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領域,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研究一直是關注的焦點。通過采用先進的加密算法和協議,數據加密技術在公共網絡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確保信息傳輸的機密性和完整性。深入分析加密算法的選擇、密鑰管理、身份驗證、隧道建立等問題,為構建安全、可信任的網絡通信提供了保障。密鑰的有效管理和加密算法強度是數據加密技術研究的核心,保證密鑰的生成、存儲和更新的安全性,以及及時適應密碼分析技術的發展,是實現長期數據安全的重要方面。同時,數據加密技術的研究不僅僅關注傳統的網絡通信,還需要適應新興技術和應用場景的挑戰,如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未來數據加密技術需要不斷創新,通過更為強大的密鑰管理機制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網絡通信安全服務。
關鍵詞:數據加密;加密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通信;通信安全
一、引言
目前計算機網絡通信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商業活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網絡通信中的數據往往需要在開放性環境中傳輸,因此容易受到竊聽、篡改和惡意攻擊。數據加密技術通過對傳輸中的信息進行轉換和編碼,使得未經授權的訪問者難以理解和篡改通信內容,這種技術既能應用于局域網內的通信,也廣泛應用于互聯網上的數據傳輸。加密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網絡通信環境,保護了個人隱私、商業機密以及國家安全。本文深入探討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中的應用[1]。通過對加密原理、基礎算法的分析,全面了解數據加密技術在應對通信安全挑戰中的作用。
二、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挑戰
(一)數據竊聽和篡改的風險
在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中,數據竊聽和篡改的風險對于通信機密性和完整性會造成嚴重威脅。攻擊者通過竊聽網絡通信,獲取到用戶的敏感信息,例如登錄憑據、信用卡信息、個人身份證明等。截獲電子郵件、即時消息、文件傳輸等關鍵通信內容,導致隱私泄露。在竊聽通信后,攻擊者利用獲取到的個人身份信息,篡改在線交易中的支付信息,導致資金被轉移到不同的賬戶或修改購買的商品價格[2]。篡改通信內容,導致誤導性的信息傳遞,損害通信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在文件傳輸過程中,攻擊者也很有可能篡改文件內容,引入惡意代碼、虛假信息或破壞文件完整性,并將惡意軟件注入用戶設備中,以實施進一步的攻擊。
(二)惡意攻擊和網絡威脅
近年來,病毒、蠕蟲、木馬等惡意軟件種類越來越多,可以通過感染計算機系統來竊取信息、損壞數據,甚至危及整個網絡的安全。在攻擊過程中,攻擊者會偽裝成可信任實體,通過欺騙、誘導、迷惑等手段,獲取用戶的敏感信息,誘導用戶提供敏感信息。例如用戶名、密碼、信用卡信息等,通過發送大量請求,使目標系統或網絡不可用,導致服務中斷。攻擊者善于尋找并利用軟件或系統中的漏洞,通過這些漏洞進入系統,執行惡意操作,對無線網絡進行攻擊。例如竊聽、偽造Wi-Fi熱點、拒絕服務等。IoT設備的普及增加了網絡攻擊面,攻擊者會利用弱點攻擊連接的設備,造成不安全的后果。
三、數據加密基礎
(一)加密算法和密鑰管理
加密算法和密鑰管理共同確保在計算機網絡通信中實現數據的機密性和安全性。在對稱加密中,同一個密鑰被用于加密和解密數據,常見的對稱加密算法有DES算法和、AES算法。非對稱加密使用一對密鑰,即公鑰和私鑰,數據被公鑰加密后只能使用相應的私鑰解密,非對稱加密算法用于密鑰協商和數字簽名。哈希函數是一種單向函數,它將輸入數據映射為固定長度的哈希值,常用于數據完整性驗證和數字簽名[3]。
在對稱加密中,需要生成并分發密鑰。密鑰生成應該是隨機的,且足夠強大,以防止被猜測或破解。對稱密鑰需要在通信雙方之間安全地傳遞。密鑰的安全分發是關鍵的一環,如果密鑰在傳輸過程中被攻擊者截獲,整個加密系統的安全性都會受到威脅,公鑰加密通常用于在不安全的通信通道上安全地傳遞對稱密鑰。密鑰的輪換和定期更換能夠增加系統的安全性,確保密鑰存儲在安全的環境中,只有授權的實體能夠訪問。在某些情況下,需要能夠迅速撤銷失效的密鑰,防止被泄露或濫用。綜合考慮加密算法和密鑰管理,可以建立一個強大的加密系統,確保計算機網絡通信的機密性和安全性,這對于保護敏感數據、防范網絡攻擊和確保隱私至關重要。
(二)散列函數和數字簽名
