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推動體育器材升級革新,需制定嚴謹細致的計劃和方案。學校需要對現有的器材設施進行升級更新,基于數字化資源、信息工具,提升體育器材的使用水平。同時,也需要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運動場景,并整合智能化器材管理,使體育教學水平得到提升。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 信息技術" 體育器材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3-160-3-JF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推動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的整合是必不可少的,學校需要對現有的體育教學方法進行革新,基于數字化資源,推動信息融合互動、資源共享,使體育教學品質得到提升。
1、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整合的原則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將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整合,需遵循以下原則。首先,學校需秉承全面發展原則,在推動器材與技術整合過程中,立足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身體素質狀況,對器材的功能進行適當提升和優化,以此來滿足學校體育教學需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其運動能力,并培養其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思維。其次,將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結合還需要秉承興趣為主導的原則,結合趣味化教學資源,引進電子競技類、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提高其參與度。另外,學校還應當秉承循序漸進的原則,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逐步完善對體育器材設施的數字化、信息化升級。最后,學校需尊重學生的差異,鼓勵其選取合適的體育項目、體育器材進行練習。為此,將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整合需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和方案,需適應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需求,對器材功能進行調整和改進。總之,學校需奉行上述原則,對體育器材進行數字化、信息化改造,推動體育教學活動提質增效。
2、小學體育教學中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整合的策略
2.1、利用信息技術提升體育器材的智能化水平
現階段,學校在利用信息技術升級體育器材的進程中,應當嘗試提升器材的智能化水平。為此,體育教師需嘗試將智能穿戴設備、傳感器納入到現有的體育器材建設體系中,對學生的心率、運動強度等各項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基于數據分析,了解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身體狀況,以此來有效預防運動傷害。在此基礎之上,學校還需要在現有體育器材上安裝傳感器,打造智能籃球、足球,記錄學生的運動數據,對諸如投籃命中率、射門力量等信息進行有效評測分析,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運動表現,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另外,學校還可以在現有的器材設施基礎之上增添個性化的功能模塊,比如引進智能跑步機、智能啞鈴等器材,依托學生身體狀況和最近發展區,幫助其調整合適的運動訓練項目模式,提供個性化的訓練輔導。為此,學校應當在促進體育器材信息化、數字化升級的過程中,建立起大數據平臺,實現對傳感器以及各類器材反饋數據信息的實時收集整理。并基于數據分析,了解學生的運動趨勢、習慣和進步情況。最后,該平臺還具備遠程監控和管理功能,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運動狀況,提供及時指導和反饋。
例如,某校為了提升體育教學質量,預防運動傷害,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訓練體驗,決定利用信息技術對體育器材進行智能化升級。其中,學校為每位學生配備了智能手環,該手環能夠實時監測學生的心率、運動強度等生理指標。在一次長跑訓練中,一位學生的心率突然異常升高,手環立即發出預警,教師及時注意到并采取了相應措施,有效避免了可能發生的運動傷害。學校籃球場和足球場上的籃球、足球均內置了傳感器,能夠記錄學生的投籃命中率、射門力量等數據。在籃球課上,教師通過查看學生的投籃命中率數據,發現某位學生的投籃姿勢存在問題,于是進行了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了投籃準確性。此外,學校引進了智能跑步機和智能啞鈴等器材。智能跑步機能夠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和跑步目標,自動調整跑步速度、坡度等參數;智能啞鈴則能夠根據用戶的力量水平,自動調整重量。一位學生在使用智能啞鈴進行力量訓練時,智能啞鈴能夠根據他的力量輸出自動調整重量,使得訓練更加高效、安全。后續,學校建立了一個大數據平臺,該平臺能夠實時收集并整理傳感器以及各類器材反饋的數據信息。通過數據分析,平臺能夠生成學生的運動趨勢報告,包括每周的運動時長、消耗的卡路里等。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該平臺遠程監控學生的運動狀況,及時給予指導和反饋。在一次羽毛球課上,教師通過平臺發現某位學生的擊球力度不足,于是通過視頻通話功能,遠程指導了該學生的擊球技巧。
2.2、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運動場景
