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結合實際,理順問題所在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教育是一門藝術。讓我們多一點幽默與風趣,多一點寬容耐心,多一點言傳身教,學會溝通與傾聽,學會激勵與“冷卻”,學會贊賞與“懲罰”,賞識每一個孩子,聆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
當時我接手教三年級的數學,班上有這樣的一個學生,名叫小杰,一年級時由于腦袋出現了一點問題,到廣州大醫院做手術,之后休學一年,第二年再重新讀一年級,很多人都認為他學習跟不上來,最終導致了他的學習一天不如一天,他也自暴自棄,導致他上課也變著法兒跟上課的老師對著干,久而久之,在老師的眼中就變成了一個人見人厭的學生,老師們雖然采取了很多方法,家人也絞盡腦汁,但是他就是不會改變現狀,甚至越來越糟糕,上課不但不聽課,平時一節課至少說六十次以上“我是傻子”,說這話時還要臉帶笑容對著老師說,有種挑釁的味道,嚴重干擾老師上課,很多老師對他都無可奈何……
通過和其他老師的溝通,覺得有一個地方怪怪的,為什么小杰在課室上課,在課堂上都會至少說六十次以上“我是傻子”呢?說這話時還要臉帶笑容對著老師說,這明顯是不合理的,他真正要表達的是什么?我們作為老師真的了解他內心真正的想法嗎?這讓當時的我十分的迷惑,作為他的數學老師要如何破局,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難題,小杰真正想表達的是不是:“不要放棄我,給我機會,我也能成為老師心目的優秀學生?”難道這就是小杰同學內心真正的心聲?
二、理論結合實際,對癥下藥
心理學家錢志亮說過:“當孩子犯錯了,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責孩子、教訓孩子,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用更智慧的方法引導他自我反思,喚醒孩子內在的自省能力。”批評的內核,應該是引導和鼓勵,是讓孩子“抬頭”而不是“低頭”。
為了不重蹈覆轍,痛定思痛,我決定用不同以前老師的方法來試一試,在一節課下課時,表面上是隨意的叫小杰出來跟我走一走,小杰當時的反應是:當即就說:“我不跟你走,你們老師每次都是說我的不是,我才不跟你走呢,你以為我真的是傻子嗎?”我當時就說“我認為你很聰明,我想給你做我們班的數學科代表,真的?!毙〗芰⒓凑f:“唐老師,你真的給我做數學科代表的話,我跟你走?!备易撸畈欢嘧叩浇淌肄k公室時,不走了,我問他為什么不走?他說進教師辦公室每次老師都是說他的不是,說我不要再騙他啦!我對他說:“誰在家里帶你?”他說:“是媽媽?!蔽矣纸又鴨査骸澳銒寢尩碾娫捥柎a是多少?我打電話給你媽媽,說給她聽,你做我們班的數學科代表,這樣行了吧!他笑著告訴我他媽媽的手機號碼,當我打通他媽媽的手機號碼時,我對他媽媽說:“您好!你是小杰的媽媽嗎?我是這個學期小杰的數學老師,我覺得他很聰明,想讓他做我們班的數學課代表?!彼麐寢屨f:“老師,我知道了,每次老師打電話給我都說銘杰做得不好,都在投訴他,我已經習慣了,你不要再騙我啦!”我接著說:“我現在才接手這個班,你相信我這一次好嗎?”他媽媽說:“好吧,我就再相信你一次。”我緊跟著說:“請你相信我,我們一起努力,或許能更變呢!”當時我也沒有絕對的信心做好,只想著能上課好上就很好啦!他媽媽說:“好,我們一起努力,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好?!逼鋵嵶鳛槟赣H在家帶兩個兒子(小杰是雙胞胎,他是哥哥,他還有一個弟弟)挺不容易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賞。
當天晚上,小杰回到家后,很高興地對他媽媽說:“老師說我很聰明,但是我不會做數學題,你能幫幫我嗎?”,他的媽媽就開始對他的學習進行輔導,而且小杰比任何時候都學得認真,只是因為基礎沒有打實,學起來比較吃力……
在學校每次的數學早讀課他都很認真的帶著全班讀數學的知識點,一開始,同學們也偶而會對他有點小意見,因為他讀不準確、語速也把握不好等諸多問題,作為老師的我,在旁邊給他鼓勵和加油!讓他堅持下來,下課他對不懂的地方就來問我,我就耐心地進行講解,在課堂上創造一些機會給他回答,增強他對學習的信心,盡一切可能的幫助他。
通過努力,他終于不負眾望,第一單元測試終于考到50多分,我走到他的身對他說,現在你看看,哪些你不用老師評講都會做的,他真的找到一些題目,不用老師評講都會做的,我當時就對他說:“你再加把勁,就及格了?!彼敃r就笑了笑,第二單元居然考了70多分,慢慢地他走上了學習的軌道,中段考試居然考到了95分,我的拍檔說:“我教了30多年書,沒看過哪個老師能這樣的,居然能把20多分的孩子,半個學期弄到95分,太了不起啦!”其實又有多少人懂得其中的艱辛!
由于小杰的成績得到快速的提升,自信心也開始跟水漲船高,讓他對各科的學習也有所改觀,慢慢地各科的任課老師也有意識地認識到他正在變好,改變了以往對小杰的態度,讓陳銘逐漸地變得開朗起來,形成了良性循環,就這樣走進了學習的快車道,不再讓老師和家人擔心,而且讓老師和家人慢慢地變得放心起來,和同學也相處得比較融恰,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認為自己再也不是一個對學習不感興趣的人,而是主動學習的人,從這以后小杰變成了一個主動好學的孩子展現在老師和家人的面前,特別是他的媽媽開心得不得了,他媽媽很真誠的對我說:“唐老師,謝謝你,遇到你這樣的好老師,如果不是你,真的不敢想像他會變成什么樣?!?/p>
三、理論結合實際,學會換位思考
葉瀾教授說:“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善于捕捉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思維火花。”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心悅誠服,才能讓教學事半功倍。
學習就像走迷宮,你如果沒有方法,一天都走出不來;但你一旦掌握了方法,一會兒就出來了。
在輔導小杰的時候,用得更多的是鼓勵、肯定、表揚、欣賞,得到了老師和家人“不一樣”的關懷,他一天比一天進步,作為老師用實際行動告訴他該怎么做,而不是和他講所謂的道理,由于他用更多的精力去學習,課堂上再也不會弄出不和諧的事來啦,其他老師也陸續開始表揚他啦!他特別的高興,對每一科都開始認真的去聽課,偶而他也會得到其他老師的表揚,雖然他的基礎知識以前學得不夠扎實,但是他現在一直都在努力學習,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其他同學看到全班最“差”的小杰這么快就進步啦!同時也為其他孩子點燃希望,真正起到帶頭的作用,孩子們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等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