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能夠極大地促進信息傳播和共享,提高信號傳輸質量,緩解傳輸壓力,在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的同時,推動廣播電視工程高水平發展。本文圍繞廣播電視工程中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展開論述,多角度探討了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信號傳輸;傳播介質;信息互動;廣播電視工程
一、引言
目前我國廣播電視工程中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不同工程的實際情況有所差異,部分工程基礎資源占比較少,不同程度上影響多媒體計算技術積極效應的發揮。因此,為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工程質量和效益,應正確看待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優勢和作用,合理化融入各個環節,以此帶給用戶優質的視聽感受和擴大廣播電視媒體影響力。
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與廣播電視工程融合的必要性
(一)能夠滿足廣大用戶需求
廣播電視工程中,受限于傳統技術影響,用戶接收的內容質量普遍不高,主要表現在內容錯亂、畫面清晰度偏低,難以滿足觀眾的多元需求。隨著社會的進步,群眾物質需求在得到基礎滿足的同時,精神需求也在逐步提升,傳統廣播電視工程難以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因而迫切需要創新發展。因此,為提高廣播電視工程質量,應注重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融合應用,以增強畫面、聲音清晰度,帶給用戶豐富的視聽感受,同時可以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1]。
(二)能夠提高廣播電視傳輸質量和速度
以往廣播電視工程中,內容傳播質量和速度存在一系列問題,容易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干擾,導致傳播信號不穩定、信號傳播速度較慢等,此類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畫面整體清晰度,還會出現聲畫不同步的問題。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加快信號傳播速度,增強信號抗干擾能力,進一步保證傳播信號穩定。在高品質、快速的信號傳播下,有助于促進廣播電視內容多樣性發展,助力廣播電視工程向更高水平發展。
(三)能夠緩解信號傳輸壓力
由于廣播電視工程特性,正常運轉中會受到多種因素干擾影響,大幅度增加信號傳輸壓力。信號傳輸壓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外部環境壓力,信號傳輸會受到外部環境干擾影響,導致信號衰減或破壞,大幅度增加廣播電視信號傳輸壓力[2]。二是信號傳播速度和質量受制于傳播技術影響,會影響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傳輸速度較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號傳輸壓力。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廣播電視工程中融合應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能夠最大程度上減輕外部環境因素干擾,提高信號傳輸速度、穩定性,進而為用戶提供優質的視聽服務。
三、目前廣播電視發展的難點分析
(一)廣播電視信息互動性不足
時代不斷進步和發展,廣播電視工程除了傳播信息以外,還需要注重受眾反饋信息的集中,以此為依據來優化調整,以便于在激烈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但實際上,目前廣播電視的信息互動性仍然有所不足,無論是電視還是廣播,都存在制作周期長的問題,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信息收集反饋[3]。而且在反饋成本方面,廣播電視信息反饋大多是需要借助信息、郵箱、電話等,整體時間和成本較高,不符合當前用戶的信息需求。在反饋效果方面,用戶可以基于互聯網及時獲取所需信息,并了解反饋信息受理情況。另外,信息互動是相互的,并非單向的,信息處理人員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檢索和篩選,實現反饋調整,而這一點則是目前廣播電視所不具備的。
(二)信息傳播介質較為單一
以往的廣播電視信息傳播介質較為單一,廣播主要是通過音頻傳播信息,電視則是聲音和視頻形式傳播信息,盡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聲畫傳播需求,但本質上是被動式接收信號,播放內容較為固定,難以滿足用戶的多元化信息需求[4]。而且電視畫面傳播具有一定門檻,不可避免地限制了電視媒體信息傳播范圍和傳播能力。在信息多元化轉化層面,受眾自身缺乏足夠的信息轉換能力,部分信息編輯人員誠然具有一定轉換能力,但由于載體限制,導致信息轉換高度不足,影響廣播電視工程的質量和效益。
(三)信息檢索能力不強
