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聚焦超聲消融前即刻超聲造影對子宮肌瘤治療劑量學的預測價值。方法" 選取2023年1~11月在醫院接受聚焦超聲消融治療的單發性子宮肌瘤患者96例,根據治療后肌瘤消融率分為肌瘤消融率≥70%組(78例)和肌瘤消融率<70%組(18例)。比較兩組超聲造影指標、結果評價指標,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超聲造影指標與結果評價指標的相關性。結果" 肌瘤消融率≥70%組DTL為(15.78±2.29) min,USMDT為(10.31±2.64) min,MPT-USMPT差值為(5.83±1.28) min,均小于肌瘤消融率<70%組(P<0.05);肌瘤消融率≥70%組DEUF/EDUSM比值為(1.36±0.15),低于肌瘤消融率<70%組(P<0.05);肌瘤消融率≥70%組肌瘤消融率為(80.21±6.79)%,高于肌瘤消融率<70%組(P<0.05);肌瘤消融率≥70%組能效因子(EEF)為(6.93±1.22) J/mm3,單位體積消融時間為(6.25±0.97) s/mL,低于肌瘤消融率<70%組(P<0.05);肌瘤消融率與DTL及其他超聲造影指標呈負相關(P<0.05);EEF、單位體積消融時間與DTL及其他超聲造影指標呈正相關(P<0.05)。結論" 聚焦超聲消融前即刻超聲造影檢查有助于預測子宮肌瘤治療效果,并為子宮肌瘤治療劑量學提供指導。
關鍵詞:子宮肌瘤;高強度聚焦超聲;超聲造影;盆腹腔壓迫癥狀;治療劑量
子宮肌瘤為育齡期女性生殖系統常見良性腫瘤,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月經量增多、月經期延長、盆腹腔壓迫癥狀、不孕及流產等[1~2]。傳統手術切除和藥物治療子宮肌瘤存在并發癥及用藥不良反應風險[3~4]。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在子宮肌瘤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而成功消融子宮肌瘤的關鍵在于能否使子宮肌瘤組織達到滿意的消融范圍[5]。因此,如何在術前更準確地預測手術難度以及術后評價子宮肌瘤的消融情況十分重要。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了聚焦超聲消融前即刻超聲造影對子宮肌瘤治療劑量學的預測價值,為臨床方案優化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11月在醫院接受聚焦超聲消融治療的單發性子宮肌瘤患者96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后肌瘤消融率分為肌瘤消融率≥70%組(78例)和肌瘤消融率<70%組(18例)。肌瘤消融率≥70%組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38.31±8.16)歲;肌瘤消融率<70%組年齡21~50歲,平均年齡(39.65±8.71)歲。
納入標準:經彩超或MRI等影像學診斷,確診為單發性子宮肌瘤;子宮肌瘤直徑3~10 cm;經術前模擬定位,聲通道安全;臨床資料完整,可積極配合研究;術中能與醫護人員流暢交流;患者術前術后均進行平掃+增強MRI檢查。排除標準:處于妊娠期或月經期;合并宮頸肌瘤及宮頸惡性病變;合并盆腔臟器、消化道或重大臟器疾病;對MRI檢查或造影劑存在禁忌。
1.2 方法
1.2.1 HIFU治療
使用JC200D1型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由重慶海扶技術有限公司生產)進行HIFU治療。所有患者均接受完善的術前準備,并處于芬太尼和咪唑安定鎮痛鎮靜狀態下。在手術前進行超聲造影檢查以評估腫瘤情況,在手術過程中通過實時超聲監控精確引導超聲消融治療,術后再次進行超聲造影評估治療效果。
1.2.2 超聲造影
于術前即刻及術后使用DW-480型超聲檢測儀(由上海涵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對所有患者行超聲造影檢查,使用腹部電子凸陣探頭,將頻率設置為3~8 Hz。在進行掃描前,推薦注射1.5~2.0 mL聲諾維,并密切觀察患者肌瘤周邊及血流灌注情況。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超聲造影指標:采集術前超聲造影的病灶顯影時間(DTL)、子宮平滑肌顯影時間(USMDT)、肌瘤與子宮平滑肌強化程度比值(DEUF/EDUSM)、肌瘤灌注時間與子宮平滑肌灌注時間的差值(MPT-USMPT)。(2)比較兩組結果評價指標:肌瘤消融率、能效因子(EEF)、單位體積消融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年齡、體重指數、腫瘤直徑、腫瘤體積及肌瘤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超聲造影指標比較
肌瘤消融率≥70%組DTL、USMDT及MPT-USMPT差值均小于肌瘤消融率<70%組,DEUF/EDUSM比值低于肌瘤消融率<70%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結果評價指標比較
肌瘤消融率≥70%組肌瘤消融率高于肌瘤消融率<70%組,EEF及單位體積消融時間低于肌瘤消融率<70%組(P<0.05)。見表3。
2.4 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
