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常綠植物是北方園林植物造景和景觀營造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城市公園中常綠木本植物的應用情況,可為改善北方城市公園冬季景觀效果提供參考。本研究對河南駐馬店驛城區6個公園中常綠木本植物的種類、應用頻度、生活型、來源及觀賞特性等進行調查和分析。調查發現,研究區公園常綠木本植物共有22科36屬54種,其中紅葉石楠、樟和女貞等11種植物的應用頻度達到100%,應用普遍。生活型方面,在所調查植物中以灌木居多,占比78%;物種來源方面,鄉土植物占主導地位,占比63%;觀賞特性方面,以觀葉植物為主,占比67%,且春季開花植物較多,以白花和紅花為主,秋季結出果實較多,鮮艷色的果實明顯增多。
關鍵詞" 木本植物;常綠植物;城市公園;景觀營造
中圖分類號" S6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4)21-0061-05
DOI號"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1.013
作者簡介 司振霖(1999—),男,河南駐馬店人,碩士研究生,從事風景園林規劃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5-27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woody evergreen plants in urban parks
SI Zhenlin""" WANG Jianlong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China)
Abstract" Evergreen plant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plant landscaping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Northern China.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evergreen woody plants in urban park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winter landscape effect of urban parks in Northern China. The species, citation frequency, life forms, sources and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ergreen woody plants in 6 urban parks in Yicheng District,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54"species of evergreen woody plants in 22 families, 36"genera in the area, among which 11"species, such as Photinea serratifolia, Camphora officinarum and Ligustrum lucidum, were widely used, with their application frequency reaching 100%. In terms of life type, most of the plants surveyed were shrubs, accounting for 78%. In terms of species origin, native plants dominated, accounting for 63%. In terms of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foliage plants were the main plants, accounting for 67%, and there were more flowering plants in spring, mainly white flowers and safflower, and more fruits in autumn, and brightly coloured frui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Keywords" woody plants; evergreen plants; urban park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受氣候等因素影響,北方城市大部分植物在天氣轉冷后落葉,造成冬季景觀較單調。常綠植物能夠豐富城市公園冬季景觀色彩。對常綠植物在北方城市公園中的應用研究,可以為其營建公園景觀和調整種植結構、凈化空氣質量、篩選優良品種以及改善冬季景觀單調現狀提供參考。
張曉[1]研究認為,北方城市公園冬季景觀層次和植被類型豐富度有較大優化空間,存在趨同化現象;周堅等[2]總結了常綠植物在北方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選用要點,在降低維護難度的同時提高了園林景觀的美觀性;王濤等[3]總結了現代北方園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則及要點;張金環等[4]對寶雞地區引種栽植的常綠木本園林植物做了適應性綜合評價;魯凱莉等[5]研究發現,北方城市公園落葉樹種秋冬季落葉后,部分喬灌草種植結構發生改變,城市公園的空氣凈化能力和環境改善能力有所下降;孟祥等[6]測定了聊城徒駭河風景區常綠植物對大氣顆粒物的削減作用,發現葉面積指數和葉表特征對植物群落吸附不同粒徑大氣顆粒物有一定影響。
木本植物(喬灌木)構成了城市公園的立面景觀效果,常綠植物可以豐富冬季觀賞樹種景觀效果[7-8]。針對北方城市公園中常綠木本植物應用的調查和研究,可以豐富其公園常綠植物的應用類型,為其冬季景觀改善和常綠植物選擇提供參考[9-11]。
本研究對河南駐馬店6處城市公園進行調查,掌握城市公園中常綠木本植物應用情況,為改善北方城市公園冬季景觀效果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基本情況
研究區位于河南南部,淮河以北的黃淮平原南域,處于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地帶。據當地氣象局資料顯示,研究區年平均氣溫3.4~26.6"℃,冬季平均氣溫3.4"℃,最冷月為1月,夏季平均氣溫26.6"℃,最熱月為7月[12],秋冬季節,落葉樹種開始陸續落葉。
研究區植物區系組成以華北、華中植物區系為主,兼有西北、西南和東北植物區系成分。植物資源較豐富,有維管束植物131科846種[13]。
1.2 調查方法
(1)外業調查。以研究區6個公園為調研樣地,調查公園內的常綠木本植物,調查過程中拍攝照片、記錄數據并區分植物種屬[14-15]。
(2)內業處理。依據《河南植物志》[16]、《中國植物志》[17]和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以及Iplant植物志——植物物種信息系統,確認物種信息,并進行科屬種統計以及應用頻度、生活型、物種來源、觀賞特性和花期果期分析。
應用頻度計算[18-19]:F(%)=應用某種常綠植物的公園數量/取樣公園總數量×100。
1.3 數據分析
調查數據采用Excel 2007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和繪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常綠木本植物種類及應用頻度分析
