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雷迪帕韋-索非布韋聯合常規藥物治療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丹江口市第一醫院收治的96例CHC患者為,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藥物(利巴韋林和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雷迪帕韋-索非布韋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轉陰率、肝功能指標[總膽紅素(TBIL)、谷氨酰基轉移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水平、炎癥反應指標[白細胞介素-6(IL-6)、L-選擇素(L-selectin)、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sICAM-1)]水平、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轉陰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3、6個月后,兩組患者轉陰率均升高,且觀察組轉陰率均高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TBIL、GGT、AST、ALT、HCV-RNA、IL-6、L-selectin、sICAM-1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雷迪帕韋-索非布韋聯合常規藥物治療CHC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轉陰率,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HCV-RNA表達水平,抑制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雷迪帕韋-索非布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轉陰率
【中圖分類號】R5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3.0128.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3.038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是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患者可出現乏力、納差、厭食、發熱等癥狀[1-2]。若未及時進行有效治療, CHC患者會進展為肝硬化、腹腔積液,嚴重者甚至會發展為肝癌[3]。因此,需盡早對CHC患者進行有效治療,改善患者肝功能,促進患者康復。臨床常采用利巴韋林、干擾素治療CHC,其中利巴韋林可抑制肝炎病毒復制、生長,干擾素可抑制RNA病毒復制、生長,進而有效調節患者免疫功能[4]。有研究顯示,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聯合利巴韋林抗病毒治療CHC,可獲得一定的抗病毒治療效果,但隨CHC患者病程延長,臨床療效有所下降,無法達到治療CHC患者的理想效果[5]。雷迪帕韋-索非布韋是一種復合制劑,可抑制HCV特異性非結構蛋白5A(NS5A)合成,抑制HCV復制、核苷酸鏈合成,進而產生抗病毒效果。此外,該藥物對HCV聚合酶具有高度選擇性,對人體細胞的DNA和RNA聚合酶影響較小,因此具有較好的安全性[6]。但雷迪帕韋-索非布韋用于治療CHC,能否有效改善肝功能,還需進一步明確。基于此,本研究探討雷迪帕韋-索非布韋聯合常規藥物治療CHC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丹江口市第一醫院收治的96例CHC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齡25~72歲,平均年齡(48.13±9.85)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52±1.97)年。
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47.86±9.73)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3±1.8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丹江口市第一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WS 213—2018丙型肝炎診斷》[7]中CHC的診斷標準,且經抗HCV檢測、 RNA檢測確診;⑵年齡25~75歲。排除標準:⑴有肝移植手術史者;⑵合并肝硬化者;⑶對本研究所使用藥物過敏者;⑷合并肝細胞癌者; (5)有肝衰竭史者; (6)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7)合并其他類型病毒性肝炎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口服利巴韋林片(山東齊都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892,規格:100 mg), 100 mg/次、 3次/d;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注射液[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74005,規格:90 μg(33萬U)∶0.5 mL/支(預充式)], 180 μg/次、 1次/周。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雷迪帕韋-索非布韋治療:口服雷迪帕韋-索非布韋(美國吉利德公司,規格:400 mg/片),400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轉陰率。采集患者治療1、 3、 6個月后空腹靜脈血2 mL,以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半徑8 cm)離心15 min,獲取上層清液,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儀(廣州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223221758,型號: Lava96)檢測HCV-RNA表達水平, HCV-RNA水平≤1 000 copies/mL為陰性。試劑盒購自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說明書操作。轉陰率=HCV-RNA陰性總例數/總例數×100%。⑵肝功能指標水平。采集患者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空腹靜脈血5 mL,與⑴同樣方法獲取上層清液,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52221145,型號: BS-2200)檢測總膽紅素(TBIL)、谷氨酰基轉移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試劑盒購自深圳中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按照說明書操作。⑶HCV-RNA、炎癥反應指標水平。采集患者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空腹靜脈血5 mL,與⑴同樣方法獲取上層清液,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儀檢測HCV-RNA表達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 L-選擇素(L-selectin)、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sICAM-1)水平,試劑盒購自天津肽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說明書操作。⑷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頭痛、腹瀉、疲乏的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不良反應總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完成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描述,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描述,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轉陰率比較 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轉陰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3、 6個月后,兩組患者轉陰率均升高,且觀察組轉陰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TBIL、 GGT、 AST、 ALT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HCV-RNA、炎癥反應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HCV-RNA、 IL-6、 L-selectin、 sICAM-1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CHC是由HCV感染所致,HCV在肝細胞內持續復制干擾肝細胞正常的代謝過程,使肝細胞合成蛋白質的能力下降,這不僅影響肝臟自身結構和功能的維持,也會對全身的生理活動產生不良影響[8]。同時,HCV存在免疫逃逸蛋白,能幫助病毒躲避宿主機體免疫系統攻擊,進一步加重肝細胞壞死,引起肝細胞的損傷。HCV感染肝細胞后,人體免疫系統會識別并清除該病毒,在這一過程中,T細胞被激活并攻擊受感染的肝細胞,但這種免疫反應難以完全清除病毒,且會導致肝細胞大量受損,進一步損傷肝功能。
