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詩意與人生的浪漫之旅

2024-12-31 00:00:00王火煬
南腔北調 2024年11期

前 言

諸君對唐代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別致又藝術感濃郁的唐三彩?是看上去優雅大氣的幞頭與圓領袍衫?是繁忙的絲綢之路,胡人聚集的大唐盛世?是金戈鐵馬,中道敗落的安史之亂?

我們對唐代的印象實在太多太多了,那是一個至今令我們驕傲的時代,直到現代,世界各地華人聚集的地方還叫作“唐人街”。我們自稱中國人,我們自稱漢人,雖然沒有多少人自稱“唐人”,但在我們每個人的自我認知中,一定有一部分屬于“唐代”。

“唐代”有這么高的聲譽,除了當年的盛世依舊令人向往之外,還因為當時的文化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不管對大唐的印象如何,唐詩和詩人們是絕對繞不過去的印象!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王昌齡……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鑄就了大唐的“魂”!一首首絕妙的詩篇,讓這個朝代銘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里,直到永遠!

一、煙波江上使人愁

在中國,兩三歲的孩子可能還不識字,卻知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這是唐詩的魅力,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我們拍過太多關于李世民、房玄齡、杜如晦、侯君集、尉遲敬德等唐代開國明君名將的影視劇作品,也拍過許多諸如唐代盛世中期武則天、狄仁杰等的影視劇作品,但很少拍過以詩人為主角的影視劇作品,直到《長安三萬里》的出現,才似乎讓人后知后覺地意識到,唐代還有那么多偉大的詩人!

細細想來,這其實是一個很不正常的事情,與國力強盛的大唐成正比的,是其偉大的文化。我們并沒有忘記那些文化,卻很少拿出來當作一個主題,向世人展示。

但這又似乎是合理的,因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有一段時間我們曾經極度不自信,那么唐代所具備的“曾經強大”的記憶,有助于我們提升自身的榮譽感和向心性。隨著這些年來我們重新強大起來,我們又有自信了,已經沒必要用“曾經的強大”來證明自己,特別是逐漸恢復了文化自信,我們自然而然就會去發掘民族文化中具有豐富內涵的部分。

唐詩或許會令大多數中國人心情復雜,在學生時代,提到唐詩就要跟背誦、默寫聯系在一起,往往令人深惡痛絕,但離開校園后,當情緒出現劇烈波動的時候,又肯定能想起幾句應景的唐詩。比如心情舒暢或十分豪邁時,心中會出現“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3]這樣的詩句;比如失望或感慨時,心中會出現“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4]這樣的詩句。

這些著名的詩句,更像是我們情緒的“壓縮包”,只要把詩句一念,就能很精準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情緒。這也正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一千多年前,一位詩人飽含情懷地寫下了一首詩,蘊含著詩人獨特的感情色彩文字,穿越了時間阻隔和消磨,被一千多年后的我們讀到,依舊能感受到詩人用詩句表達的情懷。

這是何等的浪漫!

只有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才會有這樣的文化積淀。《長安三萬里》中所展現的,就是這樣的一次充滿詩意的浪漫之旅!這部動畫電影以詩人高適的人生軌跡,串聯起了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的人生,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大唐盛世時期的文化盛宴。這部電影讓觀眾感受到李白多么瀟灑,杜甫多么生不逢時,當年的長安是如何紙醉金迷的。

跟李白、杜甫這兩位大詩人相比,高適在作詩方面并不怎么出名,但他卻足夠努力。他從小沒什么天賦,而且似乎有我們現代所說的“閱讀障礙”,還有點兒口吃,又在少年時家道中落,父母亡故,無依無靠。

但這些困難并沒有打倒高適,相反,心中有熱血的青年高適踏上了前往長安的旅途,想要見識一下這個盛世。在這次旅行當中,他遇到了李白。不過兩個人并不是因為欣賞對方的詩句才結識,而是共同經歷了一場與匪徒的激烈戰斗才相識的。

李白不僅僅是大詩人,劍術也不錯,曾經寫出過“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5]這樣的詩句。而高適出身軍旅世家,從小就練習可上陣殺敵的槍法。這從側面反映出唐代尚武,普通人也能攜帶武器。

