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數學作業設計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自主發展意識的培養,即在實行數學求解時,不再是以教師課堂講授教學內容為主,而是致力于學生課下對于數學作業內容的自主研習、自我理解,創新有效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強調學生要從課本內容的解讀中出發,注重挖掘每個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意識,并根據其課下表現,促使學生從課本內容的觀察與思考中正確理解數學以及眾多公式、幾何求證等知識點,不斷獲得進步。
一、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分析
在素質教育推進中,我們越來越注意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提倡減負增效,明確初中各學段課后作業的要求,不讓學生作業負擔太重。我們要分析,如果是學生貪玩導致的,我們就加強他們行為規范的教育,對他們的預習、上課和課后作業加強檢查的力度,讓他們將學和玩和諧起來。而對于那些學習思維跟不上的,我們則應重視他們的基礎,引導他們在多做、多思考中掌握知識,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數學作業主要是課后的家庭作業,但是也包括一些基礎知識的預習,課堂的鞏固和檢測提升的作業。這里的分層作業我們一般分為三類,優秀的完成最高級的、難度大的。中等生在完成基礎和提升題的基礎上,也可嘗試做一些思維訓練和拓展的題目。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們要他們完成基礎題和一些簡單的提升題,至于思維要求高的、能力強的題可以忽略。
二、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設計
(一)課中鞏固提升分層作業設計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一般是以問題單、任務群進行學習的,這里雖然算不上作業,但是在學生問題解決中,我們也要關注,對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判斷。當堂作業設計和推進要關注學生新知獲得情況。如果學生整體上接受得比較好,那么,我們當堂鞏固性作業可以少些,多些提升思維的練習;否則,可以基礎訓練和簡單運用題多些。
(二)合作式作業設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
初中學生大多都缺乏合作學習意識,由于自身數學基礎薄弱,需要教師采取一定的手段進行改善,自主發展與合作學習模式可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前期將學生進行分組之后,教師可先進行一個摸底的測試,測試的方式就是關于一些數學基礎知識的快問快答,考查學生的基礎差異性。畢竟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是不一樣的,基礎不一樣,在組內發揮的作用也就不同。在進行完摸底測試之后,各小組對于自己組內成員的數學知識掌握水平就有了大致的了解,根據每個學生基礎的不同,在數學作業以及其他任務的布置上可做不同程度的區分,可以按照課本內容的學習主題,引導學生自由選擇伙伴、自主學習。
(三)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是基于學生不同的個性、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將班級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教師針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區別性教學的方法,總體來看學生可以分成三類:一是基礎知識不牢固的學生,二是基礎知識掌握尚可,但是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三是基礎知識和思維能力都達到標準的學生。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僅僅依靠成績來劃分和判斷。正因如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綜合學習情況再加以分層。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將分層的情況告知學生,允許學生提出意見,根據學生實際學情來進行分層,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