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期保健的主要目的是維護女性生殖功能和生育能力,保障母嬰安全,降低孕產婦以及新生兒死亡率。那么,生育期保健都包含了哪些內容,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孕前期保健
孕前期保健是為了確定最佳的受孕時機,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保持健康心態:健康的心態是孕前保健的關鍵內容之一。如果工作壓力巨大、家庭不和等,不適宜妊娠。(2)積極治療疾病:若女性患有會對妊娠產生影響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肺結核等,需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選擇適宜時機受孕。(3)戒掉不良習慣: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在孕前應該戒除。(4)選擇適當避孕方法:如果孕前采用的是口服避孕藥避孕的方法,且持續時間較長,應該在停藥后至少6個月再受孕。(5)避免接觸放射源:如果工作環境中存在放射源,應該提前調換崗位,否則可能會對胎兒的發育產生影響。
孕早期保健
孕早期指懷孕前12周,是胚胎分化發育的關鍵時期。孕早期保健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1)控制好基礎體重和血壓等,保持身體健康。部分女性在懷孕后,害怕胎兒營養供應不足,大吃大喝,這樣反而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2)如果出現感冒或者其他疾病,應遵醫囑用藥,避免擅自用藥。(3)孕早期應該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暢,同時注意飲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獲取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4)保持規律的生活起居,避免過度勞累的情況,每天在家人的陪同下適當活動。(5)從準備懷孕前3個月到停經后3個月,應該堅持服用葉酸片,同時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當地婦幼保健院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
孕中期保健
孕中期指懷孕第13~27周,這個階段胎兒進入快速發育期,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B超檢查,確認胎兒的生長發育指標,如胎心、胎盤功能、雙頂徑等。孕婦自身必須加強營養,補充鈣、鐵、鋅和維生素等。
此階段具體保健內容包括:
(1)定期進行產檢,一般每4周檢查一次,也可以遵醫囑進行。(2)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避免束腹、束胸,不穿高跟鞋,使用寬松乳罩將乳房托起。(3)注意口腔衛生,餐后刷牙。(4)從孕20周開始,遵醫囑服用鐵劑和鈣劑,預防貧血、缺鈣的情況。(5)適當進行戶外活動,盡量避免下蹲,防止對腹部造成沖擊,每天保持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時間。(6)孕中期胎兒已經可以感知外界環境,因此孕婦可以和丈夫一同進行胎教。(7)孕婦因為體內激素的變化,加上擔心胎兒,可能出現焦慮、煩躁等情緒。此時需要做好心理保健,如向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擔憂,尋求理解和支持;通過閱讀 、聽音樂、冥想等方式進行放松;參加產前教育課程,了解孕期及產后的各種情況,學習應對壓力、舒緩心情的技巧。如果孕婦出現了過度焦慮、沮喪,或者異常緊張的情況,家人一定要重視起來,及時與醫生聯系。
孕晚期保健
孕晚期指懷孕28周到胎兒分娩。這一時期胎兒的發育最快,體重增長明顯,孕婦需要補充大量營養,包括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各種礦物質等。
孕晚期保健的內容有:
(1)做好產前檢查,在孕28周到36周,每兩周檢查一次,36周后每周檢查一次。根據孕婦實際情況,確定最佳的分娩方式,如順產或剖宮產。在產前檢查中,如果發現異常,應該及時作進一步檢查。(2)孕晚期孕婦活動困難,容易疲勞,因此必須保證睡眠充足,每天休息時間不少于8 h,同時盡量選擇左側臥位,這樣可以增加子宮的血流量,促進胎兒生長發育。(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物,同時避免盆浴。洗澡時應該有家人在旁照顧,以免出現滑倒等危險。(4)禁止性生活,防止感染、早產等問題。(5)每天記錄胎動次數,每周進行體重測量。(6)如果出現不適癥狀,需要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如頭痛,視力下降、看東西模糊,持續的下腹部疼痛,陰道流水、流血,血壓超過140/90 mmHg;胎動減少、消失或者過于頻繁等。
分娩期保健
在分娩期,醫生需要對孕婦分娩的一些潛在危險因素進行處理,盡可能消除孕婦的緊張情緒,以減輕其在分娩過程中的痛苦。孕婦在分娩前可以正常進食喝水,保持充足的休息,養足精力,以確保能夠順利度過分娩期。孕婦應該到正規醫院分娩,這也是確保分娩安全的核心保障。如果是高危孕婦,應提前聯系醫院,做更加充分的檢查,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佳分娩方式。
產褥期保健
產褥期指產后6~8周。產褥期保健的主要目的是預防產后出血或者感染的情況,促進產婦生理功能的快速恢復。
(1)環境管理:產婦在產褥期,室內環境要安靜、整潔,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夏季室內溫度控制在25~28℃,冬季室內溫度控制在18~22℃。限制親朋好友探視次數,以免導致室內空氣污濁,影響產婦和寶寶的健康。
(2)適當活動:老一輩認為,產褥期(也就是坐月子),應盡量不動或者少動,多臥床休息,這是不對的。產后不能一味躺在床上,這樣不利于產婦身體的恢復。一般來說,對于自然分娩的產婦,在產后當天就可以嘗試下床活動,第2天可以開始在床上進行恢復鍛煉。剖宮產的產婦手術后6 h可以翻身,24 h左右可以將導尿管拔除,下床活動。當然,活動應該適量,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避免下蹲、負重或者長時間站立的情況,以免出現盆底和子宮脫垂。
(3)加強飲食管理:產婦在生產后,胃腸道消化能力較弱,食欲也沒有完全恢復,因此飲食以清淡、軟質為主,如米粥、稀飯等,再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主食應該多樣化,做到粗細糧搭配;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重視蛋白質的攝入,尤其是動物蛋白,如雞蛋、魚、禽肉等。確保膳食搭配合理,不吃辛辣、油膩食物,不飲濃茶、咖啡,控制甜食,以免出現產后發胖問題。產褥期應該盡量少吃一些具有活血功能的食物,如人參、桂圓等。
(4)乳房護理:產褥期需要給寶寶喂奶,因此乳房護理非常重要。應每天使用溫水擦洗乳頭和乳暈位置,保持乳頭清潔,避免使用酒精或者肥皂擦洗。給寶寶喂奶時,選擇舒適體位,確保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都可以被寶寶含進嘴里。每次哺乳時應由兩側乳房交替哺乳,同時需要佩戴合適的乳罩,將乳房托起,這樣可以有效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環。
(5)產后檢查:產褥期,子宮內創面并沒有完全恢復,很容易出現感染的情況,因此必須禁止性生活。在產后42 d,需要到醫院接受健康檢查,確認產婦身體恢復情況以及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