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鄉村振興,文化先行。群眾文化活動是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當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面臨著民間主體和管理主體層面的問題?;诖?,本文提出應在民間主體層面匯聚鄉賢力量,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覺,構建具有敘事性的景觀以豐富文化活動;在管理主體層面,建立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傳承鄉村文化,同時加強人才培養,創新文化活動方式。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文化振興;群眾文化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三農”問題被置于優先位置。此戰略關注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物質發展,也強調文化建設的重要性。[1]在鄉村振興視域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反映農村社會的文化生活現狀,是鄉村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然而,當前文化活動存在著多重挑戰,如活動形式單一性與現代化發展存在矛盾等,直接影響了鄉村文化的活力與吸引力。因此,探討和優化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是文化建設的需要,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
一、鄉村振興視域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
(一)民間主體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問題
在鄉村振興視域下的群眾文化活動中,民間主體是指普通村民、鄉賢和各類非政府組織。民間主體自發參與或組織文化活動,是鄉村文化活動的主要推動力,也是鄉村文化創新的重要來源。
1.村民主體性分化嚴重
在鄉村振興的文化活動中,民間主體中村民的參與度和主體性展現出明顯的分化現象,此點在不同年齡層、經濟狀況和教育水平的村民中尤為突出。例如年輕一代受現代教育和文化的影響較大,更愿意選擇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對傳統鄉村文化的參與度普遍較低;老年人則受傳統文化影響較深而更多地參與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此種主體性的分化導致鄉村文化活動不均衡發展,影響了文化活動的普及性和包容性,使得文化振興活動的主體基礎被削弱,文化傳承面臨斷裂的風險。
2.村落現代化發展與特色文化活動之間存在矛盾
隨著鄉村現代化不斷推進,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逐漸進入鄉村,在一定程度上沖擊和稀釋了傳統鄉村的特色?,F代娛樂媒介如互聯網、電視等成為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削減了其參與傳統戲劇、民歌等活動的時間和興趣。同時,為了適應旅游市場的需求,一些傳統村落會對傳統文化進行包裝或改造,此種商業化傾向可能改變原有文化活動的性質和內容,使其失去原本的文化意義和社區功能。[2]此種現代化與傳統文化活動之間的矛盾,使得村落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文化身份和歷史連續性的喪失,影響了文化活動的真實性和持續性。
(二)管理主體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問題
在鄉村振興視域下,管理主體是指負責規劃、組織、執行和監督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官方機構,如地方文旅部門、鄉鎮政府、村委會等。管理主體在文化政策的制定、文化資源的分配、文化活動的組織與推廣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1.活動形式相對單一
在管理主體組織的群眾文化活動中,常見的問題是活動形式過于單一。由于資源配置有限和創新能力不足,很多文化活動缺乏創新和多樣化的內容。此種單一的活動形式難以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興趣和不同文化需求的群體,導致文化活動的參與度和影響力下降,從而影響鄉村文化的整體活力和吸引力。
2.基層文化建設隊伍相對薄弱
管理主體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面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文化建設隊伍薄弱。部分鄉村地區缺乏專業的文化工作者,現有的文化工作人員缺乏必要的業務培訓,導致其在策劃和執行復雜或創新型文化項目時比較困難。另外,鄉村難以吸納有才能的文化人才,進一步加劇了人才短缺的問題,從而阻礙了鄉村文化振興的步伐。
二、鄉村振興視域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優化路徑
(一)民間主體層面
1.匯聚鄉賢之力,激發村民主體文化意識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高質量的鄉村振興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建設一支高質量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不僅要做好引才文章,補齊人才短板,還需把鄉賢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鄉賢的引領作用,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3]為了有效匯聚鄉賢之力并激發村民的主體文化意識,地方文旅部門可以建立鄉賢議事廳或文化沙龍,定期組織鄉賢與村民進行互動交流。議事廳可以定期討論村莊的文化發展規劃、文化遺產保護、新的文化活動創意以及如何利用本地文化資源促進旅游等議題;文化沙龍如書籍討論、傳統藝術的展示與學習、地方歷史的講座等,以輕松的形式在非正式的環境下增強村民與鄉賢之間的文化交流。在此過程中,可以設立鄉賢基金,支持鄉賢開展各類文化教育和創新活動,如傳統技藝培訓、鄉村歷史文化的研究與宣傳等,提高鄉賢活動的持續性和影響力,進一步激發村民的文化意識。地方文旅還可以實施鄉賢帶頭人計劃,針對不同年齡群體通過政策傾斜和榮譽激勵機制吸引更多鄉賢參與文化活動的組織和推廣。如對于青年鄉賢,可以提供創新項目的啟動資金支持、職業培訓以及與城市文化交流的機會,鼓勵其將新觀念和新技術應用于鄉村文化活動中;對于老年鄉賢,可以提供生活補助、醫療支持以及傳統文化傳承項目的資金支持,表彰其文化貢獻并鼓勵其繼續活躍于文化傳承活動。