部分廣播電視工程的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應用水平偏低,即便具有一定的信息監測能力,但更多的是局限于部分特殊群體,致使大多數信息無法高效利用。尤其是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創新發展下,網站為主的信息檢索模式逐漸代替了傳統的廣播電視,此種情況導致大量傳統廣播電視受眾流失。對于信息審核人員而言,信息監測能力不足,也會弱化廣播電視信息審核能力,影響信息傳播的時效性。
(四)信息整合技術水平偏低
從廣播電視工程發展情況來看,傳統技術水平偏低,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下,工程整體的信息展現能力十分有限,浪費資源。即便電視媒體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時間長短問題,難以提供更加多樣、全面的信息。同時,在信息延伸性方面,廣播電視媒體難以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延伸拓展,信息展現能力遠遠不如新媒體平臺。相比之下,新媒體平臺可以無限放大單位時間內的信息展現量,10秒內展現的信息,往往可以涵蓋傳統電視媒體的10分鐘內容,加之新媒體受眾的信息接收主動性較強,廣播電視受眾信息接收則較為被動,進一步加劇了廣播電視受眾流失問題。
(五)信息接收環境較差
信號傳輸方面,很多地區需要借助線纜和音波實現,但信息傳輸中可能會出現失真問題,影響受眾對信息的接收與理解。尤其是很多特殊天氣情況下,雷電、大霧等會對廣播電視信號傳輸產生干擾,帶給受眾不好的體驗。
四、廣播電視工程中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實踐應用
(一)媒體內容方面應用
首先,媒體內容傳播方面。由于廣播電視工程是將節目內容轉化為模擬信號,然后傳輸給用戶,因此不可避免受到外界環境干擾,可能會出現傳播路徑受阻,信號傳播質量下降的情況。為解決該問題,技術人員應學習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將傳播音視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傳播,相較于模擬信號而言,數字信號的抗干擾能力更強,能夠有效減少外界環境干擾,提高信號傳播質量。所以,引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很有必要,有助于提高信號傳播穩定性、安全性,為用戶提供優質內容。
其次,媒體節目后期制作方面。節目后期制作是一個重要環節,主要是依據節目制作標準和要求來篩選重組的重要信息,然后傳播給用戶。使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進行后期制作,可以精簡制作流程,操作更加便捷、高效。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加工節目內容,通過加入不同特效,增強節目立體化效果?;谟嬎銠C非線性編輯技術,隨時檢驗節目剪輯效果,降低工作難度,提高剪輯效果。
最后,新聞編輯形式方面?;诙嗝襟w計算機技術,信息可以借助不同載體形式來編輯。廣播電視的信息編輯素材來源范圍廣泛,如,可以在新聞現場采集素材,描述現場各類情況。但由于新聞現場信息采集環境復雜,編輯人員難以把握和提煉重點內容。而使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可以強化主體采訪,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即便是單一信息主體,也可以豐富信息背景,使其更加立體化。而在信息展現方面,使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可以創新信息展現形式,如二維碼,可彌補信息輸出不足問題,帶給受眾更強烈的多重感官體驗[5]。
(二)媒體網絡方面應用
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是密切聯系的,相輔相成,在網絡支持下,計算機技術的功能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所以,廣播電視工程引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可以朝著網絡媒體方向轉型發展,基于網絡平臺大范圍傳播信號。實際上,網絡大范圍普及背景下,人們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悄然發生改變,借助網絡平臺能夠實現信息大范圍傳輸和共享,信息傳輸更加高效。數字電視作為廣播電視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計算機技術、網絡平臺支持下,圖像質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搜索感興趣信息,并借助電視設備來播放,在擴大業務量的同時,還可以及時反饋用戶需求,為服務質量提升提供支持。
(三)計算機存儲方面應用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增強廣播電視工程的計算能力。傳統計算方式重點關注高峰值變化速度,盲目認為速度越快、工作質量越高。但實際上,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業務工作效率和質量,但系統運行穩定性卻同樣會影響整體工作質量。很多高性能計算系統結構定制,其中互聯網絡、處理器和基本系統軟件等部分都是定制開發,實用性較強,但技術復雜,成本較高。SMP集群目前已經成為高性能計算機主流,隨著技術創新發展,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具體包括海量數據處理、大規??茖W計算兩方面,其中網絡計算則成為高性能計算機應用的有效手段。此外,存儲作為高性能計算系統的重要部分,隨著技術發展,可以擴大內存,提高信息存儲容量,并從海量數據中挖掘有價值信息,減少資源浪費,對于提高廣播電視工程運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事實上,未來廣播電視工程數字化轉型發展中,對于大容量存儲器的需求將會更加迫切。
