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個領域都融入了信息化技術。醫院檔案管理會接觸眾多的數據信息,為提升工作效率,需要積極構建醫院檔案信息化管理與電子病歷管理信息系統。主要研究信息化在提高病歷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信息化;電子病歷;技術要求;管理系統
隨著科技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醫療工作的各個環節都有了新的要求。要提高醫療質量,就必須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一個高效、穩定、易于管理的病歷檔案系統。病人病案數字化,實現了各種信息在院內聯網傳輸,簡化病人就診過程,減少不必要的手續,從而大大提高了診斷和治療的效率和質量,促進了病歷檔案管理的發展。
1信息化在提高病歷檔案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許多醫院都有醫院信息系統(HIS),只有把HIS和電子病案系統結合,才能真正地發揮其功能。對電子病歷的合理應用,醫務人員能夠更好地開展臨床診治工作,通過信息化數據的整理、分析、總結,對科研長遠發展極為重要。醫院信息平臺,數字化意義深遠,其發展與應用在目前醫療界信息系統管理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其中電子病歷的合理、完整建設是較為重要的一項工作環節。電子病案能夠將患者的各種信息轉化為數字信息,并在院內聯網流轉,從而實現對患者就醫的全流程管理。HIS在使用過程中,已成為醫療病歷的基礎設施,應合理建設諸多子系統的規范管理,實現病案管理智能化,以適應新時代管理要求,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確保其系統應用的穩定和可靠。在新時代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醫療技術水平也不斷創新提升。在醫院管理中,電子病歷是未來的一種流行趨勢,經過不斷應用與實踐,對各流程不斷優化和完善,病歷電子化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電子病歷的技術要求分析
2.1輸入與引入
電子病歷使用過程中,輸入與引入環節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關鍵內容,如SQL、Server等ODBC兼容數據源。經過專用端口,如COM接口、VIDEO接口、檢查儀器串口等應用,將相應數據利用視頻、圖像、文本等形式進行輸入,上傳至特定的數據系統中,通過手工或語音錄入,同時可以通過數字化掃描等手段將信息導入,在數據系統中進行梳理、分析和存儲。
2.2顯示與打印
顯示與打印技術是電子病歷應用當中的基礎構成,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內容,比如圖像的顯示以及數據可視化等多種手段。文本顯示技術多用于呈現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記錄以及診斷報告等文字類內容,以便醫護人員對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和處理。
2.3存儲與傳輸
存儲與傳輸涉及電子病歷數據的訪問、傳輸以及安全保障等諸多層面,同時需要保證病歷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需要滿足醫療業的運行需求。將各個診療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后,輸送到服務端進行存儲。局域網和廣域網是常用的輸送類型,要對輸送功能進行一定的安全保障,在內部服務器或PC機上,將相關數據進行儲存,可在個人電子信息卡當中體現和查詢,將電子病歷儲存輸送發揮出巨大優勢,彰顯出更為便捷、高效的系統模式,幫助醫院相關工作人員減輕工作負擔,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從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形象。
2.4安全要求
醫療過程中,電子病歷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電子病歷中涵蓋了患者的具體信息,包括身份認證、數據加密、電子簽章、數據存儲、審計維護等多層面。不僅需要完整性,還應具有一定隱私性。醫院以及醫療機構應對患者資料信息嚴格保密,對信息進行加密處理,提高信息安全性與可用性,防范丟失和泄露。隨著新技術不斷創新演變,電子病歷安全性要求也不斷更新與優化。其中,數字證書技術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可保證醫師簽名的合法性。醫護人員在病歷信息提取、整理的過程中,需要設置權限分級,以確保病歷資料不被篡改與不合理調取應用[1]。
3信息化在提高病歷檔案管理中的策略
3.1電子病歷的歸檔
在對電子醫療檔案進行分類時,一般都會采用一種自動化的方法,即建立一份檔案索引表格。每個新案例的主頁輸入后,都要對這個索引表格進行相應的修改。比如,當一個電子病案的輸入被自動存檔時,就必須依照這個索引表格一步一步地完成,在這個進程中,通過應用程序的計時來觸發。每個觸發器都要做下面3件事。首先,在檢索索引表格中查找案例產生的時間,查找那些需要進行存儲的案例。其次,對指數表格進行更新。使索引表格的信息內容能夠按時地被同步。第三,進行轉儲。通過上述的作業方法,可以使查詢、歸檔索引表能夠被自動地更新到第三存儲區域,或加入和記錄病案資料。歸檔索引表格會根據表中顯示的錄入修改時間將系統中的一級存儲區超過兩周的數據信息轉移至二級存儲區,并且刪除一級存儲區保留的原數據信息。在成功刪除相關信息之后,在歸檔索引表中刪除這部分數據信息的索引[2]。
3.2電子病歷的查詢
電子病歷設定兩種查詢方法,一種是通過指數名進行查詢,該查詢的索引可以查找患者的時間和疾病類型。比如,可以通過對患者名字的查詢,在搜索過程中輸入患者的病歷號碼或名字,從而得到患者的診斷和治療資料。第二類是基于圖像、語音、生理等已知信息的檢索,即利用已知的圖像、語音、生理等信息進行檢索。該方法所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包含了圖像處理、語音信號處理和模糊識別等多種不同的技術原則。首先,抽取其中的內容特征,然后進行整合、歸納和分析,然后將有關的信息輸入到相應的醫學數據中。比如,在醫療圖像中,要從圖像中抽取出特定的尺寸、像素、灰度等參數,并輸入相應的位置掃描、診斷狀況等,并且要符合醫師的職業描述。從而提高查詢效率和準確性,讓它更好地被利用[3]。