2.構建敘事景觀,豐富村落文化活動內涵
敘事景觀是指以物理空間、視覺藝術、文化表演等多種形式結合的方式,對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和社會故事進行綜合表達。在鄉村振興視域下,構建敘事景觀可以幫助村落在現代化發展中保持獨特的文化身份,同時激發新的文化創造活動。在此過程中,可以創建以村落歷史和文化為核心的主題公園或文化村。例如,建立以傳統節日或重要歷史事件為主題的文化村,編排節慶表演。在建設過程中,應恢復傳統的建筑風格,如使用本地材料和傳統工藝建造茅草屋、石墻等。此外,可以復原歷史上的生活方式,展示傳統農耕、手工藝、烹飪方法等,讓參觀者體驗和學習。在文化村中,還可以設置互動展覽,如傳統工藝的現場制作、民族音樂和舞蹈表演,從而生動地展現村落的文化深度和歷史紋理。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利用AR和VR技術創造沉浸式的體驗。使用AR技術,可以在村落的現實景觀中添加數字化的信息層,如在村莊的具體地點利用手機或AR眼鏡對過去的歷史場景或文化故事進行再現;利用VR技術,可以創建完全虛擬的環境,讓用戶利用頭戴設備深入體驗歷史事件或文化生活,身臨其境地參與一場節日慶典。
(二)管理主體層面
1.建設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傳承鄉村文化傳統
基層文化服務中心作為鄉村文化振興的前哨,不僅是文化活動的發生地,也是社區成員交流思想、傳承傳統文化和探索創新的重要平臺。在鄉村振興視域下,管理主體應建立完善基層文化服務中心,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確保有足夠的空間和設備支持各類文化活動。[4]例如,配備展覽廳以展示當地的歷史文物和藝術作品,建設表演藝術的舞臺和觀眾席,配備多媒體教室以支持電子和數字文化形式的學習和展示。為了有效傳承鄉村文化傳統并豐富文化活動形式,基層文化服務中心應組織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以及社區藝術項目。其中,文化交流活動包括與其他村落進行文化交流,安排互訪學習,展示各自的文化特色,促進不同文化相互理解和欣賞;社區藝術項目,可以組織壁畫創作或社區劇場等活動,鼓勵村民共同參與創作過程,以藝術的形式表達和記錄社區的歷史和文化。在此過程中,基層文化服務中心應積極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如社交媒體平臺、地方電視臺和廣播電臺)進行文化宣傳,擴大文化活動的影響力。[5]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文化活動預告視頻、活動照片和參與者的反饋,定期更新活動信息和文化小知識,增加在線問答和觀眾投票等互動環節,以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和興趣;地方電視臺制作專題節目,介紹中心的文化項目和成功案例,邀請當地文化名人進行訪談,展示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廣播電臺定期播出文化節目,使不常使用網絡的老年人群也能接觸和參與文化活動。
2.加強人才隊伍培養,不斷創新文化活動
為了加強人才隊伍的培養并不斷創新文化活動,管理主體可以實施人才培養項目,提供必要的資金和資源支持。首先,管理主體可以與高等院校和專業藝術學院合作,開設定向培訓課程,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課程包括文化項目管理、藝術史論、藝術創作培訓等。為增強實踐性,還應加入案例研究,讓學員參與真實的文化項目策劃和執行中,進行現場學習。其次,管理主體可以組織國內外的文化交流活動,讓學員有機會去其他文化環境學習和交流,拓寬視野,增強創新能力。最后,管理主體可以定期組織工作研討會,邀請行業專家和知名藝術家分享最新的行業動態和藝術創作經驗,同時提供一對一的指導,幫助學員在專業領域內深化技能和知識。在此過程中,管理主體應提供必要的資金和資源,設立文化創新基金,支持個人和團隊開展創新項目;引入民營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的資金,形成多元化的資金來源,為文化項目提供支持;為人才提供必要的設施支持,如藝術工作室、展覽空間和高科技設備。管理主體應鼓勵和促進跨領域合作,整合文化藝術、教育、旅游等領域的資源,開發新的文化產品和活動形式。管理主體還可以與教育部門合作,將文化教育項目融入學校課程,如組織學生參與本地歷史文化的調研和保護項目,以此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和實踐能力;可以與旅游部門合作,開發以文化體驗為核心的旅游產品,如文化遺址游、傳統工藝體驗等,以此增加文化活動的覆蓋范圍和影響力,同時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三、結 語
綜上所述,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針對目前存在的活動形式單一、文化建設隊伍薄弱等問題,可以從民間主體和管理主體兩方面入手,有效激發村民的文化意識,豐富文化活動的內涵,促進鄉村文化持續繁榮。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文化館)
參考文獻
[1] 朱順超.鄉村振興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24(1):15-17.
[2] 周麗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J].民族音樂,2023(3):100-102.
[3] 姬喜紅.探究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J].參花(上),2022(7):113-115.
[4] 李桂玲.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高質量發展探究[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22(2):59-61.
[5] 劉宗衛.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創新力度[J].農家參謀,2020(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