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的賽場上,中國選手田建全獲得男子佩劍個人A級的金牌,他對我說:“能在家門口的亞殘會上拿到成績,真的很激動。”
在他喜獲新成績的那一刻,我的內心已經緩緩流出了兩行清澈滾燙的熱淚,這是他第四次讓我落淚,他是我的摯友,他不僅僅是我們徐州的驕傲,也為國家增添了榮耀。
前三次的落淚,如同一朵朵小花一樣,開在我心底最溫潤的角落,成為我揮不去的記憶。彼時,我擔任我所在地區殘聯的特約報道員,主要工作是采訪杰出殘疾人典型、撰寫殘疾人工作方面的宣傳材料,在他參加完一次國際比賽取得佳績后,我通過微信對他進行了采訪。
第一次落淚。在采訪中得知,其實在參加比賽之前,他已經萌生準備退役的想法,準備換一種方式生活,所以訓練也已經停歇許久。
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在眾多挽留的話語中,一句話擊中了他,那句話只有短短五個字—祖國需要你。就是這短短的五個字,讓他“動搖”了退役的想法。在個人和國家榮譽之間,他選擇了繼續為國而戰。
有一次訓練時,他的胸口突然出現明顯的疼痛,他立即停止了訓練,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了解具體情況后,提醒他,持續高強度的訓練很可能會造成不可預知的傷病。
他說:“訓練的時間本來就不多,雖然也進行了短暫的休整,但我知道自己的競技狀態完全沒有達到比賽的需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距離比賽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必須努力地進行訓練。在每天的訓練中,自己的心中存有對于訓練的著急,同時也存在對身體的擔心,每天都是這種狀態持續十多天,只要感覺有點兒不舒服了,趕緊停一停,歇一歇。這些我沒怎么向其他人吐露,我怕耽誤了比賽。”我看到這里眼淚已經從眼眶里掉落而出,我懷著自愧不如的心情對他說:“您真偉大。”
第二次落淚。接著他說道:“我只是從事了一項普通的工作,只是做了自己在崗位上該做的工作。和國家的從軍當兵的人相比,他們才是真正的偉大的人。”
看到這里,我的心里忽然顫抖了一下,不禁想起了一句深情的表白—“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00后”戍邊烈士陳祥榕曾寫下的一句話。2020年6月,他在守邊護邊時壯烈犧牲,犧牲時不滿19歲。他把自己的青春與熱血灑在了邊疆,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國家的尊嚴。想到這里,我那溫熱的眼淚又在臉頰上滑動起來。
第三次落淚。他對我說:“重新拿起熟悉又陌生的劍,雖然還是像以前一樣周而復始地訓練,不斷地磨煉自己,但在心態上明顯感覺和以前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在精神上自己投入的也是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思想。”我說:“我理解你,懂得為什么會不一樣。”說那句話的時候,我真的感覺自己是“渺小”的。
他用擊劍技能為國家的體育事業獻出自己的所能。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毅然“重新拾起”那份堅持與熱愛,那份責任與不舍。他說:“運動員和國家的兵是一樣的,有句話叫‘養兵千日 ,用兵一時’。作為國家運動員,只要國家需要,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準備出戰,沒有第二選擇。”看完這段話,我的眼淚第三次不爭氣地流出來了。
回想完那次采訪,再看他在杭州亞殘運會上奪金,我的思緒涌動不已。其實在我們的心底深處,永遠都有一塊凈土,那里樹立著一面鮮紅的旗幟,它無時無刻不在閃耀著光芒,它的名字叫中國。
對她的深情,不僅體現在民族大義時刻的奮不顧身,也體現在我們拼搏奮斗的每一滴汗水中,體現在砥礪向前的每一個平凡的腳步里。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去盡職盡責盡心地做好分內的事情,這看起來微小的力量合起來,我們不僅將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更將成就一個美好繁榮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