兩個青年人就這樣踏上了旅程,此時的李白跟平常的青年人差不多,心有滿腔熱血,認為自己的才華肯定有施展之處。只不過他是商人之子,沒辦法參加科舉,只能寄希望于官員和貴族們的舉薦,但李白認為,出身并不能掩蓋自己的才華,一定會有很多人對自己青眼有加。

科舉制度雖然出現在隋代,并在唐代發揚光大,但是在明代之前,科舉只是選拔人才的方式之一。高適此次去長安,也有拜見家族故舊、尋求舉薦的想法。目標的相似,讓兩個人越來越投機,李白開始教高適相撲,高適也答應教李白槍法。

很快,天真的李白就碰壁了,因為他出身的關系,沒有人愿意舉薦他。不過李白是十分灑脫的人,即便沒有得到被舉薦的機會,也很快調整了心態,跟高適一起去黃鶴樓喝酒。在這里,李白遇到了第二重打擊。

黃鶴樓在當時就已經是著名景點,許多詩人都在這里留下過自己的詩句,李白打算寫一篇驚世駭俗的詩篇,讓那些拒絕過他的人們知道,自己是多么有眼無珠,才會錯過了一個這么寶貴的人才!就是在這里,李白遇到了崔顥的那首大名鼎鼎的詩《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6]

據野史說,李白是作了充分的準備才來到黃鶴樓的。可以想象,他應該提前很長時間就絞盡腦汁,一定是想到了一首絕佳的詩篇才來到黃鶴樓,準備一展拳腳,但李白看到崔顥的《黃鶴樓》后,一個字也沒有留下。

《長安三萬里》里的這個橋段,則是李白在黃鶴樓飲酒,突發奇想要留下一首詩,這時候看到了崔顥的《黃鶴樓》。雖說版本不同,不過不同版本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李白被這首詩大為震撼!不管哪個版本,在這之前的李白都應該自恃文采第一,從未把其他詩人放在眼里,他甚至沒有提前派人去看看黃鶴樓上有哪些響亮的詩句!

在這里,李白遇到了人生的第二重打擊,帶著些許遺憾與高適話別,去了揚州。隨后高適進入長安,看盡了世態炎涼,家族故舊都將他拒之門外,岐王向玉真公主舉薦高適等一批人才,玉真公主卻看中了頗有文采的王維,而忽略了高適。

兩個青年人的第一次“求職”生涯,就這樣以失敗告終了。這次失敗雖不至于打擊到這兩個青年人,但他們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天真,也許只有在私下里他們才會表露淡淡的憂愁。就是在這樣都不太如意的情況下,李白和高適再次相見。

二、惟見長江天際流

《長安三萬里》的畫面和人物設計有一種獨特的美感,比如說里面的馬兒,豐滿雄壯又憨態可掬,它們跟正常的馬比起來有明顯的區別,腿的比例更短更細,但十分美觀。這些馬的形象參考了唐代畫作的風格,如《牧馬圖》《游騎圖》等,其中馬的形象就跟《長安三萬里》中的馬十分相似。

這種獨特的美感區別于現代的繪畫藝術,但我們依舊覺得這樣的形象很美,因為唐代的美學概念,是我們古代的美學概念之一,依舊符合我們當代每一個人對美的理解。同樣,電影中的人物也很有唐代畫作的風格,比如程公公這個人物,他臉部的線條也跟現代的繪畫有差異,神態也有一些不同的韻味。

這些都是來自唐代的美感,那是一個以豐滿為美的朝代,女性均是以微胖或豐腴為審美標準,男士們的發福也并不會被人們所詬病。這好像是唐代人對自身的一種集體的自我感覺:滿。

在長達一千多年的唐代,不管是武力、經濟、文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峰!他們肯定會覺得,這樣的世界就圓滿了,以后也肯定很難再達到這樣的高度。所以他們對自身的文明十分滿意,這種心理也逐漸影響到他們對美的追求。就像一個人生活在安全舒適的環境里,就會自然而然發胖一樣。

《長安三萬里》中的高適,在年輕時就是個硬漢形象,小麥膚色,一身肌肉,在那個尚武的朝代,這是符合大眾審美的形象。他與李白的第二次見面并不愉快,兩個人在黃鶴樓道別的時候,就有一年之約,希望一年后各自的事業能有起色,但高適沒能在長安混出名堂來,也沒有人指點他該怎么吸引權貴們的眼光,于是他離開了長安。

