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深入探討了竹元素在鄉村景觀小品中的應用,揭示了其在鄉村振興和旅游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竹材以其可再生、環境友好的特性,成為鄉村景觀設計的優選材料。研究發現,竹材小品不僅豐富了鄉村景觀的形態和功能,更體現了鄉村文化的內涵和生態價值。通過對竹材小品的應用分類、設計原則及與其他材料的融合進行探究,本研究指出,竹材小品在滿足實用性的同時,展現了生態性、地域性、創新性和經濟性。這些小品不僅為鄉村居民提供了便利,也為游客帶來了獨特的體驗,推動了鄉村的綠色發展和文化傳承。本研究的成果為鄉村景觀設計提供了新思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對于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竹元素;景觀小品;鄉村;應用探究
一、引言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村景觀建設日益受到重視。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將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鄉村景觀,成為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竹元素,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材料,其在鄉村景觀小品中的應用,不僅能夠豐富鄉村的視覺效果,還能體現鄉村的生態價值和地域特色。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竹元素在鄉村景觀小品中的應用,揭示其在鄉村振興和旅游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對竹材小品的應用分類、設計原則及與其他材料的融合進行探究,本文旨在為鄉村景觀設計提供新的思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
二、竹材小品的應用研究意義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鄉村旅游業蓬勃發展。為避免同質化,將鄉土元素融入景觀小品,打造特色鄉村景觀與建筑,成為展現鄉村歷史文化內涵、吸引游客的有效途徑。竹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憑借其生長迅速、環境友好等特性,成為綠色生態建設的優選材料。在鄉村公共空間廣泛應用竹材小品,不僅能減少對傳統建筑材料的依賴,降低碳排放,還能推動鄉村景觀的可持續發展。竹材小品不僅是鄉村景觀的點睛之筆,更是鄉村文化的生動展現。它們小巧精致,功能多樣,造型獨特,風格各異,既滿足鄉村居民的日常需求,又彰顯鄉村的地域特色,還可以提升鄉村的文化內涵和生態價值。
三、竹元素在鄉村景觀中的應用研究
(一)竹材景觀小品的分類
1.功能類:此類竹材小品主要滿足鄉村居民的日常需求。例如,在浙江安吉的美麗鄉村建設中,設計師們利用竹材搭建了多個休憩亭,這些亭子不僅為游客提供了遮陽避雨的場所,其獨特的竹結構設計也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樣,在四川青神的鄉村道路旁,設置了一系列竹制長椅和指示牌(如圖1),這些小品不僅實用,而且通過竹材的自然紋理和色彩,展現了鄉村的寧靜與和諧。
2.裝飾類:裝飾類竹材小品以美化鄉村環境為主。在福建南平的一個鄉村,當地藝術家創作了一系列竹制雕塑,這些雕塑以當地的農耕文化和自然風光為題材,不僅提升了鄉村的藝術氛圍,也成為游客拍照留念的熱點。
3.生態類:生態類竹材小品注重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在云南西雙版納的鄉村,當地居民利用竹材搭建了鳥類棲息架和昆蟲旅館,這些小品不僅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地,也成為了生態教育的良好載體。在湖南湘西的某些村莊,竹材被用來制作植物攀爬架,這些攀爬架不僅為植物提供了生長的支撐,也為鄉村增添了一抹綠色。
4.文化類:文化類竹材小品以傳承和弘揚鄉村文化為宗旨。在安徽黃山的宏村,有一處利用竹編藝術裝置打造的民俗展示區,這里展示了當地傳統的竹編技藝,讓游客在欣賞鄉村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底蘊。在浙江麗水的鄉村故事墻項目中,設計師們運用竹材制作了一面面記載著村莊歷史和傳說的故事墻,成為了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文化橋梁。
