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渭縣平襄鎮孫莊村某蛋雞養殖場飼養的部分蛋雞,表現出食欲不振、生長緩慢、精神沉郁等癥狀。通過臨床癥狀觀察、實驗室檢測分析以及病理學檢查,確診雞群存在盲腸球蟲病與安卡拉病的混合感染,采取抗球蟲藥物和抗病毒藥物治療、補充營養物質等綜合措施。經過一周的治療,雞只病情得到顯著改善。為預防類似病例的再次發生,提出了加強雞舍衛生管理、引進優質飼料和飲水及加強獸醫臨床監測和診斷等預防措施,為該病獸醫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蛋雞;盲腸球蟲病;安卡拉病;混合感染;診治;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11-0076-03
盲腸球蟲病和安卡拉病分別由球蟲和安卡拉病毒引起,嚴重影響蛋雞的生長、產蛋和整體健康。這兩種疾病多以單一形式出現,但實際養殖中時有發生兩病混合感染,且癥狀相似,容易誤診或漏診。疾病混合感染增加了治療的復雜性,還導致雞群整體免疫力下降,增大了雞群死亡率,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目前,治療盲腸球蟲病和安卡拉病的主要依賴于藥物,但藥物不規范使用和病原耐藥性等問題,實際上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找到適宜的蛋雞盲腸球蟲病與安卡拉病混合感染的診治方法,對于提高蛋雞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和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1" 混合感染發病情況
本次發病雞場位于通渭縣平襄鎮孫莊村,飼養品種為海蘭褐蛋雞,5 000羽,180日齡,籠養模式。約1/3的雞群出現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產蛋量明顯減少,腹瀉,排出黃白色的糞便,伴有呼吸道癥狀。第2天開始死亡12只雞,第3天死亡36只,發病5 d死亡了167只。期間抗生素治療無效。發病率和死亡率繼續上升,養殖場損失較重。
2" 臨床癥狀
患病雞精神狀態沉郁,低頭縮頸,反應遲鈍、喜臥、采食量下降、蜷縮在一起、閉眼嗜睡;腹瀉,糞便稀薄,有時可見未消化的飼料殘渣。羽毛凌亂、發黃,運動失調、肌肉抽搐和扭曲,走路不穩,左右搖擺。發病后期糞便中可能混有血液,身體脫水消瘦,突然倒地,兩腳在空中亂劃,在數分內死亡[1]。
3" 剖檢變化
病雞尸體消瘦。盲腸球蟲病的主要病變部位在盲腸,可見盲腸腫大、質地變硬,腸壁增厚,內充滿血液或凝血塊,盲腸黏膜上有大量出血點和白色結節狀病變,有時可見蟲體。肝臟腫大,表面有散在出血點或出血斑,質地變脆;切面外翻,有時可見壞死灶。心肌質地變軟、顏色變淡,有時可見心包積液。脾臟體積增大,顏色暗紅,質地變軟。肺部充血、水腫,有時可見肺泡內有出血點或出血斑。
4" 實驗室檢測
4.1" 采取飽和鹽水漂浮法診斷
取盲腸內有血凝塊的糞便置于燒杯中,先加入少量飽和鹽水攪拌混勻,繼續加入10~20倍飽和鹽水混勻,經兩層紗布過濾,將濾液置于燒杯內,靜置半小時左右,用接種環蘸取液面不同位置的濾液置于載玻片上,加蓋玻片鏡檢,可見大量橢圓型球蟲卵囊[2]。
4.2" 盲腸黏膜涂片鏡檢
在出血的盲腸黏膜表面,用剪刀刮取少量黏膜涂在載玻片上,加1滴生理鹽水,充分混和均勻,然后在上面加蓋玻片,用放大倍數為400倍的顯微鏡鏡檢。視野里可見到較多的未孢子化的球蟲卵囊,卵囊呈寬卵圓形,原生質呈淡褐色,卵囊壁呈淡黃綠色。
5" 治療方法
當盲腸球蟲病與安卡拉病混合感染時,需要綜合考慮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案,制定合適的治療策略。
為了提高雞群的抗病能力,在飼料中添加亞硒酸鈉VE預混劑,劑量1 g/kg體重,自由采食,連用15 d,隨后量減半、連用30 d以上。在雞的飲水中添加黃芪多糖,劑量0.7 mL/L水,混勻飲服,連用5~7 d。球蟲病傳染比較快,一旦有個別的雞發病,需要對整個雞群進行驅蟲。采用磺胺氯丙嗪鈉可溶粉1 g,兌水1 L,混飲,每天用藥1~2次,連用3~5 d[3]。病情較重的雞,可能會出現便血癥狀,此時可以添加維生素K3進行輔助治療,幫助止血,減輕病情。蛋雞每公斤飼料中加入0.5 mg,混飼,可長期添加。
劉翠艷等[4]研究了一種用于治療雞安卡拉病的中藥微粉劑,配方:連翹4份、大青葉10份、板藍根8份、金銀花5份、柴胡1份、茯苓1份、桂枝1份以及甘草1份;通過粉碎技術制成散劑,按2%的重量百分比混于飼料中,給病雞服用,每天1次,連用5 d,具有抗病毒、抗炎、解熱鎮痛,還能激發機體免疫力,迅速恢復機體功能。經過一周的治療,雞只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兩周后回訪,雞群已恢復健康。
