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位兼具教師與母親身份的創作者,我喜歡以孩子為主題進行創作??粗且环嬛⒆拥淖髌?,仿佛在翻閱一本獨特的成長日記。他們的一顰一笑、每個成長階段的行為變化,這些生動的細節都激發著我的創作靈感。在描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感慨孩子世界的純真和美好,這種純真在成人世界中逐漸消失。我希望可以通過我的創作重新找回那份純粹的感覺,表達對純真的懷念與向往。
創作過程無疑也是一場見證生命奇跡的旅程。我目睹了孩子從稚嫩弱小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個體,這種變化,讓我深深感受到生命的韌性和力量。每一幅作品,都是對生命奇跡的致敬,滿載我對生命的敬畏之情。
巖彩畫以其獨特的顆粒質感,成為我表現兒童特征與情感的最佳媒介。對于兒童柔嫩肌膚的描繪,我選擇較細的巖彩顆粒。細膩的顆粒能夠營造出光滑、細膩的質感,如同兒童肌膚般嬌嫩。當需要展現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時,則在畫面的局部,如衣服褶皺處或頭發上使用稍粗的顆粒。較粗的顆粒會增加畫面的立體感和層次感,表現出兒童充滿活力的動態美。
孩子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他們對色彩的感知和喜愛,直接而純粹。因此,選擇適合的色彩表現孩子形象和童真氛圍是至關重要的。比如,當描繪孩子的快樂時光時,我會大量使用明亮、鮮艷的色彩,如金黃色的陽光灑在孩子身上,粉色的臉頰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些色彩不僅是對現實的還原,更是對孩子內心喜悅情感的一種外在表達。當表現孩子的困惑或難過時,我會運用深邃的藍色或柔和的灰色,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郁的氛圍。色彩與情感的交融,讓觀者跨越畫面的界限,直抵孩子細膩而純真的內心世界。
孩子,是我們共同的未來,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我希望通過這些作品,能夠與每一位觀者建立起最本真、最純粹的情感交流,共同守護那份難能可貴的童真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