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奮斗精神融入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觀教育,可以從認知、觀念、行為等各維度開展兼具全面性和實效性的就業指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助力學生就業質量的全方位強化。基于藝術院校大學生在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學習風格方面的特殊性,學校與教育者需要充分挖掘奮斗精神的時代價值和多重表現形態,以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核心導向,以符合藝術院校大學生思想訴求、內心需求及審美特征的方式,促進奮斗精神在就業觀教育中的融入與滲透,有效助力當代大學生就業質量與水平的全面提升。
奮斗精神融入藝術院校大學生 " " " " " " " " "就業觀教育的價值意蘊
一、有助于端正學生的工作態度
奮斗精神與就業觀教育的融合有助于藝術院校大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奮斗精神在藝術創作和職業生涯中的核心地位,進而堅定自己的藝術追求和職業規劃。藝術創作對時間與精力的投入具有較高要求,有賴于藝術創作者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依托奮斗精神與就業觀教育的融合,可以使藝術院校大學生珍惜自己的藝術生涯,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專注力對待創作任務,同時引導學生明確踏實和勤奮的工作態度對藝術行業從業的價值內涵,以此助力學生確立職業的定位和發展方向,養成符合企業崗位要求的工作態度。
二、有利于優化學生的工作理念
借助奮斗精神與就業觀教育的融合,可以激發藝術院校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在追求藝術理想的同時,自覺擔當起應有的社會責任,通過發揮藝術才華和藝術創造力回饋工作單位和社會。同時可以使學生明確自身在社會發展中的定位與作用,進而憑借藝術創作助力文化傳播和正能量傳遞,將國家繁榮、民族興旺及社會進步置于個人利益之前,將個人價值發揮與公共利益和社會需求緊密聯系,通過踐行職業責任為工作單位和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工作能力
藝術創作與實踐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系統性和持續性,工作任務的完成往往有賴于團隊成員的協同配合。將奮斗精神融入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觀教育,可以激發學生與團隊成員積極合作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通過加強團隊協作意識提升工作能力,助力學生與團隊成員共同面對藝術創作和職業發展過程中的各類挑戰與問題。
四、有利于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
奮斗精神是助力個體進步的內驅動能,其與就業觀教育的融合可以助力藝術院校大學生以敢于拼搏、不畏挫折的精神品質面對挑戰與困境,進而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使其在藝術創作和職業生涯中從容面對各種實際問題,并敢于突破窠臼,打破傳統的藝術理念和創作模式,嘗試創新性藝術手法和創造性表現方式,以創新賦予藝術創作靈魂,提升個人的職業水平。
奮斗精神融入藝術院校大學生 " " " " " " " " "就業觀教育的基本準繩
一、“興趣方向”與“就業需求”兼顧
興趣是藝術院校大學生發揮藝術創造性的內生動力和靈感源泉,奮斗精神與就業觀教育的融合必須尊重學生的興趣特征和個人特長,通過奮斗精神的培養引導學生將藝術方面的興趣和激情轉化為職業發展的方向和動力,使學生在將來的就業從業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潛力和創造力。與此同時,藝術行業的發展受政策、社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就業形勢和市場需求因時代變遷而變化,因而奮斗精神與就業觀教育的融合必須以“就業需求”為導向,使學生在奮斗精神的指引和助力下樹立正確而健康的就業理念,圍繞自身的特長優勢、職業方向和發展需求選擇合適的從業道路,以此在追求藝術理想的同時促進個人職業發展,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和諧統一。
二、“理論教育”與“實踐指導”并重
奮斗精神與就業觀教育的融合需要在“理論結合實踐”的范式中體現價值內涵,這也是提升大學生就業指導能力的有力抓手。在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觀教育中,通過弘揚奮斗精神,使學生以較強的目標感、專注力和堅持性學習經濟形勢、市場需求、就業制度等方面的知識,更加清晰、精準地把握藝術生就業的現狀、趨勢和前景,為自身的就業定位和職業發展夯實理論基礎。與此同時,學校與教育者需要使藝術院校大學生在奮斗精神的指引下,通過開展實踐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參與藝術創作、演出、表演等活動,進而在實踐中內化理論知識,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自身的職業適應能力,為自身的全面發展和高質量就業從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系統施教”與“全面滲透”同行
系統性施教主張教育的連貫性和層次性,奮斗精神與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觀教育的融合要求學校與教育者建立完善的育人體系,以科學的施教目標和教育規劃推進理論知識教學到實踐應用指導的進階、簡單技能訓練到全面職業素養培養的升級,并通過層次清晰、階段明確的施教安排,使學生進一步領悟奮斗精神對于藝術行業從業的深遠影響,以此夯實職業發展的基礎。全面性滲透關注教育的廣泛性和深入性,奮斗精神與就業觀教育的融合需要全面滲透于藝術院校大學生學習、生活及實踐的各方面,以多維度的理論教學和立體式的實踐指導培養學生的奮斗精神,并結合學生在就業意愿、職業規劃、從業能力等方面的個體差異,落實差異化施教和個性化指導,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四、“賡續傳承”與“個性創新”統一
以奮斗精神引領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觀教育,需要充分尊重并全面傳承歷經歲月考驗的優良傳統,諸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不畏挫折、頑強拼搏的進取精神;打破常規、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等,以此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藝術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使學生在將來的就業從業中表現出優秀的人格品質和職業素養。藝術行業在科技發展和文化交融的推動下不斷演變,以奮斗精神引領就業觀教育,需要在傳承的基礎上倡導創新,鼓勵藝術院校大學生擺脫思維桎梏并突破傳統,結合自身的興趣和個性提升藝術創造能力,推動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將創新精神融入職業規劃和就業能力提升中,為將來的順利就業和高質量從業注入新的活力。
