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踏上旅程之前,準備工作總是讓人感到煩瑣,卻又充滿期待,重慶之行也不例外。在查閱關于重慶的歷史、文化景點和美食之后,我對這座城市的神秘面紗產生了好奇,于是準備好了相機與筆記本,希望可以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這座城市的魅力。
我們從重慶北站下車,準備打滴滴去網上提前訂好的酒店。北站路口距離解放碑那邊的酒店很遠,8千米左右,看到這個數字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還從去年上海起步價30元的順風車沒緩過神來,不知這次又會怎樣漫天要價。當看到網約車平臺顯示22.68元時,我仿佛吃了顆定心丸,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我長舒一口氣,和朋友耐心地在路邊等車。正當百無聊賴之際,滴滴師傅開著車過來了,我們迅速裝好行李,然后關車上門。一路上,司機師傅操著一口濃重的川渝方言與微信好友聊天兒,雖然不大聽懂內容,但那一口濃重的方言卻讓人倍感親切,“該背時(活該)”“巴適(舒服)”“幺兒(對孩子的昵稱)”,這幾個詞語將重慶人火熱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兩者相遇就產生出一個特殊的氣場,一言一語中都透露出重慶人民火熱的性格和簡單質樸的處世方式。
重慶又被稱為“山城”“霧都”。我們的酒店居然在一個山上,這條坡又長又陡,更魔幻的是四周都是高樓,密集地分布在坡上,這條路從上往下都是居民區。猶記得在我們北方平原區,劃分區域只有前后左右一說,來到重慶之后,“上面”“下面”成為辨別方向的最快途徑。
第一天,到達酒店時已經是晚上了,我們便決定去洪崖洞欣賞夜景。都說“不覽夜景,未到重慶”,獨特的山城風貌,形成了綺麗、璀璨的夜景,夜色之下的重慶美不勝收。
洪崖洞燈火輝煌,璀璨奪目。整個景區被琳瑯滿目的燈點綴著,古樸典雅中又不失現代氣息,尤其是江上那幾座宏大雄偉的豪華郵輪,美輪美奐。它宛如一條巨龍,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悠然行駛,江面上籠罩著一層朦朧的薄霧,讓人感覺如同仙境一般。嘉陵江的風,洪崖洞的景,構成了宮崎駿《千與千尋》的現實版。“等洪崖洞點燈,等童話入夢”,果真名不虛傳。夜晚,洪崖洞游客可盡情徜徉在璀璨的燈光中,聆聽江水的悠揚,感受歲月的沉淀。不巧的是我們趕在重慶旅行的這些日子恰逢雨連天,這里的午后猶如北方傍晚落日之時,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對這座山城游覽的興趣。
第二天,我們一大早收拾好行囊,從酒店出發,乘地鐵來到了山城步道。它位于山城巷,隱匿于喧囂的城市之中,是專供行人的山城步道,見證著時光的變遷,始終安靜地守望著重慶這座山城。在濃密的樹叢的遮蔽之下,無論是烈日還是大雨,你都可以怡然自得。經過雨水的沖刷,步道上的石板顯得更加通透。由于細紋的存在,也絲毫不擔心它會打滑。
當踏上山城步道,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幅立體的山城畫卷。這里是可以俯瞰整座城市的絕佳之地,翻過山坡,你會跟著豁然開朗。高聳的城樓,錯落有致的建筑群,蜿蜒的河流一切盡收眼底。從步道向下望去,依舊是繁忙的車流與繁華的城市大樓。古樸的山城風貌與現代的城市建筑巧妙融合,山水田園式的白天風貌與夜晚璀璨壯觀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現了山水重慶有別于其他城市的不同魅力。
重慶的山城步道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步道沿途古跡和文物遍布。歷史文化遺留的痕跡,讓人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滄桑變遷,也讓人對這座城市的尊崇之情油然而起。這里不僅是俯瞰城市的絕佳之地,更是穿越歷史的時光隧道。