6" 發病原因分析
雞球蟲病是一種寄生蟲病,會在腸道細胞內繁殖生長,導致腸黏膜組織受到嚴重損傷,從而影響攝食、消化和營養吸收,使得雞只出現腹瀉、貧血、脫水等癥狀,免疫力下降。成年蛋雞可帶蟲感染,不表現臨床癥狀,且球蟲病多發生在地面散養、網上平養雞群。本文病例采用籠養模式,缺乏對球蟲病的防范意識,未定期使用藥物進行驅蟲。另外,通渭縣平襄鎮孫莊村8月份持續近半月的高溫多雨天氣,空氣濕度(80%~90%)較大、環境溫度(30~32 ℃)高,適合球蟲卵囊孢子化繁殖,雞舍內糞便未及時清理,發病前后均未采取消毒措施,也未及時隔離發病雞群,由此造成大群出現盲腸球蟲病。雞群感染球蟲病后,免疫力低下,在加上氣候突變、圈舍潮濕,繼發感染安卡拉病毒病。
7" 預防措施
7.1" 定期清潔消毒
雞舍內環境衛生對于預防雞病發生至關重要。因此,必須定期對雞舍進行徹底地清潔和消毒。清潔工作包括清除雞糞、殘留飼料和雜物,確保雞舍內部干凈整潔。消毒則選用高效、廣譜的消毒劑,對雞舍、飲水器、飼料槽等所有設備和用具進行全面噴灑,消除潛在的病原體。
7.2" 雞糞處理與堆放
雞糞應及時清理,避免堆積產生異味和細菌滋生。清理后的雞糞應存放在指定的堆放區域,并定期進行無害化處理,如堆肥發酵等。堆放區應保持干燥,防止雨水沖刷,避免污染環境。
7.3" 營養均衡飼料
營養不良的雞只免疫力較弱,更容易感染雞球蟲病。因此,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是預防雞球蟲病的關鍵。飼料中應含有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滿足雞只生長和發育的需要。同時,避免飼料中含有過多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免對雞只的消化系統造成負擔[5]。
7.4" 空氣流通與濕度控制
雞舍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確保空氣新鮮,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在潮濕的季節,應加強通風,降低濕度,防止細菌滋生。在寒冷季節,應注意保溫與通風的平衡,避免雞只因寒冷而生病。
7.5" 隔離感染雞群
一旦發現有雞只感染雞球蟲病,應立即將其與其他健康雞只分開飼養,防止疾病擴散。感染雞接受單獨的治療和護理,待康復后再重新合群。
7.6" 定期監測健康
定期監測雞只的健康狀況是預防雞球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觀察雞只的行為、食欲、糞便等方面,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同時,定期進行血清學檢測和病理學檢查,了解雞群的整體健康狀況,為預防和治療雞球蟲病提供科學依據。
8" 結束語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預防雞球蟲病的發生和傳播,保障雞只的健康和生產性能。養殖人員應加強對雞舍衛生管理的重視,確保各項預防措施的落實和執行。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養殖技能和知識水平,為雞只的健康養殖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娟,王美菊.雞安卡拉病的特點及防控對策[J].甘肅畜牧獸醫,2021(5):30-31+36.
[2]" 李敏.雞安卡拉病毒病的診斷及防控[J].中國動物保健,2022(2):54+56.
[3]" 唐明艷,周迪.雞盲腸球蟲病治療[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1(20):46-47.
[4]" 劉翠艷,李桂華,韓春楊.用于治療雞安卡拉病的中藥微粉劑:201610480838.4[P].2016-11-16[2024-04-07].
[5]" 寧國.雞盲腸球蟲和傳染性支氣管炎混合感染治療[J].中國畜牧業,2023(10):111-112.
收稿日期:2024-04-10
作者簡介:陳沛(1987—),男,中級獸醫師,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與應用工作,E-mail:Chengaming07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