散列函數是一種單向函數,將任意長度的輸入數據轉換為固定長度的輸出,通常稱為哈希值,其主要作用是驗證數據的完整性。散列函數主要用于驗證數據完整性、密碼存儲和數字簽名等方面,發送方在傳輸數據之前使用散列函數生成數據的哈希值,并將哈希值附加到傳輸的數據中,接收方收到數據后,再次應用散列函數生成哈希值,并與接收到的哈希值進行比較,如果哈希值一致,說明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沒有被篡改。在存儲用戶密碼時,通常不會直接存儲明文密碼,而是存儲其散列值[4]。當用戶登錄時,系統將輸入的密碼進行散列并與存儲的散列值進行比較,而不是直接比較明文密碼。散列函數也用于數字簽名中,確保簽名的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未被篡改。數字簽名是一種用于確保數據的完整性、身份驗證和不可否認性的技術,它使用非對稱加密算法結合散列函數實現。數字簽名主要身份驗證和完整性驗證,數字簽名可以確保接收方知道數據的確切來源,只有使用私鑰的一方才能生成與其公鑰匹配的數字簽名,因此數字簽名可以用于驗證數據的來源。數字簽名只能由私鑰持有者生成,私鑰持有者不能否認與其相關聯的數字簽名。數字簽名結合散列函數用于驗證數據的完整性,發送方使用私鑰對數據的散列值進行簽名,接收方使用發送方的公鑰驗證簽名,如果簽名驗證成功,說明數據未被篡改。散列函數和數字簽名在數據加密中的應用有助于確保數據的完整性、身份驗證和防止否認,這些技術在網絡通信、電子商務和信息安全領域中廣泛應用,為數據傳輸和存儲提供了強大的安全性保障。
(三)密鑰生成與交換機制
在對稱密鑰算法中,通信雙方共享同一把密鑰,該密鑰用于加密和解密,通信雙方需要生成一個相同的隨機密鑰,確保雙方在交換密鑰的過程中,不會被攻擊者截獲或篡改。使用一對密鑰,分別是公鑰和私鑰。公鑰用于加密,私鑰用于解密,通信雙方各自生成一對公私鑰,公鑰可以公開分享,而私鑰必須保密,通信雙方可以通過公鑰加密的方式,安全地交換彼此的公鑰,一旦對方收到公鑰,就可以使用它來加密要發送的信息,而只有擁有相應私鑰的一方才能解密有時候,加密系統會采用混合密鑰機制,結合對稱密鑰和非對稱密鑰的優勢。例如,使用非對稱密鑰進行初始的安全密鑰交換,然后在通信過程中使用對稱密鑰加密實際的數據。密鑰管理是確保密鑰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安全的關鍵,這包括密鑰生成、分發、存儲、更新和撤銷,密鑰管理涉及建立安全的密鑰管理系統,防止密鑰泄漏或被攻擊者濫用。
四、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中的應用
(一)SSL/TLS協議在Web通信中的應用
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中起到關鍵作用,它可以保護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被未經授權的人訪問或篡改。SSL(Secure Sockets Layer)和其后繼者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是常用的加密協議,它們用于在Web通信中建立安全的加密通道。SSL/TLS協議在Web通信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握手過程,客戶端向服務器發送一個Hello消息,其中包含支持的SSL/TLS版本、加密算法、壓縮方法等信息,服務器選擇與客戶端相匹配的SSL/TLS版本,加密算法,然后向客戶端發送Hello消息,通過使用非對稱加密算法,服務器將一個公鑰發送給客戶端,以便客戶端后續使用該公鑰加密數據,服務器發送數字證書,客戶端驗證證書的有效性,確保與預期的服務器通信。客戶端生成Pre-Master Secret,并使用服務器的公鑰進行加密,然后將其發送給服務器,服務器使用其私鑰解密客戶端發送的Pre-Master Secret,雙方使用客戶端和服務器的Pre-Master Secret共同生成Master Secret[5]。雙方使用Master Secret通過密鑰派生函數生成用于對稱加密密鑰,通過協商好的對稱加密算法和密鑰對通信進行加密,確保數據的保密性,使用協商好的MAC算法和密鑰對數據進行認證,確保數據的完整性。通過這一握手過程和密鑰交換,SSL/TLS協議通過身份驗證、密鑰交換、數據加密和認證確保了安全通信,這種加密通道的建立保護了在Web通信中傳輸的敏感信息,如登錄憑證、個人數據等,充分應對了網絡通信中的安全挑戰。
(二)VPN技術和加密隧道的實現
VPN技術通過在公共網絡上創建一個加密的隧道,使得通過該隧道傳輸的數據能夠安全、保密地傳輸。這樣,用戶可以在公共網絡上安全地傳輸敏感信息,同時實現遠程訪問、隱私保護等功能。VPN可以使用多種協議來建立安全的隧道,提供網絡層的安全信息,支持加密、身份驗證和完整性保護。將L2TP和IPsec結合使用,提供更安全的通信。VPN連接通常要求用戶進行身份驗證,以確保只有授權用戶能夠訪問網絡資源,在建立VPN連接之前,通過協商、使用預共享密鑰或進行公鑰加密等方式進行密鑰交換,確保雙方都擁有相同的密鑰用于加密和解密數據。VPN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通信需要先建立一個隧道,通常使用隧道協議進行,例如握手、密鑰交換和建立安全連接的步驟。一旦隧道建立,數據在傳輸過程中需要加密以確保機密性。通過IPsec等協議使用對稱加密算法,如AES來對通信進行加密。為了防止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篡改,VPN使用完整性保護機制,通常通過使用MAC來實現。VPN隧道需要持續維護,以確保連接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分析監控連接狀態、重新協商密鑰、處理斷開連接等。VPN通過分流或修改路由表,將特定流量通過加密隧道傳輸,而其他流量直接訪問公共網絡。通過這些步驟,VPN技術和加密隧道能夠提供安全的網絡通信,使得用戶能夠在公共網絡上訪問私有網絡資源,同時保護數據的隱私和完整性。
