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書法學院首屆書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廣州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研究生,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創作以行草書為研究重點,輔以篆隸。作品曾榮獲守正·拓新——四川省第二屆高校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優秀獎,入展“李一氓杯”第二屆全國書法大賽、守正·拓新——四川省首屆高校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黃河風情”全國書畫展。
在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中,行書以其流暢的線條和富有節奏感的筆觸,獨樹一幟。它不僅是文字的書寫,更是情感的抒發和精神的寄托。米芾,北宋時期的書法大家,以其行書作品風檣陣馬,沉著痛快而聞名。筆者臨習米芾諸帖,由臨到創,感受頗多,以此記錄。
行書的創作,超越了文字的簡單記錄功能,成為我情感與思想的載體。書法與每個習書人的內心世界緊密相連,每一次筆觸,都是我們內心情感的流露,是我們精神世界的直觀反映。
行書的內容呈現,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信息。米芾的行書作品,如《蜀素帖》,不僅展示了其精湛的書法技藝,更蘊含了豐富的文學價值。作品中的詩句,體現了作者極高的文學修養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內容的呈現,使得行書作品不僅是藝術的展現,更是文化的傳承。
情感的表達在行書創作中尤為關鍵。米芾的行書,以其跌宕起伏的筆勢和變化莫測的墨色,傳達了作者的情感波動。“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正是行書創作中情感表達的最佳寫照。我們可以通過行書的創作,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筆端,使作品充滿生命力和感染力。筆者亦是如此,通常在讀到某句詩、某首詞、某個對聯時有感而發,創作靈感瞬間迸發,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是非常自然且充滿意趣的。
在行書創作前,筆者也經常從《中國書法史》《米芾書法研究》以及《書法與情感》等著作中汲取靈感。它們為我提供了重要的學術支撐,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行書藝術的發展歷程、特點和影響,以及書法與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
行書的創作,是一種藝術的實踐,更是一種情感的交流。通過米芾的行書作品,我們不僅能夠欣賞到書法藝術的美感,更能夠感受到書法家的情感世界。在創作中,我們應當追求技藝與情感的完美結合,以期達到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在實際創作中,我將不斷探索和實踐,創作出更多具有深度和內涵的行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