作為聞名中外的美食之都,吃必然是旅行的頭等大事。重慶的觀音橋好吃街成為熱門打卡地,這里是連接解放碑、洪崖洞等著名景點的紐帶,所以在第三天我們便乘坐公交車來到了觀音橋。
觀音橋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橋梁,橋面上擁擠著行人和繁忙的車流。在橋對面的矩形屏幕,輪流播放著各式廣告和動畫特效。特別是每當屏幕上出現“3,2,1”的倒計時,周圍的人都屏住了呼吸,連底下的出租車也慢了下來。大家紛紛掏出手機,只為“我在重慶”那四個大字出現之時按下快門。曼哈頓式的現代大樓作為背景更讓人有賽博朋克之感,街頭巷尾絢麗的燈光勾勒出未來都市的科技之美。
重慶觀音橋不僅是城市的重要地標,更是融合了各種地方小吃的美食天堂,這里聚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美食文化,不僅有麻辣香鍋、江湖菜、串串香等重慶特色小吃,也有川菜、湘菜、粵菜、東北菜等各地美食。此外,觀音橋的商業街區還有時尚咖啡館、小酒吧等特色商鋪,讓人在品嘗美食還能感受到現代都市的潮流氛圍。
我們從小吃街進入,先點了一杯名為“一只酸奶牛”的飲品。它是重慶本土的酸奶飲品,也是飲品市場的“當紅炸子雞”。周邊甚至還有茶顏悅色等區域性茶飲店,由于它們地域性較強,北方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身影。于是,我們在吃飽喝足的情況下,出于“來都來了”的心理,迫不及待地連點兩杯。在陌生的街頭,佇立在摩天大樓之下,和好友靜心品嘗茶飲,談笑風生,也不失為旅行中的一種樂趣。
在品嘗完特色小吃之后,我和朋友去了負一層的時尚街。望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我的心簡直要跳出來。名創優品、KKV等時尚店鋪,既精致小巧,又不失簡約大氣。這里年輕人居多,他們穿著干練而又潮流,頭頂一個貝雷帽,腳踩長靴,游走在時尚前沿。此時的我們在眾多俊男靚女的包圍之下,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眼花繚亂,進入了一個陌生新奇的花花世界。
出來旅游嘛,就是長長見識,見見世面,我和朋友相互打趣道,完全不在意周圍異樣的眼光,穿著便服,昂首挺胸地“招搖過市”。
到了晚上,我們在大眾點評上挑選了一家口碑較好的火鍋店。“八巷子火鍋”,這是一家身處鬧市的店面,周邊也有不少同類的火鍋,可唯獨它的人流量最多,我們便走過去一探究竟。
這家店也沿用了重慶傳統的九宮格火鍋,完美解決了因鍋太大而夠不著菜的這個問題。每個小方格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不同的格子,可加入各式配菜,一鍋同時可煮九種風味的菜肴。其次,調味料也是九宮格火鍋的一大特色,它選用多種中草藥和獨特的配方,經過長時間的慢火熬制,湯底鮮香濃郁,辛辣可口。而且它的油碟也很有特色,不同于北方傳統的芝麻醬打底,它采用芝麻油作為主要的底料,配以蠔油,香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
放眼望去,重慶每個街道幾乎都有一家名為“橋頭”的火鍋店。它以售賣火鍋底料為主,購買者大多為游客和本地居民,是重慶本土的火鍋品牌。作為當地特色,除了在街道上時常看到它們的身影,公交車、地鐵站也少不了它的宣傳標語。重慶一號線經常能夠聽到“好香呦,重慶橋頭火鍋底料提醒您,前方到站楊公橋”的提示語。有這樣地道的廣播宣傳語,來到重慶僅僅三天,“橋頭牌”火鍋底料已經深入人心,當然臨走時也帶回去兩包回家嘗嘗。
不得不說重慶的物價對年輕人還算友好。路邊攤基本上1元1串,也有3元一大串的火鍋店,兩個人總共消費100元左右。作為南方發達城市,它濕潤的氣候,隨處可見的綠化很宜居,當然它奇特的地形地貌卻不適合養老。城區年輕人居多,城外平坦處多為舊建筑,以供老年人居住,方便他們出行。重慶人民的熱情總能讓人感受到家的溫度,無論是陌生的城市街頭,還是身處異鄉的旅途,他們的豪爽、熱情、真誠,任何時候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別樣的親切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