月后,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7]評估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滿分1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劇烈。⑷骨密度。評估時間為治療前及治療5個月后,采用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杭州滄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浙械注準20222061004,型號: BD-01)測量兩組患者骨密度T值。⑸中醫證候積分。評估時間為治療前及治療5個月后,評估兩組患者腰背痛、腰膝乏力、下肢痙攣、行走困難、負重受限5種癥狀嚴重程度,各項總分0~15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癥狀越嚴重[4]。
1.4 統計學分析 分析數據選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數資料采用[例(%)]描述,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描述,行t檢驗。當Plt;0.05時,表示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比參照組更優,治療總有效率比參照組更高,差異均具備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參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骨密度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骨密度T值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參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具備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5。
3 討論
老年人骨量逐漸減少、骨微結構損壞、骨強度降低,在外力作用下(如摔倒、扭傷甚至咳嗽、打噴嚏等)易發生胸腰椎骨折;此外,女性絕經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丟失,更易發生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9]。臨床常采用PVP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但部分患者術后會感到手術部位或周圍區域疼痛,且術后骨水泥滲漏到椎管內或壓迫神經根會導致神經根性疼痛,表現為沿神經走行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或無力;此外,由于手術改變了局部生物力學結構,鄰近椎體承受應力更大,易使患者術后再次骨折[10]。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臨床療效、治療總有效率均優于參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參照組。這提示中藥封包療法聯合常規療法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較好,且安全性較高。分析原因為,北柴胡可疏肝解郁、升舉陽氣;酒大黃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的功效;當歸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鹽補骨脂補腎壯陽、固精縮尿;墠山桃仁活血祛瘀;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蜜瓜蔞皮清熱化痰、利氣寬胸;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11]。中藥封包療法是中醫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患處,通過調節患者的整體身體機能,增強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 5 個月后,兩組患者 VAS 疼痛評分、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觀察組更低;兩組患者骨密度 T 值均升高,觀察組更高。這提示中藥封包療法聯合常規療法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腰椎骨密度T值。分析原因為,酒大黃含有蒽醌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減輕骨折部位的炎癥反應,緩解疼痛[12];當歸中的阿魏酸等成分可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和組織修復[13];鹽補骨脂中的黃酮類、香豆素類等成分具有調節骨代謝的作用,能促進成骨細胞活性,抑制破骨細胞功能,從而提高骨密度[14];川芎中的川芎嗪等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血液供應環境[15]。同時,中藥封包的溫熱效應可促進局部血管擴張,增加皮膚通透性,使藥物更易滲入組織,溫熱刺激還能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疼痛,促進局部代謝產物的排出。
綜上所述,中藥封包療法聯合常規療法用于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佳,能緩解疼痛、改善臨床癥狀,還可提高腰椎骨密度T值,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朱潔云,高敏,宋秋韻,等.中國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 2022, 25(3): 346-353.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22)[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23, 39(5): 377-406.
中華中醫藥學會.骨質疏松性骨折中醫診療指南[J].中醫正骨, 2023, 35(1): 1-9.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骨關節學組,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肌骨學組,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質疏松學組,等.骨質疏松的影像學與骨密度診斷專家共識[J].中華骨科雜志, 2020, 40(16): 1039-1046.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介入學組.經皮椎體成形術操作技術專家共識[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4, 48(1): 6-9.
《中國老年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8)》工作組,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骨質疏松分會,馬遠征,等.中國老年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8)[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 2018, 12(6): 484-509.
萬麗,趙晴,陳軍,等.疼痛評估量表應用的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J].中華疼痛學雜志, 2020, 16(3): 177-187.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骨質疏松癥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J].中華醫學雜志, 2019, 99(45): 3524-3533.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22)[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23, 39(5): 377-406.
張金鵬,賈新紅,岳強.再次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臨床觀察[J]. 中醫學報, 2012, 27(8): 951-952.
劉華,鄧玫,湯金聚,等.督脈擦法聯合中藥封包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腰背痛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0, 36(4): 533-534.
肖先,李春燕,薛金濤.大黃的主要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新鄉醫學院學報, 2024, 41(5): 486-490,496.
周美麗,韓妮萍.當歸的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環球中醫藥, 2024, 17(7): 1420-1427.
武文星,郭盛,尚爾鑫,等.基于數據挖掘的補骨脂藥用源流及其配伍用藥特點分析[J].世界中醫藥, 2022, 17(10): 1405-1414.
蒲忠慧,代敏,彭成,等.川芎生物堿的物質基礎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 2020, 31(8): 10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