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體育藝術面臨傳承困境和發展挑戰,尤其在年輕人中缺乏興趣,且地域限制影響傳播。數字化技術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新契機。本文探討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資源開發中的應用,包括保存、展示、傳播、市場化、文化創新和跨界合作等方面。通過3D掃描、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技術,傳統民族體育藝術得以精準記錄和保存,并通過虛擬平臺跨越地域限制,吸引全球觀眾參與。數字化技術促進了民族體育藝術的市場化,拓展產業化路徑,為其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動力。
關鍵詞:民族體育藝術;數字化技術;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市場化
基金項目:2021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民族地區民族傳統體育藝術類項目資源開發與運用性研究》,項目編號:202IKY0603;2023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人工智能深度視覺技術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與創新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3JGB334;2024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民族傳統體育助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西示范區建設的研究》,項目編號:2024KY0615。
一、引言
民族體育藝術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其傳承和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傳統項目的參與人數逐年減少,尤其在年輕人中缺乏興趣和認同。許多民族體育藝術項目局限于特定地域,難以在更廣闊的市場中傳播,且缺乏有效的數字化保存和推廣手段。數字化技術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方案。通過3D掃描、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民族體育藝術可實現數字化保存和展示,打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廣泛的受眾,推動其傳承與創新。本文探討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資源開發中的應用與影響。
二、民族體育藝術資源的現狀與挑戰
(一)民族體育藝術資源的現狀
民族體育藝術資源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傳承困境和發展瓶頸。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背景下,傳統民族體育藝術的傳播和保護顯得尤為困難。首先,許多民族體育藝術項目面臨參與人數減少的情況,尤其在年輕一代中,缺乏興趣和參與意識。其次,傳統項目多分布于偏遠地區,受地域限制,難以在更廣泛的文化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盡管各地都有對這些項目的文化保護,但大多局限于地方性傳承,尚未實現系統化的資源整合和推廣[1]。缺乏有效的數字化保護和傳播手段使得部分民族體育藝術項目面臨著無法長期保存和展示的問題,急需尋求創新的傳承方式。
(二)民族體育藝術資源開發的主要挑戰
民族體育藝術項目面臨的首要挑戰是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許多傳統項目因缺乏系統的保護機制和現代化的保存手段,逐漸消失,部分技藝和項目正面臨失傳的風險。
其次,民族體育藝術資源的開發具有明顯的地域局限性。許多傳統項目由于過于依賴地方性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結構,缺乏跨地區的傳播渠道,限制了其發展空間。這些項目普遍缺乏市場化運作經驗,受眾群體小,難以吸引足夠的商業投資或實現大規模的推廣。
最后,技術與創新能力的匱乏也是一個關鍵問題。盡管一些民族體育藝術項目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但由于傳統展示方式單一、缺乏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導致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難以實現文化和商業的雙重價值。
三、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資源開發中的應用
(一)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資源保存中的應用