李白則徹底陷在了揚州的溫柔窩里,整日無所事事,跟紈绔子弟一樣與他人搶奪舞姬,拋灑著大好的青春。高適大怒,認為以李白的才華,不應該這樣虛度,可是李白的同伴比高適的怒火更盛,三言兩語間便與高適約定比武。

這場打斗很精彩,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高適竟然輸了!李白的這個同伴是駐守揚州的裴將軍之女裴十二,她的劍法高超還會作詩,但是她問高適,她的才華該往哪里施展呢?在唐代雖然有女官,但大多都是在為公主等這類女性權貴服務。即使裴十二文韜武略,無人能出其右,但她依舊沒辦法上陣殺敵或者主政一方。

裴十二的問題讓高適愣住了,就像李白看到那首《黃鶴樓》時一樣,他頓時明白,不是所有的才華都有位置安放。高適也終于明白李白的無奈,在這個時代,商人之子注定沒有機會步入仕途,即便李白那么有才華也不行。

但高適胸中的那團火焰并沒有熄滅,他依舊認為自己終有一天可以施展才華,報效朝廷,于是回到家鄉苦讀。轉眼到了三年后,一天高適正在釣魚,幾個村民押著一個賊來找高適,說那個賊認識高適。高適定睛一看,竟然是李白,他十分高興地用剛釣到的魚款待李白,閑聊間才知道,李白遭遇了巨變,李白的父親去世了,當他趕回家中的時候,兩個哥哥早已經分奪了家產。之前一擲千金的李白,突然要為生計發愁。父親的突然離世給了李白巨大的打擊,讓他再次向現實妥協,他決定入贅,只要入贅他的孩子就能脫離商籍,可以參加科舉。

影片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那些古代的大詩人也是有著七情六欲的人。他們不是為了折磨學生時代的我們存在的,也不是為了留下什么宏偉的詩篇而存在的,他們有他們的人生,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正是他們生命中的某個精彩或是糟糕的片段。《長安三萬里》對詩人們的命運有演義的成分,不過這樣的演義讓他們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課本上或者詩集上一個簡單的名字。

李白說起往事,在月光下思念父親,思念家鄉,所以念出了那首《靜夜思》。對于李白創作《靜夜思》的背景,至今也沒有一個定論,很可能永遠都沒有定論了,因為沒有留下任何形式哪怕只言片語的資料,后人們只能去猜。

不管怎么說,這都是李白思念家鄉的時候所作的一首詩,完全有可能是跟高適敘舊的時候有感而發;也可能是早就有這樣的作品,此時僅僅是吟誦而已。電影的觀眾不是史學家,我們只去感受那樣的情緒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考古。

李白來找高適除了敘舊,還因為他沒有最終下定決心,到底要不要入贅。高適堅決反對,李白便提出,去找另一個朋友孟浩然,詢問他的意見。于是兩個人踏上了尋找孟浩然之旅,可是很不巧的是,孟浩然剛剛出門了,兩個人追了半天,終于在碼頭上遠遠地看到了孟浩然所乘坐的船。在孟浩然的船漸行漸遠之時,這位大詩人表示支持李白的入贅。

其實李白早就有了主意,他尋求好友們的態度,更像是在堅定自己的信心。是的,在見到高適之前,他就打算入贅。在那個時代,或者說在任何時代,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李白似乎已經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在堅定了入贅的想法后,李白拉著高適再次到黃鶴樓喝酒。酒意正酣之際,李白終于在黃鶴樓留下了自己的詩句,就是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7]。但當李白寫好詩歸來的時候,高適已經獨自離開,他的意見還是不支持李白的入贅,即便他知道李白不會聽從自己的意見。這兩個好朋友再次分別,再相見時,已是數年之后。

三、多歧路,今安在?

高適是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說自己沒有李白那么灑脫,也不像王維他們那樣才氣縱橫。李白的這份灑脫確實令人羨慕,肆意地行走在名山大川之間,即便被拒絕,也似乎毫不在意的樣子。

其實這份灑脫應該是被逼出來的,就在李白屢屢碰壁后,他在揚州遇到了裴十二。裴十二這個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對高適和李白而言都是個關鍵人物。李白應該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明白了在權貴們的眼中,商人之子跟女子都差不多,別想通過權貴們,得到報效朝廷的機會。

所以李白只能灑脫了,不然還能怎么樣?路都被堵死了!《長安三萬里》對于高適和李白期待進入仕途的決心似乎夸大了一些,能寫出那么有才氣的詩句的人,不應該整天只想著做官。與其說他們想要做官或者報效朝廷,掌握更多的權力,不如說他們更希望證明自己,而在那個時代,做官似乎就是唯一能證明自己的途徑!