在小學體育教學環節,教師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運動場景也是一項富有創意的策略,主要是創造虛擬體驗世界,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給予用戶沉浸式的體驗。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模擬各種運動場所,而無需投入實質的器材和場地,可避免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到傷害。并且,學生在虛擬環境中與虛擬現實設備互動,能夠提高其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在實踐環節,學校需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各種運動場景,可以將籃球場、田徑場在虛擬空間中進行模擬。而為了給予學生更加良好的交互體驗,學校可以嘗試融合虛擬現實技術,在各類運動器材上增添對應的傳感器裝置。學生可以在虛擬空間環境中借助實體的體育器材進行鍛煉,而系統可根據器材上所安裝的傳感器設施,實時還原學生的運動狀態,提供各種虛擬交互式體驗,給予學生更加高效的訓練指導。這要求學校將現有的虛擬現實設備、系統與實際器材進行有效關聯互動,依托物聯網技術,將現實器材虛擬化、數字化,借助實體器材,在訓練環節給予學生沉浸式的體驗。
例如,學校搭建了一個虛擬現實教室,利用計算機生成了一個逼真的虛擬環境。學生們戴上虛擬現實頭盔,瞬間被帶入了一個充滿活力和色彩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他們可以自由地探索各種運動場所,如籃球場、足球場、田徑場等。在沒有實際籃球場和田徑場的情況下,學校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模擬了這些運動場景。學生們在虛擬環境中進行籃球比賽和田徑訓練,仿佛置身于真實的運動場地中。這種模擬不僅節省了器材和場地的投入,還避免了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可能受到的傷害。在一次虛擬籃球課上,學生們通過虛擬現實頭盔與虛擬籃球進行互動。他們可以嘗試不同的投籃姿勢和技巧,系統會實時反饋投籃的準確性和得分情況。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他們紛紛表示更加喜歡這種沉浸式的體育課。此外,學校為部分實體體育器材(如籃球、跳繩等)安裝了傳感器裝置,在虛擬環境中,學生們可以手持這些實體器材進行訓練。系統會根據傳感器收集到的數據,實時還原學生的運動狀態,并提供各種虛擬交互式體驗。例如,在虛擬跳繩比賽中,系統會記錄學生的跳繩次數和速度,并根據表現給予相應的獎勵。除此之外,學校利用物聯網技術,將虛擬現實設備與實際器材進行了有效關聯,在虛擬田徑訓練中,學生們可以手持實體接力棒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接力賽,系統會實時捕捉接力棒的運動軌跡和速度,確保訓練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同時,實體器材的加入也使得虛擬訓練更加真實和有趣。
2.3、打造智能化器材管理系統
學校內的體育器材數量多且種類豐富,對其進行管理會花費較多的時間和資源。此時,學校可依托信息化技術,實施對體育器材的智能化管理,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做到對器材的實時監控、智能調度、維護保養、數據分析,提高體育器材的使用效率,避免器材閑置浪費。同時,保障器材的使用安全,延長器材使用壽命。
(1)物聯網改造。
學校需引進器材信息數據庫,依托物聯網技術,為每一件體育器材分配一個唯一的身份標識,通過掃描身份標識,將器材基本信息,如名稱、型號、購買日期、使用狀態錄入到數據庫,以便后續對器材進行統一管理和查詢。而在器材存放地區,需安裝傳感器或攝像頭,結合GPS定位器,實時定位器材的精細化坐標。當器材被使用時,傳感器會記錄使用時間、使用人等關鍵信息,并自動更新數據庫,做到追蹤管控。例如,某學校引進了器材信息數據庫,并為每一件體育器材分配了一個唯一的RFID身份標識。其中,每個籃球、足球和羽毛球拍上都貼有一個RFID標簽。
(2)智能調度。
根據體育器材使用數據和學生課程的安排,學校可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預測器材使用需求和需求時間,從而做到對器材的智能調度。根據每個班級的體育課程開展需求,對器材進行自動分配,以保證器材供應及時、合理、高效,從而也可以為學校在規劃購買相關器材時提供參照數據。例如,某校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根據歷史使用數據和學生課程安排,預測了體育器材的使用需求。通過分析數據發現,周一和周五的足球課使用足球的數量最多,而周三的籃球課則對籃球的需求較高。基于這些預測,學校開發了智能調度系統,自動為各班級分配所需的器材,確保器材的供應及時、合理且高效。此外,智能調度系統還為學校在規劃購買新器材時提供了參考數據,如某類型器材的使用頻率和損耗情況,幫助學校做出更加科學的采購決策。
(3)智能保養。
在器材維護保養環節,學校也可以利用智能化系統、信息工具,設定器材維護保養周期和各項標準,并通過傳感器,監測器材的使用狀態,發現潛在故障和安全隱患。當出現安全隱患時,系統會自動發出預警信息,提醒維護人員及時處理。因此,學校需要在推動體育器材與信息技術結合的過程中,實現對器材的智能管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例如,為了保障器材的安全使用,學校設定了器材維護保養周期和各項標準,并利用智能化系統對這些標準進行了實施。通過安裝在器材上的傳感器,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器材的使用狀態,如籃球的充氣情況、羽毛球拍的網線磨損程度等。一旦發現潛在故障或安全隱患,系統會自動發出預警信息,提醒維護人員及時處理。其中,有一次系統檢測到某個足球的充氣壓力不足,立即向維護人員發送了預警信息,維護人員迅速進行了處理,避免了因器材故障而影響教學活動的情況。