(二)竹材小品的設計原則
1.生態性原則:設計應充分考慮竹材的環境友好性,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干擾,同時利用竹材促進生態平衡。例如,在貴州荔波的鄉村景觀中,設計師采用竹材制作了生態步道和觀景臺,這些設施既未破壞原有生態環境,又為游客提供了親近自然的機會。
2.地域性原則:竹材小品設計應體現當地文化特色和地理特征,避免千篇一律的設計風格。在四川宜賓的鄉村,設計師結合當地竹編工藝,創作了一系列具有川南特色的竹材小品,這些小品不僅展示了當地的文化底蘊,也增強了游客的文化體驗。
3.創新性原則:設計師應大膽探索竹材的新用途和表現手法,將傳統材料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在浙江莫干山的鄉村改造項目中,設計師利用現代工藝將竹材塑形成各種創新形態,打造了一系列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竹材小品。(4)實用性原則:竹材小品不僅要美觀,更要實用,滿足鄉村居民和游客的實際需求。在安徽黃山的鄉村,設計師利用竹材制作了戶外健身器材和兒童游樂設施,這些小品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三)竹材與其他材料的融合
竹材作為一種傳統的天然材料,在現代鄉村景觀設計中,通過與不同材料的融合,展現出其獨特的質感和美學價值,創造出多樣化的視覺效果和使用功能,如木材、石材、金屬、玻璃、塑料等。以下是對竹材與其他材料融合方式的詳細探討:
1.竹材與木材的結合。竹材與木材的搭配,能夠營造出一種和諧而溫馨的鄉村氛圍。兩者的結合,既能體現自然材料的原始美感,又能增添設計的層次感。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竹材與木材交替使用,如在建造鄉村小亭時,使用竹材作為支撐結構,而木材則用于座椅和桌面,形成一種自然過渡的效果。
2.竹材與石材的搭配。竹材與石材的結合,是一種剛柔并濟的設計手法。石材的堅硬與竹材的柔韌相互映襯,展現出鄉村的自然美。例如,在戶外休息區域的設計中,可以使用竹材制作座椅的框架,搭配光滑的石材桌面,保證座椅的舒適性,增添桌面的耐用性,提升休息區域的功能性,使整個景觀小品顯得更加沉穩和大氣。
3.竹材與金屬的結合。竹材與金屬的融合,是現代與傳統、自然與工業風格的完美結合。金屬的冷硬質感與竹材的溫潤自然相得益彰,創造出獨特的藝術效果。在實際設計中,可以利用金屬支架來支撐竹材結構,如在制作大型戶外裝置或雕塑時,金屬的穩固性能夠確保竹材結構的穩定性。
4.竹材與玻璃的融合。竹材與玻璃的結合,能夠增強景觀小品的通透性和光影效果。玻璃的透明性與竹材的紋理相互映襯,創造出一種輕盈而精致的感覺。例如,可以采用竹材編織成燈罩的框架,內部鑲嵌透明玻璃,制作成景觀燈飾。夜晚時分,燈光透過竹材和玻璃的縫隙,灑落在鄉村的小徑上,營造出溫馨而浪漫的氛圍。這種融合不僅能提升景觀的視覺效果,也可以讓竹材的應用更加多元化。
5.竹材與塑料的配合。結合塑料,竹材小品在耐用性、功能性和美觀度上能得到提升,塑料的耐腐蝕性有效延長竹材小品壽命,減少維護成本,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例如,座椅、指示牌等小品可使用塑料進行表面處理,形成保護層,提高耐候性。將塑料加工成各種形狀,與竹材結合,提升小品實用性。例如,座椅面和燈具燈罩可使用塑料,保證舒適度和美觀度;步道鋪裝可使用塑料,與竹材肌理形成對比,營造獨特視覺效果。
四、結語
竹材在鄉村景觀小品中的應用,凸顯了其作為傳統與現代結合材料的價值,展現了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竹材小品豐富了鄉村文化,提升了鄉村形象,為旅游業增添了動力。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竹材小品在景觀設計中的角色將更加重要。需繼續研究其特性,創新設計,探索與其他材料的融合,為鄉村景觀建設貢獻力量。竹元素的應用,不僅促進了鄉村的綠色發展,還加深了游客對鄉村文化的理解,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參考文獻:
[1]游明芳.竹材小品在園林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5.
[2]軒譽珂,李莎莎.竹材料在園林與建筑中的應用研究[J].農家參謀,2017,(12):81.
[3]李微波,肖曉玲,李衛東,等.基于傳統編扎工藝的鄉村景觀小品設計與應用[J].湖南農業科學,2021,(09):56-59.
[4]劉妍,陳艾潔.徽州地區竹材在鄉村景觀中的應用形式探索[J].居舍,2024,(07):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