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的廣闊天地里,我作為一名中學美術教師,始終堅信藝術是啟迪學生心靈、激發創造力的不竭源泉。在賴雪梅老師的引領下,我有幸深入接觸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兩顆璀璨明珠——寫意花鳥畫與巖彩畫,這段經歷讓我深刻地領悟到了中華藝術的深邃哲學與非凡美學。
古代中國,人們視自然萬物為靈。花鳥作為自然界的精靈,常被賦予吉祥、美好的寓意。寫意花鳥畫,作為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分支,以簡約的線條和墨色,勾勒出花鳥的生動形態,展現出畫家對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自由表達。在陳承基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逐漸領略到了寫意花鳥畫的魅力。它不僅是自然景物的再現,更是畫家心靈與自然的和諧共鳴。而巖彩畫,則以其豐富的色彩層次和厚重的質感,獨樹一幟。通過學習胡明哲先生的巖彩系列課程,我掌握了運用天然礦物顏料描繪自然與人文的技藝,對色彩與質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創新運用。我力求讓每一幅作品都成為心靈與自然的對話,傳統與現代的交融,讓學生在欣賞中感受到色彩運用的極致魅力和藝術創新的力量。
寫意花鳥畫與巖彩畫各有千秋,卻又相輔相成。寫意畫的意境之美,與巖彩畫的色彩之韻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既承載深厚文化底蘊又洋溢現代氣息的藝術語言。這種跨界融合,不僅拓寬了我的藝術視野,也激發了我對學生創造力培養的新思考。作為中學美術教師,我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傳授技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感悟藝術之美,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思維,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勇于探索。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藝術的道路上勇敢前行,成為具有藝術素養與創造力的未來棟梁。
展望未來,我將繼續懷揣對藝術的熱愛與敬畏之心,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用筆墨與色彩記錄美好、傳遞情感。我堅信,無論是寫意花鳥畫的空靈飄逸,還是巖彩畫的絢爛多彩,都將在我的教學實踐中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我,也將以堅定的步伐,在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路上不斷前行,為培養更多具有藝術素養與創造力的未來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