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價格波動隨著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同時市場供求關系又與蘋果的品種差異、地區市場特性和季節性供需等有明顯關聯。本文通過對85戶果農、16家市級以上銷售龍頭企業和13家電商銷售企業分別進行中早熟和晚熟蘋果的市場調查,分析不同品種、區域和季節對昭陽區蘋果銷售價格的影響,以期對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合理配置品種結構以及蘋果果品的市場調度提供合理指導。
關鍵詞:蘋果;西南冷涼高地;消費市場;銷售價格
1989年農業部將昭通列為“中國南方優質蘋果商品生產基地”,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在全國蘋果區劃意見中,將昭通確定為全國蘋果生長最適宜區,1996年云南省將昭通列為云南省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圖1)。以昭陽區為主要地區的昭通蘋果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23年全區果園面積達48 666.67公頃(占全國2.4%),產量90萬噸(占全國的2.2%)。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昭陽區蘋果市場銷售價格的走勢,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分析。
1 調查方法
1.1 調查時間
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
1.2 調查對象
昭陽區調查樣本為85戶果農(以下簡稱果農)、16家市級以上銷售龍頭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和13家電商銷售(以下簡稱電商)。以上114個調查對象涵蓋昭陽區13個蘋果主產鄉(鎮)、各大田間市場和主流銷售渠道,調查數據能客觀地反映昭陽區蘋果銷售價格的總體情況[1]。
1.3 調查蘋果品種
本次調查品種分別為紅露(圖2)、2001、響富、華碩、維納斯黃金和煙富3號等中早熟和晚熟品種。
2 調查結果及市場價格分析
根據調查數據,昭陽區蘋果市場的銷售價格存在一定的波動和差異。
2.1 農戶不同中早熟品種銷售情況調查及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一是農戶中早熟品種間價格差異較大,最高的紅露可達7.63元/千克,最低的德國紅星為5.20元/千克,平均單價為6.15元/千克,中早熟品種市場銷售價格較好;二是農戶中早熟品種銷售中紅露價格最高,2001、新世紀和華碩次之,其余調查品種相對一般。
2.2 農戶不同晚熟品種銷售情況調查及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一是晚熟品種較少種植面積占比又比較大,同時集中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開始集中上市,導致市場在同一時間內蘋果供過于求,市場價格相對不高,均價為5.50元/千克;二是農戶晚熟品種間價格差異不大,最高的煙富3號為5.76元/千克,最低的老品種紅富士為5.4元/千克。
2.3 企業不同中早熟品種銷售情況調查及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一是企業種植的中早熟品種相對農戶種植而言品種來源更廣,例如維納斯黃金和11#等品種在本次調查中農戶沒有種植。二是新品種市場價格表現優異,維納斯黃金達36元/千克、11#也達22元/千克,并且其價格僅是企業田頭銷售價格,若運輸至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預期市場價格更高。三是與農戶種植的中早熟品種相比,同一品種企業種植的市場價格表現更優,例如,2001企業銷售7.6元/千克,農戶銷售6.54元/千克,相差1.06元/千克,差幅16.2%;紅露企業銷售8.92元/千克,農戶銷售7.63元/千克,相差1.29元/千克,差幅16.9%;企業銷售和農戶銷售相差幅度竟超15%以上;企業不同中早熟品種的銷售價格普遍較高,均價已達14.74元/千克。
2.4 企業不同晚熟品種銷售情況調查及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一是企業種植的晚熟品種相比農戶種植而言差異不大;二是企業種植的晚熟品種因與農戶種植的晚熟品種同一時間上市,同受市場供過于求的供求關系制約,故市場價格表現差異不大;三是本次調查中企業晚熟品種煙富3號市場價格最高為6.08元/千克。
