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與信息技術的革新與發展對教育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存在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而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可以有效攻克上述問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學生獲取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與藝術思維。本文將對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進一步論述。
新課標下高中美術教學中信息技術的 " " " 應用價值
美術是高中階段的重點科目,其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與藝術思維。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應當更新教學方法,將先進的信息技術納入教學工具的使用范圍,為教學資料的收集、教學過程的形成提供支持。具體來講,新課標下高中美術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有以下幾點:第一,信息技術可以讓高中美術教學變得更加開放。教師通過在互聯網中搜索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聽資料,并展示給學生,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了解到教材之外的其他知識。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增長學生的所見所聞,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信息技術可以讓高中美術教學變得充滿趣味性。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內容以文字為主,而信息技術可以將單一的文字內容轉變為豐富多彩的形式,包括且不限于視頻、圖片以及動態PPT等。因此,教師應當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不一樣的美術課堂,使學生自發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第三,信息美術可以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需要正確看待課堂角色的轉換。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需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認真研究教學主題,掌握教學要點,而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巨大。教師應當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要點,打造高質量的高中美術課堂。
新課標下高中美術教學中信息技術的 " " " 應用策略
目前,我國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了解不夠徹底,致使信息技術難以在教學實踐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應當加強對信息技術的研究與利用,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優化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作用。接下來將提出幾點高中美術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
一、通過信息技術,加強師生互動
在傳統的高中美術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少,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往往以單向灌輸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得課堂呈現死板、枯燥的氛圍。傳統的教學手段會在很大程度上對教學效果造成不利影響,這主要是因為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及時與學生展開溝通,指導學生解決在鑒賞美術作品時遇見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客觀地看待美術作品,感悟美術作品背后的創作價值與寓意。若非如此,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只會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理解美術作品,不利于學生藝術思維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當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工具,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在拉近師生情感距離的同時打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形成對美術作品的全方位了解,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具體來講,教師需要圍繞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實踐性的教學環節,讓學生通過PS、交互白板、電腦畫板等工具實現與教師的互動學習,進而了解美術作品的抽象性,走入美術作品的鑒賞過程中。在學生運用上述信息工具時,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詢問學生在學習期間遇見的難題,再適當給予提示,幫助學生克服難題,建立學習自信心。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湘美版美術鑒賞教材第三單元第一課《追尋美術家的視線——美術家表現世界的獨特方式》時,可以發現這一課的重點在于帶領學生欣賞梵高的《星空》以及金農的《月華圖》,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見聞和知識,形成對美術作品的獨特感受。由于《星空》《月華圖》的抽象性較強,所以許多學生無法理解這兩幅作品背后的價值,致使教學工作難以得到高效開展。為此,教師應當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通過交互白板講述這兩幅美術作品的抽象性特點,再讓學生大膽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畫出自己認為抽象的內容,與教師展開互動、交流。在此期間,有的學生會遇見問題,教師在了解后發現,這些學生仍舊不理解“抽象”的概念,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交互白板為學生演示抽象與具象之間的區別與演化,進而讓學生形成對“抽象性”的正確理解。針對完成創作的學生,教師也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性,鑒賞學生創作出的藝術作品,并進行點評,幫助學生改正不足。針對突出的作品,教師可以將之通過電子板展示出來,以此鼓舞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與藝術思維會得到有效培養,滿足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育人要求,所以教師應當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
二、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優化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一些原有的課件,這些課件來自其他教師的資源共享,被廣泛應用于大眾化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高中美術教學工作提供資源支持,但存在弊端。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在學習能力、學習基礎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若教師長期采用一成不變的教學資源,便會使得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脫離,進而難以實現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在現代化信息技術逐步滲透進高中美術教學的今天,這一問題逐步得到了解決。電子白板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技術工具,其具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教學資源的高效采集與直觀展示。教師通過與電子白板相連接的計算機搜索互聯網教學資源,再通過電子白板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不僅可以優化教學內容,還可以確保所設計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貼合。在搜索教學內容時,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基礎,為學生藝術鑒賞能力與藝術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此外,電子白板還可以將教學內容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效率。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湘美版美術鑒賞教材第二單元第一課《原始人的創造》時,可以發現這一課主要講述原始人的生活狀況以及藝術表現形式。由于教學內容與現代人的生活相差甚遠,所以學生難以實現對教學內容的全面理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杜絕采用大眾化課件,而是應當通過信息技術搜集、展示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全面性。教師通過電子白板為學生展示原始人的生活狀況以及藝術作品,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印象與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換一種角度認識原始人,促使學生領悟藝術的魅力。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為學生展示巖洞壁畫,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原始人的藝術美,進而實現教學目標。再比如,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中搜集與原始人相關的電影,再將原始人創造藝術作品的片段播放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生在看電影片段的過程中領悟到原始人創作藝術作品時那孜孜不倦的精神以及原始文化魅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
三、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中,對美術的學習往往只局限于課堂。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受指導的時間有限,所以學生難以很好地形成對美術作品的深入理解。特別是在美術作品晦澀難懂的情況下,學生更是難以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以及價值。為避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積極運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作為我國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重要結晶,其可以有效延伸課堂,促使學生進行高效課堂學習的同時實現課后學習。比如,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采用微課教學模式。微課教學模式指的是教師將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整合為短小且精悍的視頻,并上傳至資源共享平臺,要求學生在課后進行觀看的一種教學模式。若學生在教學課堂中未通透地理解教師講述的教學內容,便可以運用課余時間反復觀看教師錄制的視頻,進而實現查缺補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微課視頻時,既需要圍繞教學內容精心規劃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的排列順序,又需要結合微課教學的特點,將微課視頻的時長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一般情況下,微課視頻的時間應當控制在3分鐘到5分鐘之間,這樣可以有效確保學生的全神貫注。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湘美版美術鑒賞教材第三單元第五課《雅與俗的交流——經濟、科技發展與美術作品的關系》時,可以發現這一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懂得生活中的情趣,培養學生正確鑒別雅俗情趣的方法。教學難點在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基于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述相關內容,并觀察不同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明確大多數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的地方,再將之整合為相應的微課視頻。為確保微課視頻的針對性以及實效性,教師可以在制作完畢之后,單獨播放給幾名學生,結合學生的反饋改進微課視頻的內容以及時長。當試看的學生提不出優化建議后,教師便可以將微課視頻上傳至多媒體平臺。當學生通過多媒體平臺下載微課視頻后,便可以展開高效率的自主學習。為進一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越性,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讓學生通過對微課視頻的交流提升自我。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參與到討論中,為學生指點迷津,進而提升學生對雅俗情趣的理解與鑒賞能力。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與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若想提升學生對微課視頻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融入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比如,教師可以引入我國傳統優秀文化中的雅俗情趣。學生在鑒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不僅可以理解雅俗情趣,還可以形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愛國情懷的培養。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科學設計微課視頻,通過微課提升教學質量,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后教學相結合的高中美術教學模式,以此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目標。
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高中美術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教師應當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結合美術教學的特點,優化教學課堂,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分析之后認為,教師可以通過落實三種方法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第一,通過信息技術,加強師生互動;第二,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優化教學內容;第三,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本文通過對新課標下高中美術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策略展開探討,為我國高中美術教學領域提供了參考。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福安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