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的保存方面展現了巨大潛力。3D掃描、激光掃描等技術能夠精準記錄傳統元素,如:器具、服飾、表演動作等,避免文化遺失。通過數字化建檔,民族體育藝術的表現形式能永久保存,確保其內容隨時可查閱和再現。尤其是對于一些已消失或面臨消失的民族藝術形式,數字化保存提供了搶救和重現的可能性[2]。例如:通過數字化技術保存的傳統舞蹈動作,可以確保這些表演藝術不因表演者的流失或社會變遷而消失。數字化不僅提高了保存的精度,還擴展了其全球可訪問性,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這些技術手段使得民族體育藝術的學習資源更加直觀、生動,也讓其擁有了在現代社會的持續生命力。
(二)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項目展示與傳播中的應用
數字化技術革新了民族體育藝術的展示與傳播方式。通過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民族體育藝術不僅能在現實環境中展示,還能在虛擬空間中重現并創造互動體驗。例如:利用VR技術,傳統摔跤比賽可以通過虛擬場景讓觀眾身臨其境,體驗比賽的激烈。AR技術則允許觀眾通過智能設備在特定場景中查看數字化體育項目,增加對傳統藝術的理解和興趣。數字化技術也可以幫助觀眾通過虛擬鏡頭、交互式應用等多元化手段深入體驗民族體育項目的文化內涵。通過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打破了地域和時空的限制,還為全球觀眾提供了更廣泛的體驗機會,推動了民族體育藝術的全球傳播。
(三)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資源市場化中的應用
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市場化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將民族體育藝術內容轉化為數字化產品,能夠在多個平臺銷售和推廣[3]。例如:數字化重現傳統賽事,通過線上直播吸引全球觀眾觀看,甚至通過虛擬商品(如:虛擬道具、運動服飾等)創造盈利模式。數字化內容的轉化與創新為民族體育藝術項目的產業化提供了新的機會。例如:在虛擬平臺上舉辦虛擬賽事或比賽,不僅能吸引到跨地域的觀眾,還能通過虛擬商品的售賣增加收益。借助大數據分析,項目能夠精準定位受眾,優化宣傳策略,擴大影響力。數字化不僅提升了民族體育藝術的市場競爭力,還為其帶來了可持續的商業機會,推動文化的自我增值。
(四)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項目文化創新中的應用
數字化技術不僅是傳統項目的傳播工具,還推動了文化創新。結合虛擬現實和游戲化技術,民族體育藝術可以打造具有娛樂性和互動性的文化體驗。例如:傳統舞蹈和體育項目可轉化為虛擬游戲,玩家在其中不僅學習動作,還能參與虛擬賽事。結合民族體育藝術元素制作數字化動漫或游戲,能吸引年輕觀眾,增加互動性,促進文化創新與傳承。例如:將傳統摔跤與電子競技結合,開發線上摔跤模擬游戲,不僅增強了文化項目的娛樂性,也讓年輕一代能更輕松地接觸并理解傳統體育藝術。通過不斷融合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數字化技術為民族體育藝術的未來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五)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教育中的創新應用
數字化技術為民族體育藝術教育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通過線上課程、虛擬教學平臺和互動學習工具,教育資源突破了地域和時空限制。學員可以通過AR技術在現實世界中看到舞蹈動作的虛擬示范,幫助他們更好理解技巧和細節[4]。同時,數字化平臺能夠提供個性化教學,根據學員的學習進度與興趣定制課程內容。數字化教育模式突破了傳統教育的局限,使得民族體育藝術的教育更為靈活、廣泛。例如:利用直播課程和交互式平臺,教師可以在線上展示舞蹈、武術等技藝,通過實時反饋幫助學員改進動作。這種教育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大大降低了傳統模式的時間和空間成本,擴展了教育受眾。
(六)數字化技術推動民族體育藝術項目的跨界合作
數字化技術為民族體育藝術項目的跨界合作開辟了新機會。通過虛擬旅游、虛擬賽事和數字化演出等形式,民族體育藝術能夠與旅游、娛樂等產業結合,拓展其傳播和商業渠道。例如: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展示民族體育藝術項目的獨特文化,通過數字平臺連接全球觀眾。結合娛樂產業的元素,如:虛擬游戲和動漫,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推動文化創新和傳播。數字化技術還能夠促進藝術項目與社會各界的多元化合作,如:與科技公司合作,開發沉浸式體驗展覽,使民族體育藝術與科技創新有機結合,拓寬文化產品的市場范圍。
(七)數字化技術在民族體育藝術項目的全球傳播中的應用