在這方面,不能把他們看作是著名詩人,而是應該看作是兩個在追逐主流價值觀的青年人。而他們的才氣,他們的槍法和劍法,都是他們追逐目標的能力與基礎!

高適是一個十分努力的人,他的苦讀是真的苦讀,每天就是種地、讀書、釣魚,這為他日后的騰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李白雖然看上去瀟灑,但他也不是一個荒廢學業的人。在李白與高適的閑談中,李白說了一個可能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故事,他說小時候自己不愛讀書,有一天在河邊看到一個老人在用鐵杵磨針,李白大受啟發,也開始用心讀書。

有天賦的人,并不是說這輩子靠自己的天賦就可以了,天賦只是說努力起來可以事半功倍,或者說有一個努力的方向。如果自己不努力的話,天賦很可能就此消失。

高適在等待了數年后,決定去從軍,但是在邊塞,他見到了當時唐朝軍隊的中層指揮官們的腐敗和昏聵,于是他離開了邊塞,再次回鄉。在回家鄉的途中竟遇到了李白!原來李白這些年也不是很順利,他入贅后沒幾年,岳父便死了。之后他岳父的子侄們便對他冷眼相加,于是李白憤然離家,也想來到邊塞尋找機會,但是他卻發現了一件驚天的秘密:安祿山要造反!

這時候,兩個人遇到了一代名將郭子儀,當然,那個時候郭子儀還不是唐朝軍隊的統帥,只是一個中低層的軍官而已。據郭子儀說,在邊塞,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安祿山要造反,但丞相李林甫卻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選擇了無視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壯大。

郭子儀幫李白躲過安祿山的追兵后,李白決定去長安,而高適則選擇回鄉,兩個人再次話別,并立下了10年之約,各自期待10年后的人生。此時他們已經不再年輕,但是李白依舊保持著一顆樂觀的心,當知道郭子儀讀過自己的詩的時候,李白十分高興,他一直期待著被人們所熟知,期待著有人發現自己的才華。

李白的那份灑脫讓他依舊保持著昂揚的斗志,他雖然已經感受到了人生之路的艱難,卻認為自己之后的人生依舊有希望。正如他跟高適這次離別時所誦念的詩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8]

前面那一句,是李白確實看到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艱難所發出的感慨。后面那一句,則仿佛是在訴說自己的心境,他認為以自己的才華依舊可以沖破這些困難,達成人生的心愿。繁華的長安給了李白這樣一個機會!

高適回鄉后,以詩為載體,講述了他在邊塞服役的生涯,但這些詩卻觸怒了權貴們,無人愿意舉薦高適。數年后,當高適自己都放棄的時候,突然收到了李白的信,李白竟然被玉真公主賞識,并向皇帝舉薦,入了翰林院。

李白在信上說,他在長安認識了許多朋友,邀請高適去長安,并幫他謀功名。高適再次來到長安,卻在李白的家門口遇到了杜甫。這已經是倆人的第二次相見,高適上次來長安的時候,曾經見過年幼的杜甫,而此時杜甫已經長大成人,已經寫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9]這樣的名句。

在杜甫的帶領下,高適才找到了人到中年的李白,同時也見到了當時的一眾名士,如崔宗之、張旭、李邕、王昌齡、岑參、李琎等等。李白確實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但他也迷失在了繁華的長安中。可能是因為每天都喝了太多酒的緣故,他甚至已經忘記給高適寫過信的事情,還問高適突然來長安,為什么沒有事先知會他?

性格上多少有些木訥的高適,感覺很難融入長安的熱鬧當中,于是高適在次日就離開了長安。杜甫來送行時,高適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他(指李白)這一醉,幾時才能醒?

