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面反劫機決策風險高、難度大,面對復雜棘手的現場情況,指揮員須在有限時間內科學決策、沉著應對。臨機決策作為一種化解危機的應急決策手段,在危機決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積極探索臨機決策的運用方法,著力提升指揮員臨機決策水平,為地面反劫機制勝打贏提供堅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關鍵詞】地面反劫機|臨機決策|應急指揮|思考
臨機決策是指面對突發緊急情況,在現有預案無法確保實現預期目標的情行下,指揮員通過全面客觀分析戰場態勢,結合以往作戰經驗及時調整部署,創造性運用新戰法、新策略從而有效化解危機的決策手段。地面反劫機具有決策風險高、難度大等特點,科學合理運用好臨機決策對指揮員有效化解危機,圓滿完成地面反劫機作戰任務提供制勝法寶和策略支持。
一、地面反劫機臨機決策運用需求分析
劫機事件事發突然,破壞性強,影響范圍廣,處置難度大,臨機決策作為緊急情況下運用的應急決策手段,為應對反劫機行動中遇到的突發情況提供了有力的策略指導。分析地面反劫機臨機決策的運用需求,進而針對性地破除運用過程中遇到的機制性障礙,確保指揮員在實戰運用中得心應手,切實發揮作用。
(一)著眼應對劫機事件的現實需要
劫機事件事發突然,難以預測,發生劫機的地點、時間和影響的范圍未知,指揮員很難在較短時間內獲取足夠有價值的情報信息,進而難以做出科學準確的決策。因此,在復雜緊急情況下研究和探索快速高效的決策手段顯得尤為迫切。根據以往發生的劫機事件分析,劫機分子往往具有較高的警惕意識,運用臨機決策突破了“依案行動”的常規做法,具有欺騙性和迷惑性的色彩,劫機分子難以分辨出我方真正的作戰意圖,更有利于我方塑造戰場態勢,牽制對手行動。
(二)豐富優化決策手段的客觀需要
與常規決策手段相比,臨機決策在應對突發事件時更具有適用性和針對性,在危機決策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處置地面劫機事件事態緊急,情況復雜,參戰力量多元,行動中易出現指揮節點多、協同困難、各自為戰的現象,甚至產生職責不清、分工不明、協調不暢等問題,進而影響指揮決策和處置效果。加強臨機決策運用研究,優化完善應急條件下的決策手段,圍繞作戰對手、作戰環境、作戰設計不斷推動指揮決策創新發展,切實提升地面反劫機實戰能力。
(三)健全完善應急機制的必然需要
臨機決策是預有準備的決策活動,絕不是指揮員的臨場發揮,隨機決策。因此,要不斷健全完善應急機制,為指揮員指揮決策提供可靠有力的決策環境。一要健全完善應急響應機制。要全流程、全鏈路設計和優化應急響應,通過加大信息監測設備投入、完善預警與警報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信息分類處理,切實提升戰時態勢感知能力。二要健全完善預案保障機制。要大力加強預案修訂完善,不斷融入戰法創新和技術裝備革新的最新成果,切實強化智能化條件下反劫機作戰能力。
二、地面反劫機臨機決策運用須把握的重點
指揮員運用臨機決策時,須從運用時機、方法和限度等方面重點把握,既要確??茖W性,又要兼顧合理性,從而降低決策風險,為實現作戰目標提供策略支持和行動依據。
(一)合理把握臨機決策的運用時機
劫機分子通常會進行嚴密的偽裝和防范,出現防衛松懈和漏洞的機會少、時間短,因此,要合理把握臨機決策的運用時機。一是當現有預案不足以實現預期目標時,指揮員必須根據現場情況靈活變通,適時調整策略,決不能“照本宣科”“紙上談兵”。二是當現場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指揮員必須審時度勢,根據現場事態發展變化迅速調整部署,及時改變作戰策略,力爭做到搶占先機,防止被動情況發生。三是當現場情況我方處于被動局面時,指揮員應在錯綜復雜的被動局面下客觀分析,冷靜判斷并適時作出決策,可采取“聲東擊西”的戰法策略分散劫機分子的注意力,搶抓有利戰機,果斷采取行動。
(二)科學把握臨機決策的運用方法
一是善用“察勢”思維,把握有利戰機?!安靹荨奔磳饒稣w進行審時度勢,冷靜觀察并加以客觀分析和綜合判斷,當有利戰機出現時,指揮員須當機立斷,斷然決策。指揮員應對現場情況了然于胸,在掌握現場態勢的基礎上科學決策,高效處置。二是巧用“謀勢”思維,塑造戰場態勢。“謀勢”即通過精心謀劃和布局,改變敵我雙方的優劣勢狀態,扭轉被動局面,使戰場態勢始終處于有利于我方行動的方向。行動中,指揮員應根據現場情況活用戰法手段,主動創造有利戰機,適時進行臨機決策。三是活用“乘勢”思維,視情隨機應變。行動中,指揮員應把握戰場趨勢走向,乘勢而為、因勢利導,憑借有利的戰場態勢迅速采取行動策略。
(三)準確把握臨機決策的運用限度
