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萬里碧空,暖日噴薄,仿佛一掃我不快的心緒,讓我如釋重負、心曠神怡地重歸往日的美好生活。
春和景明、萬物生輝的人間四月,是出游踏青的絕佳時令。重拾生活情趣徜徉春之美景,放飛自我與自然踏歌共舞,是三年來疲憊身心之所向。索性與賢妻受其摯友相邀,愉快踏上貴州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的賞花之旅。
貴州的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距重慶銅梁400余公里。然賞花之快卻使我忘卻了沿途顛簸之累,怡情悅性地輕松前往。
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位于畢節市的普底鄉,被譽為“高原上的天然花園”。其海拔1~3千米,方圓120余平方公里。每年四月,當地政府都要舉辦“中國貴州杜鵑花節”,是春觀花、夏避暑、秋休閑、冬賞雪的自然生態旅游勝地。
杜鵑,又名映山紅、索瑪花,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其花呈酒盅狀,花瓣為單層,薄如蟬翼,花蕊細長呈束狀,色澤金黃。
走進景區,旌旗獵獵、游人如織。盤山繞行的載人觀光車猶如長龍般絡繹不絕。抬眼望去,漫山遍野、千姿百態的杜鵑花映入眼簾。這一山全是紅色,艷如云霞;那一山全是白色,潔如雪花;近處瞧,紅色、白色、粉色,色彩紛呈,錯落生長,相映成趣。最為難得的還有“一樹不同花”的奇景,即一棵樹上開出若干不同品種的花朵,最壯觀的可達七種之多。在這世界上面積最大、種類繁多,保存最完好的地球彩帶、世界花園的原始杜鵑林內漫步盤桓,欣賞各色花美,細嗅幽幽清香,好不愜意。正如歐陽先生所言,百里杜鵑的花兒小如成人拳頭,大如玉盤,密集點綴在每棵杜鵑樹的枝頭,傲然綻放,霸氣十足。而樹齡一千二百多年的杜鵑花王,則讓百里杜鵑風景區躋身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
熙熙攘攘的游人,言語南腔北調。只見其手執相機、手機,尋找最佳角度,全神貫注地拍攝難得的舒心之作。而俊男靚女或是意篤情深的戀人,更是不惜重金租借景區提供的昂貴霓裳羽衣、華冠麗服,裝扮成婀娜多姿的天仙與風流倜儻的王子,在杜鵑叢中花枝招展地擺拍美麗的永恒。依花留影、人花合一,仿佛此刻的杜鵑,更加風情韻致,春襟蕩漾。
我與賢妻在杜鵑花叢中游走觀賞,遇到極美景致同樣駐足留下生動一刻。人潮涌動,彼此撞個滿懷。眼見賞花人各自不同的拍攝姿態和女人簇擁花間的鶯聲燕語,著實折射出擁有愛美之心,能夠讓人更加熱愛生活,看見美好事物總能激發愛美之心的樸素人性哲理。
然而,沉浸花海享受芳香的游客們,只知道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聲名遠播,殊不知在這方褐色的沃土上曾灑下了多少紅軍將士的熱血,獻出了多少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矗立于景區黃家壩的紅軍紀念館與英雄紀念碑,不僅是一處富含人文意義的特殊景觀,更是一座銘記歷史、光照千秋的燈塔。其愛國主義教育與杜鵑的深度融合,使賞花人在快樂中得以洗滌與熏陶心靈,于浪漫里獲取理想之信念。
如今,每當百里杜鵑盛開的季節,這一朵朵的杜鵑花卻活躍著一個追求理想的靈魂,這一簇簇的杜鵑花都珍藏著一段紅色的悲壯故事,這一叢叢的杜鵑花都蘊含著一種無私奉獻不懼犧牲的品格。坦蕩熱烈的杜鵑花向陽而生,紅遍整個山崖。它不僅象征著一種精神,更象征著祖國的欣欣向榮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我與賢妻于興致盎然中移步換景,盡享心情之愉悅。極目遠眺,這些在仲春紅日下,伴著和煦的春風,那一叢叢、一簇簇,一山連著一山的連綿不絕的花海如同一團團火焰,一晃一晃地跳動著、搖曳著她們綽約的風姿與動人的優雅。我不由得想起《英雄贊歌》中的名句:“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而眼前的杜鵑花正紅,紅的不正是幾代革命先烈接續奮斗實現宏圖偉業的至高理想,紅的不正是新時代中國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決心與動力,紅的不正是人民江山的繁茂挺拔、妖嬈多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