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企業禾信儀器研發的環境監測質譜儀器兩次跟隨雪龍號前往南北極地科考,實現國產高端科學儀器出口歐美發達國家;依托七大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設計處理能力達3.3萬噸/天,廣州成為全國首個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城市……
近年來,廣州市創新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園林等部門成立節能環保與生態產業鏈工作專班,創新培育發展產業鏈新質生產力,近三年營收規模年均增速在10%以上,培養出一批全國知名的骨干企業和產業園區,為廣州高質量發展提供產業貢獻和有力技術支撐。
向“新”而行" 因鏈施策
在廣州市番禺區橋南-沙灣片裝配式污水處理廠,經過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的潺潺流水,可以直接養魚澆花。這座占地面積僅為常規污水處理廠的1/3、建設周期僅為常規污水處理廠的1/4、能耗降低1/5的污水處理廠,核心技術由廣州市民營企業鵬凱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能減少20%的投資成本。
“能夠在廣州快速發展,和創業土壤分不開。”鵬凱環境董事長王國彬表示,這幾年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在用地、技術、政策、推廣等方面給予了企業很多支持。如今,這家廣州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實現了發展的突圍,在全國裝配式污水處理設備細分市場占有率已達到10%以上,在全國40個區域實現拓荒并出口非洲,僅2024年就在12個省份打造了20余座污水處理廠,成為廣州節能環保和生態產業鏈的龍頭企業,下一步還將帶動上下游企業落戶集聚發展。
鵬凱環境的發展,是廣州創新“鏈長制”,堅持向“新”而行,推動節能環保和生態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廣州市高度重視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將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五大新興優勢產業之一。2021年,廣州市將節能環保與生態產業鏈列入重點發展的21條產業鏈體系當中,作為廣州著力打造的13個“千億級產業鏈群”之一統籌發展。
“我們成立產業鏈工作專班,加強產業鏈工作跨部門跨層級工作開展,推動產業鏈協同合作提質增效。”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監測與科技處負責人介紹,該局作為市節能環保和生態產業鏈的牽頭單位,迅速組織權威咨詢機構,會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部門,對產業發展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編制《廣州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和《廣州市生態產業研究分析報告》,精準指導產業發展。2022年9月,聯合市林業園林局印發了《廣州市節能環保和生態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組建涵蓋“鏈主”企業、行業協會、政府部門等主體的產業鏈工作專班,積極開展產業鏈“補鏈”“強鏈”“固鏈”等工作。同時,通過機制創新改善優化行業氛圍與營商環境,指導市環保產業協會會同34家重點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生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聯盟)專業委員會。
據介紹,廣州節能環保與生態產業鏈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近三年營收規模年均增速在10%以上,產業規模超3000億元,廣州環投集團、廣州水投集團等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已成長為在局部領域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行業龍頭,番禺天安節能科技園、廣州科學城等十余處產業集聚區的集聚效應日益凸顯,全市固廢處理能力在全國范圍內首屈一指。
暖心服務" 聚鏈優鏈
7月29日,廣州環投恒創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在番禺動工,擬建設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生產線,年回收處理能力1.5萬噸。項目的正式開工,將成為廣州節能環保和生態產業鏈的一次“優化升級”,也是“鏈主”企業廣州環投集團在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支持下的一次成功“做大做強”。
早在2023年,為全力支持廣州環投集團與深圳市恒創睿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姻”落戶廣州,為“鏈主”企業招商引資保駕護航,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分管局領導親自帶領產業鏈工作專班赴恒創睿能惠州鋰電池再生利用項目專題調研,現場研究項目落地過程中的主要訴求,安排專人跟進解決實際困難,有力推動由深圳恒創睿能、廣州環投、廣州公交三方共同成立的廣州環投恒創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在廣州番禺順利落地。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以營商環境建設和招商引資推動環保產業發展。舉辦廣州-龍巖節能環保產業推介會,成功招引福建福龍馬集團與廣州環投集團組建合資公司福龍馬廣環物業(廣東)有限公司。先后跟進服務了多家意向到廣州投資的企業,涉及工程服務、水污染治理、資源回收再生等多個領域,為后續的招商服務和項目落地進行了充足的鋪墊。
做細做實招商工作,2023年,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還組織編制了《廣納四海 花開羊城:廣州市環保產業招商指南》,助力商務部門和各區精準開展環保產業招商工作。2024年,又組織編印了《煥動云山珠水 共建美麗廣州:廣州市節能環保和生態產業鏈營商環境手冊》,系統展示產業鏈基本概況、發展特征、政策環境和產業鏈服務全景,服務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大局。
此外,產業鏈工作專班還組織開展產業鏈暖企行動,圍繞產業鏈企業的應用場景推廣、發展要素保障等主題,2022年以來組織開展企業對接活動超過50場次,幫助企業破解難題。“下一步,我們還計劃出臺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編印惠企政策指南,讓更多選擇在廣州投資興業的環保企業得到實惠和支持。”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表示。
供需對接" 雙向奔赴
6月26-28日,“第十七屆中國廣州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辦。在展區中心主干道位置,“廣州市節能環保和生態產業鏈”展位分外醒目,吸引眾多嘉賓駐足參觀、入館交流。
“今年我們專門設置了‘廣州市節能環保和生態產業鏈’展位,全方位呈現‘鏈主’企業發展成果。”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監測與科技處負責人介紹說,現場還專門搭建了路演舞臺,為產業鏈優質企業提供典型項目和先進技術的展示機會。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近年來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積極創新“請進來”“走出去”市場對接形式,先后多次開展產業鏈供需對接活動,積極開拓產業鏈企業的應用場景和影響范圍。目前,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已經連續兩年指導舉辦中國廣州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立足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核心引擎的重要地位,廣州還組織企業參加香港和澳門的環保產業展覽,協調拜訪香港立法會議員,聯系溝通企業海外市場開拓路徑,推動廣州環保企業“走出去”。
以創新促應用,以技術促產業,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還連續三年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共同征集、審編和發布年度《廣州市綠色技術推廣目錄》。今年還在廣州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開幕典禮上進行隆重的發布和授牌儀式,大力引導用能單位采用先進綠色技術及工藝,加快產業鏈企業先進綠色技術的推廣應用。
隨著綠色轉型、設備更新、污染攻堅、節能降碳等新機遇來臨,廣州節能環保與生態產業鏈又迎來新的發展春天。“下一步,我們將依托產業鏈工作專班,加大相關產業的政策研究和產出,加強對產業鏈的要素保障,加快布局產業鏈新領域新賽道,強化供需對接和暖企行動,推動廣州節能環保與生態產業鏈實現新發展。”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