2.5 電商不同中早熟品種銷售情況調查及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一是電商銷售中早熟品種相對相對較為集中在2001、紅露、嘎拉和華碩等幾個品種(圖3),表明以上品種在電商渠道消費者認可度較高。二是電商銷售中紅露的價格最高達9.40元/千克,且比農戶銷售價格高1.77元/千克,差幅23.2%,比企業銷售價格高0.48元/千克,差幅5.38%。三是電商銷售的中早熟品種單價均比農戶的同品種單價高。四是電商銷售渠道的價格優勢是當前在農產品銷售領域異軍突起的關鍵性因素。
2.6 電商不同晚熟品種銷售情況調查及分析
據調查,一是電商銷售晚熟品種單一,只有紅富士。二是電商銷售的晚熟紅富士價格(8.25元/千克)均比農戶和企業銷售的高出2.80元/千克左右。三是和電商銷售的中早熟品種一樣,之所以單價比農戶單價高出許多,是因為除了電商擴寬了銷售渠道將相應特色農產品放在了最需要的位置之外,還以高額的包裝和快遞物流費用同時提高了一定銷售成本。
3 結 論
3.1 季節性因素對蘋果價格存在顯著影響
一是不論是農戶種植還是企業種植,中早熟品種的市場價格均高于晚熟品種,農戶種植銷售均價為6.15元/千克,企業種植銷售均價為14.74元/千克,電商銷售的均價為8.15元/千克,其中售價從高到低排名前三的依次為維納斯黃金、11#、紅露。二是晚熟品種不論是農戶還是企業,均受統一集中上市的供過于求的供求關系影響,市場銷售價格差異不大,市場價格最高的為煙富3號。
3.2 銷售渠道對銷售價格的形成至關重要
從調查結果來看,同一品種的蘋果,不同的銷售渠道銷售均價差異較大。電商近些年來在中西部地區異軍突起,為鞏固脫貧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但也應看到在廣袤的中西部地區有很多優質特色農產品還有挖掘潛力,以及隨著東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而轉型的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這就為下一步新型電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也在無形中為“誰來種地”“如何種地”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3.3 地區市場特性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
隨著調查的深入,發現昭陽區灑漁蘋果交易市場由于具有交易集中、品種齊全、市場基礎配套設施完備、市場成型和知名度高等優勢,采購商便于集中采購所需果品品種和質量,因而在同等條件下銷售價格均比周邊鄉(鎮)果農直接銷售高出6.00元/千克左右,故而很多農戶均會將自家果品運輸至灑漁蘋果交易市場銷售。
4 發展建議
4.1 調整產業布局,優化蘋果品種結構
當前昭陽區蘋果種植中中晚熟品種占比仍然過高,若想充分發揮昭陽區中早熟品種比全國其他重要產區早上市20~30天的早熟優勢,爭取更大的市場占有率和議價空間,應積極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蘋果品種結構布局,可實現中早熟、晚熟品種種植比例6∶4。
4.2 培育新型農業經紀人或代理公司,提高精準服務能力
雖然目前企業和電商銷售模式異軍突起,極大地拓寬了傳統銷售渠道,但仍然存在銷售各自為政的情況。這就給外來的采購大戶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一是擔心不能一次性采購到足量的蘋果;二是擔心遇到不良商家,產業商業糾紛。面對這一困境,可探索由政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牽頭,其他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協同,成立相關農業專業代理公司,培育專業、正規的新型農業經紀人對外來的采購大戶進行精準、安全、高效的代理采購服務。
4.3 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強力推進昭陽蘋果品牌化建設
一是項目建設推動品牌升級。借著昭陽區“一縣一業”蘋果產業示范創建工作的連續推動,持續在昆明、廣州、上海等地舉辦不同主題的“昭陽紅”蘋果展銷會(圖4),并積極組織區內企業參加各類農博會、展銷會和推介會,通過大力宣傳并不斷擴大“昭通蘋果”區域品牌和“昭陽紅”高端蘋果品牌的社會影響力[2]。二是文旅并重助推品牌宣傳。重點舉辦“昭通蘋果杯”世界馬拉松邀請賽,以特色鮮明的昭通蘋果為出發點,邀請全世界馬拉松愛好者到昭陽,結合文旅發展起到綜合宣傳昭陽蘋果的作用[3]。