(三)數據庫加密保護敏感信息
數據庫加密是一種常見的數據安全措施,用于保護敏感信息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引用數據庫加密算法后,即使數據庫被攻破,攻擊者也難以獲取可讀的敏感數據。對數據庫表中的特定列進行加密,而不是對整個數據庫進行加密,對敏感數據進行有選擇性的加密,同時保持其他非敏感數據的可用性。整個數據庫的數據文件都被加密,這包括數據、日志文件等。TDE在數據庫引擎級別進行操作,對應用程序而言是透明的,而且不需要對現有應用程序進行修改。通過使用加密算法(如AES)和適當的密鑰管理在應用程序層面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和存儲時都是加密的。有效的密鑰管理是數據庫加密的核心,設置細粒度的訪問控制,限制對敏感數據的訪問,只有經過授權的用戶或應用程序才能夠解密和訪問加密的數據。定期審計數據庫的訪問和操作,監控異常活動,如果發現異常或可疑的行為,可以及時采取措施保護敏感信息。一些先進的數據庫加密技術支持在加密的數據上進行搜索操作,而不需要先解密,這有助于維持數據庫功能的同時保護敏感信息。選擇安全的加密算法,例如AES,確保對抗現代密碼分析技術。定期評估加密算法的強度,并在需要時進行升級。使用安全的傳輸協議,如TLS/SSL,確保在數據庫和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是加密的,防止在傳輸中被竊聽或篡改。綜合使用這些數據庫加密技術和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護敏感信息,提高數據庫系統的整體安全性,同時,密鑰管理和合適的訪問控制也是保障數據庫加密有效性的關鍵要素。
五、結束語
在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中,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是保障信息傳輸安全和隱私的關鍵步驟。通過使用先進的加密算法和協議,能夠在公共網絡上實現安全、可靠的通信,有效地防范各種惡意攻擊和網絡威脅。數據加密技術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更是信息社會中對隱私和數據完整性的一種堅定承諾,它為用戶和組織提供了強大的安全保障,使得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信息交流和業務操作成為可能。在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研究中,不僅要關注加密算法的強度和效率,還需要考慮密鑰管理、身份驗證、隧道建立等方面的綜合性問題。密鑰的安全性、適時地更新,以及對各種攻擊手段的防范措施,都是保持加密系統長期穩定的重要因素。總之,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是網絡通信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為人們構建安全可信的數字世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持續的研究和創新,能夠不斷提高網絡通信的安全水平,為用戶提供更安心、更便捷的數字化體驗。
作者單位:閆利軍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
參考文獻
[1]于繼華.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 2022, 19(17):101-103.
[2]季倩倩.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中的應用探討[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23,(07):22-23.
[3]劉仁和.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中的應用價值[J].移動信息, 2023, 45(09):135-138.
[4]陳新來,李濤.基于霧計算的地理社交網絡多級聚合方案[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22, 43(07):1832-1838.
[5]陸治向.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中的應用[J].小小說月刊(下半月), 2022,(0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