人到中年時,李白終于得到了年輕時候向往的一切,他受到了皇帝的召見,以商人之子的身份入朝為官。他現在是整個王朝的著名詩人,享受著人們的恭維與贊譽。他拋灑著自己的才華,在大唐的盛世中如璀璨的明星,但同時,他在這樣巨大的名譽當中迷失了自我。

這回,李白的灑脫沒能幫助到他,反而成為他深陷泥潭中的推手。那份灑脫雖然會讓李白在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打擊后,依舊能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但也讓李白遠遠沒有高適那么堅定的信念。

《長安三萬里》對李白的描繪十分精彩,讓這個距今一千多年的人物變得有血有肉。他是“詩仙”,但并不是真的神仙,他也像普通人一樣有著性格上的缺點。李白所譜寫的壯麗詩篇讓這個名字璀璨了一千多年,但這并不代表他不會迷失,他不會犯錯。

就信念上而言,李白遠不如高適,人到中年的高適依舊能保持堅定的信念,所以他雖然來了長安,卻沒有迷失。此時的長安,已經不再是那個令人向往的盛唐之都,這里的盛世令高適不安,令他避之不及。

很快,李白就嘗到了迷失自我的苦果,在杜甫的陪同下,他從長安找到了在故鄉的高適。李白的人生,再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四、將進酒,君莫停

在《長安三萬里》當中,有許多很美麗的鏡頭,其中一個是李白與高適首次見面時的蘆葦蕩。一人多高的蘆葦蕩,在夕陽下仿佛是一片流動的荒漠,偶爾有驚鳥飛起,一派和諧的自然之美。縱馬其中,令人心中生出萬丈豪情。

還有高適與裴十二比武的地方,恬靜的池塘,搖擺的荷葉,配上高適與裴十二干凈利落的打斗,為這一連串鏡頭增色不少。最終,高適、李白和裴十二在拱橋談話,月光下,飄灑著片片桃花,給整個畫面增添了許多柔美之感,正好應和了裴十二吐露心境的情節。

除了這些地方,還有許多很有美感的鏡頭,比如長安城的全景,這部電影叫《長安三萬里》,自然少不了對長安的描述。那是一座望不到邊際的城市,整整齊齊,錯落有致,再配上花季時五顏六色的花朵,讓這座城市看上去和諧、壯麗。還有黃鶴樓的全景,在半山上的黃鶴樓燈火通明,映在夜間的江面上,美不勝收,也難怪詩人們來到這里后,能詩興大發。

影片中還多次出現了山水畫的鏡頭,一次是在李白和高適讀崔顥的《黃鶴樓》時,水墨潑灑開,一筆勾勒出了高山河流,以及站在船頭眺望著美景的詩人。那個潑灑出來的壯麗景色,就是崔顥的詩中所勾勒出來的美景,也是對這位詩人博大胸懷的直觀描述。在表達意境這方面,還是水墨畫更勝一籌,此時如果用寫實的方式描寫出高山流水,反而不美。

第二個水墨畫鏡頭,是李白跟著丹丘生一起尋仙問道的情景,勁松和高山美景,以及頗有些仙風道骨的丹丘生組成了一幅優雅平和的畫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尋仙,不過看上去李白那段時間是很開心的狀態,此時他的精氣神跟往常都不一樣。到這段鏡頭的最后一個畫面時,那些艷麗的桃花,李白的馬兒高高揚起的前蹄,都展現著李白精神上的昂揚之姿。

在長安的日子,正是李白人生中最得意的一段時間,但很快,他就嘗到了迷失自我的苦果。就在高適離開長安的一年后,杜甫陪著李白來找高適。此時,李白的酒終于醒了,原來他的才華被越來越多的人嫉妒,也或許是太過張狂,得罪了一些人,總之,他離開了長安,準備做個道士。看得出來,此時的李白徹底厭倦了周旋于權貴之間的生活,長安確實有很多人喜歡他,但依舊沒有人給他一展抱負的機會。

這是李白受到的第三重打擊,可能比20年前,他年輕時候在黃鶴樓上受到的打擊還要大。他知道,自己此生沒什么機會步入仕途了,同時讓李白備受打擊的是,他的夫人也在此時去世,事業上和家庭上的打擊,讓他徹底失望,所以才打算出家。好在李白那份灑脫還在,還能寫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10]這樣的詩句。

此時的李白,已經沒有了年少時的凌云壯志,他說他飛不動了。這時候,高適堅定的意志也差不多被消磨殆盡,兩個中年人在這一刻都似乎坦然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在李白領受道篆的儀式結束后,李白跟幾個好友大醉了一場,也是在這個時候,李白吟誦出了那一句句千古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11]