CHC患者隨著病情發展,持續的肝細胞損傷和炎癥反應會導致肝組織纖維化,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會發展為肝硬化,這不僅會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還會引發腹腔積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極大威脅[9]。因此,需尋找治療CHC患者的有效方案,清除HCV,減輕肝細胞損傷,阻止病情進展,從而提高患者的肝功能和生活質量,降低肝硬化及其他嚴重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利巴韋林與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是治療CHC的常用藥物,其作為抗病毒藥物,可抑制病毒RNA聚合酶,干擾病毒復制,起到抗病毒作用,臨床常與聚乙二醇干擾素聯合使用[10]。聚乙二醇干擾素可結合病毒基因,干擾病毒復制,影響病毒蛋白質合成,還可調節免疫因子,增強免疫功能,促使腫瘤細胞凋亡[11]。有研究報道顯示,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聯合利巴韋林治療CHC患兒長期療效不理想,且長期使用易增大不良反應發生風險[12]。HCV-RNA非結構蛋白編碼區是治療CHC的重要靶點,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5A、NS5B均是由HCV編碼的非結構蛋白,對病毒的復制有積極作用。有研究指出,雷迪帕韋-索非布韋治療CHC患者的效果良好,且對低HCV-RNA水平的CHC患者抗病毒效果更好[13]。
本研究證明結果為,經過1個月的治療,兩組患者的病毒轉陰率比較并未顯示出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而在治療3個月和6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轉陰率均有所提升,且觀察組的轉陰率高于對照組;在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方面,兩組患者之間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這說明雷迪帕韋-索非布韋聯合常規藥物治療CHC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轉陰率,且安全性較高。分析原因為,雷迪帕韋-索非布韋為復合制劑,其中雷迪帕韋能抑制病毒NS5A聚合酶,減少核苷酸鏈合成,抑制HCV復制,發揮抗病毒作用;索非布韋可抑制HCV-RNA聚合酶的NS5B
基因,阻礙HCV復制,殺滅HCV,提高肝功能,有效控制病情[14]。有研究結果表明,雷迪帕韋-索非布韋與利巴韋林、聚乙二醇干擾素α聯合使用,可通過發揮抗病毒效果,產生協同作用,從而促使CHC患者HCV-RNA轉陰率升高[15]。
經過6個月的治療,兩組患者的TBIL、GGT、AST、ALT、HCV-RNA、IL-6、L-selectin和sICAM-1水平均有所減少,且觀察組的降低幅度在所有指標上均大于對照組。這說明雷迪帕韋-索非布韋聯合常規藥物治療CHC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肝功能,降低HCV-RNA水平,抑制炎癥反應。分析原因為,利巴韋林與聚乙二醇干擾素可有效抑制病毒,但抗病毒特異性較低[16]。雷迪帕韋通過靶向NS5A蛋白干擾HCV的復制周期,切斷RNA鏈,干擾HCV復制,降低HCV-RNA水平。索非布韋通過抑制HCV RNA聚合酶的NS5B基因,能減少HCV復制,產生抗病毒作用,減輕肝細胞損傷,減輕炎癥反應。感染HCV后,患者血液中L-selectin濃度升高,雷迪帕韋-索非布韋可減緩白細胞在微血管中滾動,促使sICAM-1更好結合白細胞,加快清除炎性細胞,此外,該藥物具有較強抑制HCV復制作用,可有效降低HCV-RNA水平,促進患者恢復[17]。
綜上所述,雷迪帕韋-索非布韋聯合常規藥物治療CHC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轉陰率,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HCV-RNA水平,抑制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中華傳染病雜志, 2020, 38(1): 9-28.
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等.中國丙型病毒性肝炎院內篩查管理流程(試行)[J].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1, 37(7): 1534-1539.
劉新德,王旭,焦威峰.血清HBV-DNA載量與老年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指標及血清miR-21、miR-122水平的關聯性研究[J].淮海醫藥, 2024, 42(2): 150-153.
顧曉琦,錢程亮,曹琳,等.加味利膽退黃湯聯合利巴韋林、干擾素α治療濕熱蘊結型慢性丙型肝炎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 2022, 49(9): 112-115.
陳鳳娣,張郴華,李敏.重組人干擾素α-2b聯合利巴韋林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療中的療效及外周血變化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 2018, 10(30): 66-68.
王川雨,陳奕君,林尤直.影響索非布韋聯合雷迪帕韋治療丙型病毒性肝炎療效的因素及其預測價值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0, 36(7): 741-743, 75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 213—2018丙型肝炎診斷[J].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8, 34(4): 1619-1621.
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性疾病防控分會,等.中國丙型病毒性肝炎醫院感染防控指南(2021年版)[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21, 20(6): 487-493.
徐孟秋,童亞玲,黃建榮.以拉維達韋為基礎的抗病毒方案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 2021, 14(1): 75-80.
樊秉棟,張國華,王君.索磷布韋/維帕他韋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療效臨床研究[J].實用肝臟病雜志, 2021, 24(1): 31-34.
賈莉霞,何維韓.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注射液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肝的臨床療效觀察及護理干預[J].貴州醫藥, 2021, 45(12): 1998-1999.
符垂師,張杰偉. α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兒童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學應答率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 2020, 23(3): 344-347.
張特,李紅磊,黃強.索非布韋聯合雷迪帕韋治療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3, 23(3): 46-48, 66.
鄭淑穎,郭歡歡,程長浩,等.索非布韋聯合雷迪帕韋治療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療效研究[J].實用肝臟病雜志, 2022, 25(1): 26-29.
劉象.雷迪帕韋-索非布韋聯合利巴韋林治療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療效[J].慢性病學雜志, 2022, 23(11): 1712-1714.
侯欣,王志偉,段永建,等. ICAM-1和L-選擇素水平與肺癌發生發展的關系[J].實用癌癥雜志, 2020, 35(3): 349-351, 355.
邱利,李薇,陳勇.雷迪帕韋-索非布韋治療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肝纖維化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2, 15(24):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