(四)信息交互方面應用
傳統廣播電視工程信息交互能力有所不足,即便很多廣播電視媒體嘗試引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但實際效果相對有限。對此,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實行網絡互動直播,觀眾在線觀看直播的同時,與主播實時互動。此種方式互動形式多樣,如彈幕、投票調查以及在線問答等,能夠大幅度增強觀眾參與感和體驗感?;诖髷祿夹g收集分析用戶的興趣愛好、觀看歷史等信息,以此為依據,提供個性化內容,豐富用戶個性化體驗,更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信息傳播效果。也可以與社交媒體融合,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來擴大傳播渠道,為用戶提供話題討論機會,分享直播內容,擴大廣播電視節目影響力。另外,融合云計算與多終端技術,觀眾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在不同設備上觀看節目,提高節目觀看的便捷性和靈活性[6]。
(五)數據整合與搜索方面應用
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數據整合與搜索,是信息高效收集和傳播的主要環節,能夠形成規范統一的數據倉庫。數據搜索則是借助特定搜索技術和算法,可精準、快速收集所需要的用戶數據信息,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節目內容管理
基于數據整合技術,統一管理各類型節目內容,建立多媒體數據庫。數據庫內容包括音視頻、文字等,提供多種數據查詢和檢索方式,實現信息快速查找與使用。
2.用戶行為分析
收集用戶廣播電視平臺上的互動行為、觀看歷史以及停留時間等信息,了解用戶喜好,以此為依據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推薦。
3.廣告投放優化
借助數據整合與搜索技術,精細化管理廣告投放行為,分析廣播電視節目的受眾群體喜好傾向,優化廣告投放策略,以此來提高廣告轉化率與ROI。
4.版權管理與保護
基于數據整合與搜索技術,監測預防和快速定位侵權內容,能夠有效保護媒體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
5.多源數據融合
媒體融合背景下,加強多源數據融合管理具有必要性,借助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整合不同渠道數據信息,為決策管理提供精準可靠的數據支持。
6.智能搜索和推薦
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實現智能化數據搜索和推薦,用戶在平臺上輸入簡單搜索關鍵詞或條件,即可提供高度相關服務推薦,優化用戶體驗。
7.數據可視化與報表生成
運用數據可視化技術,能夠將不同類型數據通過可視化呈現,便于用戶了解,提高決策準確性。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發展,數據整合與搜索將為廣播電視工程發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通過相關技術的融合,能夠極大地提高廣播電視工程技術水平,豐富廣播電視工程內容。
五、結束語
總之,廣播電視工程中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融合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廣播電視媒體的技術含量,彌補傳統廣播電視工程的欠缺與不足。通過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提升數據信息收集、處理和交互能力,實現各類資源的整合處理,對于提高廣播電視工程質量、朝著更高層次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喬江 山東煙臺市蓬萊區融媒體中心
參考文獻
[1]張岱英. 廣播電視工程中的高清晰度視頻技術及其在新媒體應用中的發展[J]. 中國傳媒科技, 2023, (12): 151-154.
[2]韓慕佳. 數字音頻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運用策略[J]. 中國新通信, 2023, 25 (21): 96-98.
[3]徐麗. 菏澤地區廣電工程中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創意與表達[J]. 文化產業, 2023, (29): 103-105.
[4]靳超, 岳永強. 5G+8K移動直播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 電視技術, 2023, 47 (10): 128-130.
[5]劉貴臣. 數字音頻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同步傳輸與控制技術[J]. 電視技術, 2023, 47 (10): 164-166.
[6]萬譞, 焦軍麗, 夏明貴. 基于人工智能的虛擬數字人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 電視技術, 2023, 47 (07): 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