一是不過度依賴臨機決策,臨機決策是在緊急情況下采取的應急策略,地面反劫機行動決策風險高,影響范圍大,行動中要遵循反劫機作戰的特點規律,確保任何決策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始終做到準確研判,科學決策。二是做到“臨機”決策而不“隨機”決策,任何決策都是指揮員經過縝密的思考、綜合的分析判斷得出的結論。地面反劫機作戰,機艙空間密閉狹小,機體結構復雜特殊,人質與劫機分子混雜難辨,劫機分子的心態情緒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易出現波動改變,現場態勢的演變難以預測,指揮員實施臨機決策時,要充分預想和考慮事態發展變化,做到通盤考量,高效決策。
三、地面反劫機臨機決策運用的對策建議
運用臨機決策的關鍵在于指揮員對戰場態勢的感知判斷,以及根據戰場態勢的不斷變化及時調整方案策略的能力。指揮員應注重培養和提高自身綜合能力,決策時真正做到由“經驗決策”向“最優決策”轉變。
(一)聚焦指揮信息建設,著力提升態勢感知
反劫機作戰中,及時、準確、全面的情報信息是指揮員實施決策的前提和保障,“信息力”制約“決策力”的生成,進而影響形成“制勝力”。行動中,指揮員應在上級和友鄰提供的前期情報的基礎上,靈活運用信息化偵察手段全面詳實獲取現場情報。一是拓寬情報獲取渠道,完善聯情共享機制。加強與周邊機場、民航等單位的情報信息交流與合作,及時掌握預警性信息,適時對情報線索組織綜合研判,不斷提升戰時預警感知能力。二是優化完善作戰指揮系統,強化數據支撐保障能力。構建強大的指揮信息網絡,切實發揮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作戰數據篩選分類、整理分析的顯著優勢,以算法優化助推算力躍升,不斷提高指揮信息的處理效率。
(二)緊扣戰法訓法創新,準確把握制勝規律
反劫機戰斗各個階段和時節敵情變化快、突發情況多,只有料敵于先,靈活運用戰法手段,捕捉有利戰機,敢于臨機決斷,才能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現場態勢,確保處置行動穩妥高效。聚焦智能化無人化作戰的新樣式,不斷加強新質新域作戰力量建設,研究探索反劫機作戰制勝規律,以戰訓法創新發展不斷推動反劫機作戰力量優化升級。一要豐富完善反劫機戰法庫,加快智能化無人化作戰裝備研發運用,根據不同作戰場景創新設計戰法打法,結合地面反劫機聯演聯訓進行檢驗和論證,提高戰法運用的科學性。二是堅持反劫機訓法創新,圍繞任務牽引不斷推動反劫機中隊《軍事訓練大綱》滾動更新,優化訓練結構,創新訓練方法,運用增強現實作戰頭盔輔助特戰隊員熟悉各機型艙門的作戰環境,減少突擊行動時的盲動性。
(三)運用科技手段賦能,科學評估決策風險
地面反劫機作戰決策層次高、參戰力量多、行動風險大,對指揮員指揮決策提出了更高標準和要求。指揮員運用臨機決策應從減少和降低決策風險綜合把握,通過科技賦能可實現對決策風險的預測和評估,從而有效降低決策風險,減少決策失誤。通過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可將海量的實戰案例和數據進行加工整合和綜合分析,極大縮短了人工時間,為戰時指揮員快速調取關鍵信息,綜合研判態勢,高效實施決策提供決策建議和依據。地面反劫機戰斗各環節均存在不同的風險,指揮員若在決策時久拖未決、猶豫不定很容易錯失戰機。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運用軍事大模型模擬行動的關鍵環節,分析預測實施決策可能產生的不同結果,從而最大限度減少決策失誤,規避決策風險,確保作戰任務圓滿完成。
(四)圍繞培養模式優化,建強指揮人才隊伍
一是探索創新聯合培養的新模式。圍繞地面反劫機新質新域作戰力量創新發展,積極探索聯合辦學培養模式,開設地面反劫機專題研討班,邀請機場、民航和空警等領域專家學者實地授課,在反劫機裝備技術研發、作戰場景設計等方面加強學習交流和技術合作,聯合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二是健全完善反劫機專業人才保留機制。加強反劫機人才庫建設,結合職業發展不斷優化和完善晉升渠道和成才路徑,防止懂技術、能指揮、善教學的人才流失,最大限度保留人才。三是不斷優化指揮員臨機決策能力生成路徑?!熬毐染殞?,考兵先考官”,堅持戰訓一致、訓考一致,將指揮訓練貫穿反劫機演訓全過程,臨機導調布險局、設困局,以實戰標準檢驗指揮員臨機決策能力,不斷推動臨機決策能力生成和轉化。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孫天禹.不斷提升武警部隊指揮員臨機決策能力[J].軍事學術,2018(3):54-56.
[2]謝發榮.地面反劫機行動應把握的重點環節[J].中國特警,2020(8):6-7.
(作者單位:武警工程大學研究生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