2.4、強化廠商合作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校將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整合互動也應當與供應商進行緊密合作。廠商合作主要是學校與體育器材制造商、信息技術提供商建立起合作關系,共同推動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的整合,旨在利用雙方的優勢資源,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其中,學校與體育器材制造商可共同研發具有信息功能的體育器材,比如開發帶有傳感器和顯示屏的籃球架,以及能夠實時監測投籃次數、準確性的測量工具。并且,學校需要在推動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整合過程中,與供應商建立起緊密的信息互動關系,學校需要將學情信息反饋給供應商、廠商,以此來幫助其對體育器材進行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從而推動器材升級革新。另外,廠商也可以在該環節為學校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支持和幫助,基于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特色,開發定制化的智能體育器材,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因此,學校在將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整合的過程中,需要與廠商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系,促進信息資源互動,從而做到對體育器材的精細化開發和優化。
例如,在推動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整合的過程中,某校與供應商建立了緊密的信息互動關系。學校定期將學情信息反饋給供應商,包括學生的使用情況、器材的損耗情況等。供應商則根據這些信息對體育器材進行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根據學校的反饋,供應商對籃球架的傳感器進行了優化,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基于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特色,供應商為學校提供了個性化的支持和幫助。學校希望開發一款能夠監測學生跑步速度和心率的智能跑步機,供應商根據學校的需求,定制了一款帶有心率監測和速度控制的智能跑步機。這款跑步機不僅能夠實時監測學生的跑步數據,還能夠根據學生的心率和速度進行智能調節,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通過共同研發智能體育器材和建立緊密的信息互動關系,學校成功地將信息技術與體育器材整合在一起,不僅提升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還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學校將學情信息反饋給供應商后,供應商對體育器材進行了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這些升級使得器材的性能更加優越,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并且,供應商為學校提供的個性化、定制化的智能體育器材,使得學校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種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結束語
總體來說,體育教師應當制定嚴謹的教育計劃,做到對體育器材設施的升級革新,使體育教學品質和效率得到提升,給予學生個性化、智能化的教學輔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李德華.現代體育教育教學中塑料體育器材的運用——評《輔助性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應用中的實效性研究》[J].塑料工業,2022,50(6).
[2]錢德江.小學體育教學中簡易體育器材的合理利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2(5).
[3]張勇.信息技術助力體育健康教學發展——淺議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教學融合的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4,26(16).
[4]趙楠.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4(21).
[5]李勝強.信息技術在中學體育管理中的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03).
[6]呂林波.體育器材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合理應用的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02).
[7]石瑞,艾山·吾買爾,早克熱·卡德爾,等.體育器材數據集的構建及分類方法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54(04).
[8]張勝濤.計算機技術在體育館器材管理中應用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19).
[9]李延杰.上海市小學體育教學器材配備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1.
[10]馬龍.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優勢[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1).
作者簡介:劉銀軍(1970-),男,漢族,江蘇連云港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
韓延慶(1968-),男,漢族,江蘇連云港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