研究區公園擁有豐富的常綠木本植物資源,共調查到22科36屬54種常綠木本植物,其科屬種匯總見表1。
研究區公園常綠木本植物應用頻度統計如圖1所示。紅葉石楠、樟和女貞等11種常綠木本植物的應用頻度達100%,應用普遍,可能是因為其具有良好的適應性、觀賞性等特點;枇杷、小葉女貞和金邊黃楊等9種常綠木本植物的應用頻度達83%,是城市公園景觀植物的優選品種之一;黃楊、蒲葵和金葉女貞等10種常綠木本植物的應用頻度在50%~67%,這些植物在研究區公園中應用較為普遍;其他如花葉青木、火棘和十大功勞等24種植物的應用頻度小于50%,此類植物應用頻度不高,應用方式較單一,其中部分為引進樹種,用于改善公園景觀。
2.2 常綠木本植物生活型統計
依據《河南植物志》、《中國植物志》和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以及Iplant植物志——植物物種信息系統,研究區常綠木本植物主要有喬木、小喬木和灌木3種類型(表2)。其中,喬木包括樟、女貞和枇杷等7種,占調查物種種數的13%;喬木生活型種類相對單一,多用作基調樹或行道樹;小喬木則有圓柏、黑松和夾竹桃等12種,占調查物種種數的22%,小喬木種類較豐富,樹種耐修剪,便于近距離觀賞;灌木包括卵葉女貞、紅葉石楠和紅花檵木等42種,占調查物種種數的78%,該類植物種類繁多,豐富了公園植被。常綠木本植物中木樨、石楠、冬青衛矛、海桐、刺柏、龍柏和鐵冬青7種植物生長適應性良好,耐修剪,既可作小喬木使用,也可作灌木栽植。
2.3 常綠木本植物來源統計
依據《河南植物志》、《中國植物志》和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以及Iplant植物志——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將研究區常綠木本植物來源劃分為鄉土植物、國外引種、國內引種以及雜交種或變種4類。其中,鄉土植物有34種,占比63%;國外引種有10種,占比18%;國內引種有8種,占比15%;雜交種或變種有2種,占比4%(表3)。鄉土植物在研究區公園植物應用中占主導地位,其更適應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這說明城市公園營建在植物選擇上更傾向鄉土植物。引進的植物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或特殊的生長習性,豐富了公園景觀的層次和特色。雜交種或變種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園的景觀質量和生態效益。
2.4 常綠木本植物觀賞特性和花果期統計
由表4可知,研究區公園常綠木本植物中,觀葉類植物種類繁多,有36種,占調查物種種數的67%,如紅葉石楠、金邊黃楊等;觀形植物共有11種,占比20%;觀花植物共有8種,占比15%;觀果植物共有7種,占比13%;芳香植物共有4種,占比7%。在常綠植物中,南天竹和鐵冬青既是觀果類植物,也是觀葉類植物。部分植物同時具有觀形和觀葉的特性,比如刺柏和側柏等。常綠植物觀賞期一般較長。
由表5可知,春季(3—5月),共有43種植物開花,占調查物種的80%,以白色和紅色花為主;夏季(6—8月),共有22種植物開花,占41%,以白色和綠色花為主;秋季(9—11月),共有9種植物開花,占比17%,以黃色和白色花為主;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僅有3種植物開花,占比6%。公園常綠植物不同的花期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賞花體驗。
3 結論和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研究區6個公園中常綠木本植物共22科36屬54種,其中有24種常綠木本植物應用頻度低于50%;在所調查物種中,鄉土物種占主導地位,具有良好的生長優勢,引進種、變種和雜交種種類相對較少;所調查物種中,觀賞特性以觀葉為主,部分植物具備多種觀賞特性;研究區公園春季(3—5月)觀花最佳,秋季(9—11月)觀果較佳。
城市公園的環境營建對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豐富北方城市公園的冬季景觀效果,可以考慮增添常綠喬木和小喬木樹種,以豐富冬季樹種景觀;同時引種馴化物種,運用變種或雜交種,或選育一些新品種以增強冬季景觀的趣味性;此外,景觀營造時,合理配置植物的觀賞特性、花期花色和果期果色,以豐富城市公園的意境和景觀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曉. 淺談城市公園冬季植物景觀的營造[J]. 現代園藝,2020(13):145-146.
[2] 周堅,宗鑫,李興磊. 常綠植物在北方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選用要點分析[J]. 城市建筑空間,2022,29(12):140-141.
[3] 王濤,丁彬. 常綠植物在北方園林綠地中的應用[J]. 花卉,2017(24):67-68.
[4] 張金環,范景林,譚光勛. 寶雞地區引種栽植常綠木本園林植物的適應性綜合評價[J]. 陜西林業科技,2024,52(2):61-70.
[5] 魯凱莉,王愛霞,郭亞男. 冬季公園綠地消減顆粒物的植物群落結構與空間差異[J]. 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4,43(1):82-91.
[6] 孟祥,高祥斌,李莉. 聊城市徒駭河風景區常綠植物對大氣顆粒物削減作用[J]. 中國城市林業,2019,17(3):7-12.
[7] 金鐵娟.常綠植物在北方園林綠地中的應用[J].林業實用技術,2006(12):41-42.
[8] 牛艷君. 河南地區景觀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D]. 鄭州:河南工業大學,2016.
[9] 陳之涵,梁斯然,陳博熙,等. 惠州城市公園綠地自生植物調查分析[J]. 熱帶農業科學,2023,43(11):114-118.
[10] 王鍵龍,司振霖. 廣州城市公園芳香植物種類及應用調查[J]. 農業與技術,2023,43(1):103-107.
[11] 蘇慧,尉洪梅,張淑娟. 通遼市公園綠地藥用園林植物調查與分析[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38(6):527-532.
[12] 張俊波,尚可政,王式功,等. 駐馬店近50年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0):17104-17107.
[13] 牛彎彎. 駐馬店市濱河公園植物季相景觀分析[J]. 綠色科技,2021,23(17):84-86.
[14] 賀惠文,丁晨星. 揚州荷花池公園木本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J]. 廣東蠶業,2023,57(9):35-37.
[15] 郭學良,張曉寧,馬麗. 北京市豐臺區公園冬季植物景觀調查與分析[J]. 現代園藝,2021(19):35-38.
[16] 王健. 河南植物志:[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17]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18] 曾小寧,王鵬行,張夢帆,等. 河南省野生木本植物名錄[J]. 生物多樣性,2023,31(6):5-9.
[19] 宋麗,劉喜平,李鴻雁. 駐馬店市公園綠地園林植物應用研究[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13(5):57-65.
(責任編輯:何"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