數字化技術使民族體育藝術項目能夠突破地域限制,實現全球傳播。通過網絡平臺、社交媒體和直播,民族體育藝術能夠吸引來自全球的觀眾。例如:民族摔跤賽事通過線上直播,可以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關注。機器翻譯技術和多語言字幕的結合,使國際觀眾更容易理解和欣賞傳統體育藝術。借助全球平臺,民族體育藝術能夠精準定位全球受眾,制定定制化的推廣策略,增強國際影響力。數字化傳播不僅讓民族體育藝術在全球范圍內傳播,也促進了跨文化的理解與交流,為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八)數字化技術支持民族體育藝術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數字化技術為民族體育藝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項目優化內容和推廣策略,提升參與度和觀眾黏性[5]。例如:通過數據分析,項目能夠了解觀眾的興趣點和需求,從而調整內容,增強文化項目的市場吸引力。數字化技術還幫助民族體育藝術項目的創新,提供更靈活的展現形式和互動方式,確保其在數字時代的持續發展和文化傳承。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項目可以為觀眾提供個性化推薦,提升觀眾的參與體驗,從而確保項目的長久發展。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海南三亞舉辦的第12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表演類項目為特色,充分展示了豐富的民族體育藝術形式。這些項目涵蓋民族舞蹈、武術表演及民族體育游戲等,具有高度的文化價值。然而,表演類項目面臨傳承難、受眾狹窄及傳播方式單一等問題。為更好地保護和推廣項目,組委會引入數字化技術,通過現代技術手段保存和展示民族體育藝術,為傳統項目注入新活力。
(二)實施過程
第12屆民運會首次將3D掃描和建模技術應用于民族表演類項目,全面記錄了舞蹈動作、道具設計和表演場景等關鍵元素,為民族體育藝術提供了精準的數字化保存手段。通過這一過程,不僅保存了表演的技術細節,還保留了民族文化獨特的表達方式。為了提升觀眾的沉浸感,主辦方還利用虛擬現實(VR)技術創建了一個互動平臺,觀眾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民族舞蹈、摔跤等項目的精彩場景,深入理解每一個動作背后的文化故事。增強現實(AR)技術的引入,使得觀眾通過智能設備與虛擬環境互動,掃描表演道具可以獲取相關歷史背景與文化意義,進一步加深對項目的理解與欣賞。賽事內容的數字化傳播通過線上直播、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快速擴展受眾,使得這些表演類項目突破了傳統賽事的地域限制,成功吸引了大量國內外觀眾。大數據分析技術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辦方通過分析觀眾的興趣和偏好,調整和優化了展示策略和內容布局,提升了數字化內容的市場化效果。
(三)效果分析
海南三亞民運會表演類項目的數字化應用成效顯著,首先在文化傳承方面,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成功應用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和沉浸式體驗,讓他們更直觀地感受民族體育藝術的魅力。這不僅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和興趣,也加深了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尊重。數字化保存技術的應用確保了這些項目能夠在長期內得以保存并進行展示,為民族體育藝術的文化保護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價值。通過線上傳播,表演類項目的受眾群體得到了顯著拓展,尤其是在年輕觀眾和國際觀眾中,賽事的影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數字化內容的市場化操作也為賽事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效益,虛擬票務、賽事衍生品的銷售為傳統體育藝術項目的商業化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和思路。數字化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為本屆民運會增添了現代化的色彩,也為其他民族文化活動提供了借鑒和示范,推動了民族體育藝術項目向更廣泛的觀眾群體和商業市場擴展,開啟了數字化時代下的現代化發展路徑。
五、結語
數字化技術為民族體育藝術的保存、傳播、市場化及文化創新帶來了顯著變革。通過數字化保存技術,傳統項目得以長期保存并避免遺失;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打破地域限制,讓全球觀眾能夠體驗和參與傳統項目。數字化技術還推動了文化產業化,虛擬賽事與線上教育為民族體育藝術提供了新的經濟和傳播模式。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應用將進一步推動民族體育藝術的跨界合作和全球傳播,促進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持續發展與創新。
參考文獻:
[1]李克良,張瑤,王紫娟.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的邏輯理路與可持續發展向度[J].黑龍江民族叢刊,2024,(04):137-145.
[2]梁桂銘,林婷婷,唐元超.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數字化保護的現實困境與策略研究[J].體育視野,2024,(04):19-21.
[3]梁坤.數字化背景下民族傳統文化傳播[J].三角洲,2023,(17):191-193.
[4]譚吟月.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1):96-99.
[5]郝鑫.“數字化”助力民族傳統文化傳播與發展研究[J].藝術品鑒,2023,(09):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