4.4 持續推進昭陽蘋果市場化建設
昭陽區當前共有蘋果產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7家,市級以上規范化管理的合作社18家。雖市場主體已初具規模,但也存在缺乏市場品牌聯盟、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和已有產業配套資源利用不足的問題。因此依托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中國西南最大的“灑漁”蘋果交易市場(集散地)的良好基礎,一是引進國際國內果蔬加工流通行業領軍企業,整合資源、注入智力、提檔升級,建設昭陽區蘋果數智化交易中心,從而提升昭陽區蘋果產業整體競爭力,進一步擴寬生存的時間和空間,掌握市場議價權[4];二是引進果品高端精深加工企業,重點圍繞蘋果果膠、蘋果膳食纖維、蘋果多酚、蘋果籽油提取等產品,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形成蘋果從采摘到精深加工全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5]。
4.5 夯實快遞物流基礎,建設滇東北區域交通物流樞紐或物流直發中心
2023年,全市快遞行業出港物品2 998.01萬件,同比增長27.68%,排名全省第七。其中,通過快遞渠道銷售昭通蘋果1 349.10萬件(6.745 5萬噸),同比增長62.54%。僅以蘋果為例,電商銷售發展迅猛,為昭陽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從高速發展的數字背后也應該看到問題,例如支撐電商銷售迅猛發展的快遞物流就存在一定問題,從昭陽區發出的蘋果其快遞物流費用遠高于周邊的昆明和宜賓等地(費用基本高出一倍),甚至于將蘋果從昭陽區轉運至周邊的昆明和宜賓等地再發快遞物流的費用均低于直接從昭陽區發貨。因此,借助周邊曲靖市建設云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契機和即將建成的渝昆高鐵以及已經建成的成貴高鐵等基礎條件,爭取建成滇東北區域交通物流樞紐或物流直發中心。
4.6 建立外貿發展新園區,突破蘋果產業外向發展桎梏圈
近年來隨著昭陽區蘋果產量、品質以及信譽度的不斷提高,出口量也與日劇增。但昭陽區因長期處于內陸地區,不僅缺乏海關,還缺乏出口貿易的專業人才及機構,導致昭陽區出口的大量蘋果均需轉運至曲靖和紅河等地辦理出口事宜,這不僅增加成本,還延遲昭陽區鮮果出口的時效,更有甚者因在外地辦理出口事宜,相應的GDP則統計在辦理地,導致昭陽區GDP數據有一定統計缺口、稅收也有部分流失。因此,結合云南省以昭通為中心的滇東北城鎮群產業布局的規劃,再依托即將在昭陽區開設的曲靖海關昭通辦事處,培養外貿人才,熟悉相關政策,建立外貿發展新基地,填補昭陽區蘋果產業出口業務的空白,從而帶動其他高原特色農業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范曉寧.新疆特色農產品上海市場調查報告[J].黑龍江糧食,2022(12):74-76.
[2] 金發安,段懷娟,許君林,等.盈江縣東馬鈴薯產業發展市場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17):194-197.
[3] 童顏.貴州省甕安縣農產品市場銷售價格調查分析[J].農家參謀,2020(22):7-11.
[4] 龍昊.淺議農產品專業市場在農民增收中的作用:基于廣東湛江霞山水產品交易市場的調查[J].中國市場,2019(3):77-78.
[5] 張琴芳,狄曉園.抽樣調查在供求關系穩定程度中的應用[J].商,2016(24):118.
項目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云南高原特色經濟作物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2022YFD1601805)。
作者簡介:卯昇濤(1988年—),男,云南昭通人,本科學歷,高級農藝師。從事市場信息調查、蘋果高效栽培模式等領域的研究。
*通信作者:王斌,碩士,高級農藝師,從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蘋果病蟲害綠色防控等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