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邊疆,金沙江畔,我—玉龍雪山,屹立億萬年,見證了無數滄海桑田、風云變幻。記憶中,很多人,很多事,都令我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先生。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聲,又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生于1586年。他自幼“特好奇書,侈博覽古今史籍及輿地志,山海圖經以及一切沖舉高蹈之跡”,未走科舉之路,喜好游歷名山大川。古人有“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而他是一位孝子,從22歲時斷斷續續出游不少地方,但每次都精心安排,按時回家侍奉老母。1636年,80歲的母親故去,他便告別家人,“大笑出門”。他說:“昔人以母在,此身未可許人也;今不可許之山水乎?”已盡人子之責,他終可“遠游”一番了。
兩年后的1638年農歷五月,徐霞客從貴州進入云南,八月到昆明,先后考察通海、建水、彌勒、瀘西、曲靖、陸良。十月二十六日,徐霞客告別滇池,經安寧、富民、武定、元謀、大姚、賓川,于十二月二十二日到達大理雞足山。
那個冬日,記憶猶新。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我在麗江,他在大理雞足山。我們終是遙遠地見上了一面。他說我“雪山一指豎立天外,若隱若現”,然后欣然寫下詩章《雞山十景》,并在其三《雪觀》中對我贊美有加:“北辰咫尺玉龍眠,粉碎虛空雪萬年。華表不驚遼海鶴,崆峒只對藐姑仙。”我歡笑著,迎接他的到來。心想,待我們近身相見之時,定叫他寫上百首千首,看他如何處置。我也知道,他是一位與眾不同的行者,一位不畏艱險、熱愛自然、追求真知的科學家。
1639年正月,徐霞客從大理雞足山出發,經鶴慶北上,于正月二十五日踏上麗江地界,到二月十一日拜別木府通事,離開麗江,回鶴慶、劍川,總共在麗江游歷十五日。在麗江的半個月里,他與這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受到木增土司的熱情款待,“大肴八十品,羅列甚遙,不能辨其孰為異味也”,交談甚歡,相見恨晚。他給木增土司的詩文集《山中逸趣》作序,指導他的第四個兒子木宿作文,木宿贈送徐霞客麗江特產“麗鎖紅氈”。這種交流交往,不僅傳播了中原文化,更讓麗江的文化星空因他的智慧而更加璀璨。木增土司特地將他安排在芝山解脫林(今玉龍雪山西麓的福國寺)中居住。七日來,他在弄墨之余,可以聽松濤、觀白云。
然而那段時間里,我的山頂卻常常被云霧遮繞,讓他無法一睹我的真容。雖然近身相見了,好像又沒有相見。正如他正月二十五日所寫:“北瞻雪山,在重塢之外,雪幕其頂,云氣郁勃,未睹晶瑩。”正月二十七日,“微雨,坐通事小樓,追錄前記”。二月初八,“飯而天雨霏霏”,下午,“雨陣時作,從樓北眺雪山,隱現不定”。二月初九,“是日仍未霽”。每當我想起這一點,心中總是充滿遺憾。但我也知道,這并非我有意隱瞞,而是自然之力的神奇與不可預測。科學原理告訴我們,這是地形的抬升和濕氣的凝結共同作用的結果。麗江屬于暖溫帶山地季風氣候區,受印度洋季風影響,麗江壩子白天溫暖,中午氣溫可達25℃以上。然而我的海拔高達5596米,山頂終年積雪覆蓋,氣溫極低。當熱空氣上升,隨著海拔的升高,遇到我的高聳山峰時,氣溫逐漸降低,濕氣凝結成云霧,便形成了他所見的景象。這些云霧如同天然的面巾,將我的山巔圍籠其中,使得他無法窺見我的全貌。真是遺憾,我所期待的那百首千首詩文,已消逝在這云霧之中。除此之外,他依然用他的筆觸,記錄下了這片土地上的點點滴滴,名曰《徐霞客游記》。
從此之后,我們再也沒有見過。原來,他離開麗江后,從大理、保山、至騰沖,然后折回,從保山經鳳慶、巍山、彌渡,于當年八月回到雞足山。這一路的濕毒瘴氣,致使他生了嚴重的風濕病,隨后跟隨他多年的仆人偷走錢財、遠走高飛,他內心郁結,一邊養病,一邊寫了《溯江紀源》《法王緣起》《麗江紀略》《永昌志略》《近騰諸彝說略》等文章,還寫了《雞山十景》等十七首詩文,特別是《溯江紀源》,實證了金沙江才是長江的源頭,而不是過去一直認為的“岷山導江”之說,在中國地理史上具有重大意義。不久,他似乎感到了“命不久矣”,回鄉之心,油然而生,長嘆道:“三教終不外五倫耶,吾先壟在澄江,今其歸矣。”此時的他,雙腳幾乎無法走路了。木增土司聽說后,從麗江選派幾名身強體壯的納西漢子,準備一乘竹轎,歷經艱辛,整整一百五十天,終于在1640年夏天,把他安全送回家鄉。第二年正月,他癱瘓在床,心灰意冷,“不吃不喝而卒”,終年56歲。從雞足山回來,他僅活了半年時間。再后來,我聽說,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要求家人將墳墓朝向麗江。我知道,那是他對這片土地的眷戀與思念,是他希望能與這里的老友在精神上重聚。
三百多年過去了,麗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依然守護著這片土地和它的子民。每當有人眺望我時,我都會想起他當年的身影與步伐。盡管遭遇了種種困難,他依然堅韌地前行。那種對自然山川的熱愛與探索,對科學新知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讓我深感敬佩。他的精神已經成為一種象征,激勵著后人去探索、去前行。
本文系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科普項目“云南雪山文化研究”(項目編號:SKPJ2023031)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