奮斗精神融入藝術院校大學生 " " " " " " " " "就業觀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豐富就業教育內容,貫徹“以人為本”
藝術院校的教育者需要踐行“以人為本”理念,依據藝術專業學生的思想訴求、思維方式、興趣特征等豐富就業教育內容,以提升就業觀教育的實效性。首先,教育者需要針對藝術院校大學生的興趣方向,引入藝術領域中關于奮斗的經典案例,激發學生的奮斗熱情,使學生從案例中汲取精神力量,明確奮斗精神在職業發展中的核心地位,養成銳意進取的職業精神。其次,教育者需要依據藝術類學生的專業背景和職業類型開設職業規劃課程,以奮斗精神為導向,指導學生以辯證的視角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明確自身的優勢和短板,以客觀、理性的態度掌握藝術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就業形勢,引導學生將奮斗精神作為職業規劃的根本依據,制定兼具可行性、科學性及前瞻性的職業目標和計劃。最后,教育者需要提升藝術類學生的主體地位,賦予其充分的話語權力,使其以主導者的角色參與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藝術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以創新驅動就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奮斗精神對于就業從業的價值,養成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為實現高質量就業夯實基礎。
二、創新就業教育形式,強調“協同育人”
奮斗精神與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觀教育的全面融合有賴于教育者貫徹“協同育人”理念,通過強化育人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異質同構,以創新性的就業教育形式優化藝術類學生的就業理念和職業觀念。首先,學校與教育者需要拓展就業觀教育的載體和渠道,依托各類通識課程開展就業觀教育,在通識課教學內容中挖掘與奮斗精神相關的素材與內容,以更加多維立體的視角闡述奮斗精神對于藝術院校學生就業從業的價值和意義,助力學生將奮斗精神融入職業生涯規劃,養成踏實、敬業、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其次,教育者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強化線上教育和線下施教的協同,以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多模態教育方式解析奮斗精神對于職業發展的價值意蘊,同時綜合運用案例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先進方法進一步突顯奮斗精神對于藝術行業從業的重要意義,以此端正學生的就業觀念,使其養成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最后,學校與教育者需要全面發揮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主體作用和資源優勢,依托“校企聯合”機制,發揮藝術行業中優質企業的育人作用,使學生在企業實訓中通過參與藝術創作實踐體驗奮斗精神對于職業發展的重要性。
三、營造就業教育氛圍,注重“隱性施教”
要實現奮斗精神與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觀教育的全面融合,需要學校與教育者以奮斗精神為主題創設積極的就業教育氛圍,發揮校園環境的隱性教育作用,使學生在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職業理念。首先,可以定期舉辦與就業觀教育相關的校園活動,將奮斗精神嵌入就業指導講座、職業規劃大賽、模擬招聘與面試等活動的主體內涵,使學生在深入了解藝術行業領域就業形勢的同時,明確奮斗精神對藝術創作和藝術行業就業的深遠影響和現實意義,并在交流互動中深化團隊意識。其次,學校與教育者需要借助官方微博、校園廣播、學校報刊等多種媒體渠道開展奮斗精神的宣傳,全方位推廣奮斗精神與藝術行業從業結合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案例,樹立藝術領域具有社會貢獻的榜樣人物和先進事跡,使學生自覺擔當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并樹立無私奉獻的就業價值觀。最后,需要結合藝術院校的辦學特色和藝術類學生的審美偏好將奮斗精神以藝術表達的形式融入校園景觀設計中,使學生在紀念性雕塑、主題性壁畫、宣傳標語等元素中感受奮斗精神的力量和魅力,并在教育者的引導下將奮斗精神轉化為就業從業和職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實現“潤物細無聲”的隱性施教效果。
四、拓展就業教育維度,實現“全面滲透”
藝術院校與教育者需要積極拓展教育維度,將奮斗精神與就業觀教育的融合滲透于文化育人和心理健康教育中,以提升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觀教育的整體成效。優秀傳統文化中闡述奮斗精神與事業發展內在關聯的經典素材不勝枚舉,教育者可以借助“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揭露敬業精神是事業成功的制勝法寶;運用“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強調團隊合作對于事業成功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育者需要圍繞學生就業從業和職業規劃實施專題性心理指導,將奮斗精神融入心理咨詢與輔導過程,以奮斗精神驅動自我認知、情緒管理、壓力應對、人際交往等與職業素養相關的內容施教,結合藝術行業的就業形勢和用人需求,指導學生通過傳承并弘揚奮斗精神解決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問題,使藝術院校大學生樹立正確而健康的就業價值觀。
奮斗精神融入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觀教育是一項兼具綜合性與系統性的育人工程。高校與教育者需要深刻理解并全面把握奮斗精神的內涵與價值,結合新時期的社會就業形勢和市場用人需求,依據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觀的主要特征和形成機理,以前瞻性的眼光、戰略性的布局和創造性的手段加強奮斗精神對學生就業觀教育的引領,提升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現代化、先進性及人性化,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其將來的職業生涯夯實基礎,助力其成長為兼具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高素質復合型優秀人才。
作者簡介:
丁穎,女,江蘇泰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創新創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劉星,男,江蘇無錫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本文系2023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新時代藝術院校就業觀教育路徑的探索”(項目號2023SJSZ0158)階段性成果。作者單位:南京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