肌瘤消融率與DTL及其他超聲造影指標呈負相關(P<0.05);EEF、單位體積消融時間與DTL及其他超聲造影指標呈正相關(P<0.05)。見表4。
3 討論
HIFU為一種非侵入性手術,相較于傳統手術具有無創性和可重復性的優勢[6],治療后子宮肌瘤消融率可達70%以上,且兩年內的效果與開腹或腹腔鏡手術相當,并發癥發生率更低[7]。影像學檢查、生物標志物分析等均可用于評估子宮肌瘤治療效果[8]。雖然超聲造影和MRI檢查均可清晰顯示肌瘤及HIFU后無灌注范圍[9],但磁共振設備昂貴,不能完全滿足臨床需求。超聲定量分析能夠早期發現腫瘤血流灌注改變,可預測治療效果[10~11]。因此,可將超聲造影作為評估子宮肌瘤HIFU術后療效的選擇之一[12~13]。
本研究中,肌瘤消融率≥70%組DTL、USMDT及MPT-USMPT差值均小于肌瘤消融率<70%組,DEUF/EDUSM比值低于肌瘤消融率<70%組。表明聚焦超聲消融前即刻超聲造影可方便、快捷地評估患者肌瘤狀況。此外,肌瘤消融率≥70%組肌瘤消融率高于肌瘤消融率<70%組,EEF及單位體積消融時間低于肌瘤消融率<70%組,表明肌瘤消融率≥70%組患者治療過程中所需能量低于肌瘤消融率<70%組患者,單位體積消融時間更短,有助于預測治療劑量學評價。進一步研究發現,肌瘤消融率與DTL及其他超聲造影指標均呈負相關;EEF、單位體積消融時間與DTL及其他超聲造影指標均呈正相關,表明在HIFU治療術前進行即刻超聲造影檢查有助于預測子宮肌瘤治療效果及指導治療劑量學。但由于本研究所納入的單發性子宮肌瘤患者樣本數偏少,且缺乏與增強MRI檢查的對照研究及術前即刻超聲造影檢查的一致性程度指標,因此聚焦超聲消融前即刻超聲造影對子宮肌瘤治療劑量學的預測價值仍有待于通過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進行再次驗證。
綜上所述,聚焦超聲消融前即刻超聲造影檢查有助于預測子宮肌瘤治療效果,并為子宮肌瘤治療劑量學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張鋒,王倩,張燕,等.超微血管成像與子宮肌瘤微血管密度的關系及在高強度聚焦超聲療效評估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24,36(4):570-574.
[2]李娜,彭麗秀,宋軼欽,等.海扶刀治療對子宮肌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吉林醫學,2023,44(8): 2079-2082.
[3]蔣雨,黃小華,秦石澤,等.基于增強MRI影像組學模型預測HIFU消融子宮肌瘤療效的價值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22,41(11):2095-2100.
[4]張梅瑩,程杰軍,萬曉燕,等.超聲造影與增強磁共振成像評估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療效的比較[J].實用婦產科雜志,2022,38(1):37-42.
[5]安沛興,馬曉紅,顏紅麗,等.射頻消融和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腺肌瘤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2,21(24):2631-2635.
[6]劉瓊花,孫海霞,金偉.海扶刀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在子宮肌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20):4852-4854.
[7]徐林剛,朱秀益,邱勇鋼,等.增強MRI檢查在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評估中的價值[J].浙江醫學,2023,45(13):1427-1430.
[8]胡文昊,文銀剛,徐凡,等.基于機器學習的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子宮肌瘤劑量預測模型研究[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23,39(11):1280-1283.
[9]忻超,邵碧紅,施吉耀.超聲引導下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及術后生活質量[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4,32(1):162-166.
[10]冀瑞燁,劉建偉,楊潔,等.3.0T MRI聯合經陰道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學裝備,2024,21(2):75-78.
[11]何月明,羅錦文,戚瑩瑩,等.基于MRI圖像的機器學習模型預測子宮肌瘤HIFU消融術后療效的價值[J].現代腫瘤醫學,2024,32(6):1093-1100.
[12]戚瑩瑩,姜翙,張婷.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比較[J].微創醫學,2022,17(5):541-544,568.
[13]黃修菊,郭春鳳,劉強,等.高強度聚焦超聲聯合GnRH-a治療≥4 cm子宮腺肌瘤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24,16(4):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