《長安三萬里》一個十分出彩的地方,就是把這些千古名句跟電影的情節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這首《將進酒》中的許多句子從唐代至今,一直廣為流傳,放在這個情節當中,道盡了李白胸中的豪情,以及對人生隱隱的失望,到最后還有那么一點點寂寞。

是的,李白很寂寞,雖然有人欣賞他的才華,但是沒人懂他的抱負。他素負盛名,卻終究是一場泡影,在年近半百的年紀,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了,不可能再有什么逆轉,這份失落無人能懂。不,或許高適能懂,因為高適也很寂寞。

高適在跟友人射雁的時候,放走了一只獨自南歸的大雁。因為他從那只大雁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壯志凌云,卻形單孤影。這個時代的大詩人實在太多了,高適的詩很有特色,卻無法跟李白他們相比,朝廷也不需要他那份武藝和韜略去作戰,所以他的詩情和武略都無處施展。

可能正是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是寂寞的,李白才會說高適是他最好的朋友。本來高適對此十分懷疑,他感覺自己跟李白的才華差距很大,李白很多時候沒太把他當朋友。直到大醉后,高適說要去哥舒翰的帳下效命,李白才告訴高適,他那首《俠客行》中的“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12]竟然是照著高適的模樣寫的。

高適恍然,李白確實一直把他當作好朋友,只不過他之前沒有察覺到罷了。好了好了,這輩子能有這樣一個知己的朋友就足夠了,接受命運的安排吧,庸庸碌碌地度過一生,胸中的抱負有沒有施展出來,也無所謂了。反正李白已經基本上認命了,所以才會寫下“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13]這樣的詩句。

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動亂,讓兩個人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安祿山造反了,著名的“安史之亂”摧毀了長安,也仿佛摧毀了這個朝代昂揚的意志。在亂世中,高適的韜略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之前夜以繼日的苦讀也終于有所回報,正因為他一直在準備著,所以高適很快被委以重任。就在他被皇帝委任為三鎮節度使,奉命平定“永王之亂”時,他再次聽說了李白的消息。

但這次,李白卻踏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五、國破山河在

在《長安三萬里》當中,關于杜甫的鏡頭雖然不多,但對這個人物的表情和內心的情感卻拿捏得十分精準。他第一次出現時還是個孩子,天真無邪,俏皮可愛。可是青年杜甫的形象,卻帶著一股淡淡的憂傷。

杜甫比高適和李白都年輕,他在青年時期見過大唐盛世,但這個盛世卻突然有一天崩塌了,杜甫的生活遭遇了巨變。杜甫跟李白差不多,這樣才氣縱橫的大詩人雖然胸有抱負,卻一般沒有施展的途徑。

上天是公平的,給了李白和杜甫在詩篇上巨大的天賦,同時也拿走了他們的許多東西,讓他們仿佛下一刻就要脫離凡俗的世界,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在盛世中,李白的人生之路都走得那么艱難,在亂世中的杜甫之艱難可想而知。

如果那個盛世能繼續延續下去,杜甫在人到中年的時候,或許在詩壇中也能有像李白那樣的地位。可是國家突然陷入戰亂的狀態,人們開始為了生存而奔波,沒人還有心思再去讀詩。于是,杜甫的詩篇直到晚唐時期才廣為流傳,這位文采斐然的大詩人,后半生竟然過得貧困潦倒。

杜甫是“詩圣”,卻也是個悲劇人物,所以在《長安三萬里》當中,這個人物隱隱有憂郁的氣質。他跟李白差不多,一直沒有遇到施展抱負的機會,或者說他們因為太有才華,在怎么施展自己的抱負這個問題上,有些過于天真。他們不像高適,肯一點點地努力提升自己,最終達到一個質變。

《長安三萬里》采用的是倒敘,一開始老年高適就在與吐蕃人作戰,吐蕃軍勢大,其中一支主力在圍攻長安。高適則在與吐蕃的另一支吐蕃軍作戰,但因為敵軍太多,他不得不退出云中城。

皇帝派了監軍程公公問高適與李白的過往,高適才講述了他與李白相遇、相知的經歷。“安史之亂”爆發后,高適又來到了長安,他看到,戰爭還沒有席卷到這里,但大唐之都卻已經陷入一片混亂,到處是火,到處是亂兵,到處是落荒而逃的人們。有一位美婦人在一座高樓上跳著舞,雖然美麗,卻令人絕望,這座城市就這樣被毀于一旦。

后來高適被委以重任,再次來到揚州,此時的揚州也因為動亂而變成一片廢墟。當年少女們嬉戲的拱橋,此時卻是供唐朝軍隊行軍的橋梁;當年燈火通明的夜景,此時也變成一片殘垣斷壁。

在得知李白的消息后,高適也曾為友人擔憂,但這動搖不了他與永王決戰的決心。很快,永王便被高適擊破,李白被俘。正如高適一開始對李白的評價:在仕途方面,李白十分天真,他竟然真的相信永王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相信永王將是他一展抱負的機會!

李白再出現時,已經是一個有些可憐的老頭,其實他胸中那團火焰一直未曾熄滅。特別是在詩篇上極高的造詣,讓他絕對不會像高適那樣,會從一個小小的書吏重新開始。他認為,自己應該一上來就獲得高位,成為千軍萬馬的統帥,或者成為節度使。所以到最后,他變成永王的同黨。

正如高適稱李白為“謫仙人”一樣,李白傲人的才華,以及灑脫的性情,讓他脫離了世俗的意境,但他的才華,他的盛名,卻又讓他在政治上十分天真。這些設計都讓李白這個人物十分飽滿,特別是對老年李白的刻畫,此時的李白,已經沒有了年少時的瀟灑快意,眉宇間只有遺憾。令人感嘆于他創作的華麗詩篇時,又感慨他這一生在政治上不如意。

高適與程公公這番談話也到此為止,原來高適用計將吐蕃大軍誆騙至一處山谷,在時機合適的時候,高適帶領騎兵奪回了云中城,將吐蕃大軍困住。這里的吐蕃大軍被困,圍攻長安的吐蕃軍就必定要發兵來救,便解了長安之圍。

在取得了勝利之后,程公公還帶來了李白的消息。李白在詩篇上的造詣救了他一命,雖然是永王的同黨,卻沒有被斬首,而是被流放夜郎,但他剛走到白帝城的時候,就遇上了大赦。于是李白寫出了那一句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14]

《長安三萬里》在最后留給了觀眾一個瀟灑的李白,他老了,他被流放了,但他踏上歸途的時候,又仿佛找回了年輕時候的灑脫。他在江中的小舟上暢快地大笑著,揮灑著自己的豪情。這一番流放生活,可能讓李白真的頓悟了,他接受了自己的人生,沒有了什么遺憾。是啊,他的人生本來就那么精彩,還有什么可遺憾的呢?

到了影片的最后,高適跟他的書童談起了關于黃鶴樓的詩,書童感慨可惜黃鶴樓已經被燒了,但高適卻說,只要黃鶴樓的詩在,黃鶴樓就在。不僅僅是黃鶴樓,長安也是如此,高適說,只要詩在,書在,長安就會在。

這是一個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詩意之旅,也是對我們文化的一個精彩詮釋,只要我們的文字沒有斷絕,我們的文明就不會斷絕。如今的長安已經改了名字,它垂暮又朝氣,它古老又新穎,但它僅僅是現代的長安,是現實中的長安。那個見證了大唐盛世的長安,在我們的課本中,在我們對歷史的閑談中,它一直就在那里,從未消失。它一直會在那里,永遠也不會消失。

摘錄列表:

[1]摘自唐·孟浩然《春曉》

[2]摘自唐·李白《靜夜思》

[3][11]摘自唐·李白《將進酒》

[4][6]摘自唐·崔顥《黃鶴樓》

[5][12]摘自唐·李白《俠客行》

[7]摘自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摘自唐·李白《行路難(其一)》

[9]摘自唐·杜甫《望岳》

[10]摘自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別東魯諸公》

[13]摘自唐·李白《擬古其九》

[14]摘自唐·李白《朝發白帝城》

責任編輯 饒丹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久久永久视频| 色播五月婷婷| 五月天久久综合|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91色国产在线| av在线无码浏览|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无码一二三区|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新AV天堂|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伊人天堂网| 久久成人18免费|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福利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第一页在线|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jizz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18| 97国产在线视频| 午夜视频www|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免费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久久91精品牛牛| 日日拍夜夜操|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日韩av手机在线|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干中文字幕|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草逼视频国产|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区日韩区|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国产导航在线|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 99精品影院|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精品国产女同疯狂摩擦2|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青青操国产| 成人午夜天|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