3.3電子病歷的信息交換
為更好地利用電子病歷的信息交換,使各科室能夠及時地了解有關的病案資料,為今后的診療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然而,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特點,所用的資料庫也不盡相同。在數據庫中,各個表格都有各自的定義和使用的平臺。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XML技術,應用服務器來進行處理、整合、分解、存儲,從而實現電子醫療記錄中的信息交換,有助于各數據系統數據的解析和轉換[4]。
3.4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
在當前的醫療信息化環境中,信息系統的互聯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它不但可以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與品質,而且可以極大地提高病人的就醫體驗與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區域性國家衛生數據共享平臺,是實現跨地區國家衛生數據資源共享與互聯的重要環節。該平臺的建設可以打破“信息孤島”,實現醫療數據在各機構之間的流通,提高診療的精確性和時效性。比如,當病人在多家醫院看病時,醫生可以利用這個共享平臺,迅速獲得病人的醫療記錄,包括診斷結果、治療方案、用藥記錄等,以便更好地進行診療決策。同時,該共享平臺也可以大大減少病人的重復檢測、就診次數,病人的就醫時間,提高衛生資源的利用率。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強化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頂層設計,建立一個統一的技術標準與數據規范,保證各種醫療信息系統之間無縫對接,實現互聯互通。
遠程醫療是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又一重要應用,利用信息技術為遠程醫療提供了便利。在邊遠地區,因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病人常常無法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遠程醫學是一種新型的遠程醫學技術,能為邊遠地區的病人提供遠程會診、遠程監護等手段,大大提高了該地區的醫療質量。另外,遠程醫學還能促進多學科合作,使多個醫學小組一起對疑難疾病進行診療,從而提升診療水平。要實現遠程醫學的普及,就必須構建一個完整的遠程醫學平臺。同時,應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規范化、標準化,以保證其合法、有效。建立并推動相關的數據接口規范,是保證各信息平臺間的無縫連接與互通的前提。由于各醫院使用的醫療信息系統各不相同,各系統間缺乏互通性,造成了數據的共享與使用困難。所以,建立一個統一的接口標準是非常必要的。該標準包括數據格式、傳輸協議、編碼規范等,以保證跨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與分析。其中,HL7(健康等級Seven)是目前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的一種衛生信息交互標準。另外,FHIR作為一種新型的醫療衛生數據標準,以模塊化的方式定義了多種醫療數據源,使其可以更加靈活地支持多個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為促進數據接口規范的推行,各級政府及行業協會應積極參與,建立相應的政策及激勵機制,以促進各種醫療機構及信息系統提供商使用統一的數據接口規范。醫院各科室之間的信息互聯對完善病案記錄、提高醫療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構建醫療信息共享平臺,推進遠程醫療,建立統一的數據接口規范,能夠有效地提高醫療體系的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5]。
4結語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普及,病歷檔案管理將變得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通過持續的研究和實踐,信息化必將在醫療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實現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和全民健康目標。信息化在病歷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前景廣闊,但也任重道遠,應繼續探索和創新,不斷優化信息化解決方案,為醫療體系的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參考文獻:
[1]畢礴凜.醫院信息化建設對檔案管理的影響及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4,26(6):4345.
[2]劉海燕.醫院病歷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難點及解決措施[J].山東檔案,2024(1):6566.
[3]袁錦萍.醫院病歷檔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利弊探析[J].辦公室業務,2024(3):3133.
[4]李小林.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公立醫院病歷檔案管理的挑戰與機遇研究[J].辦公自動化,2024,29(2):7375.
[5]步洪濤.信息化在提高病例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就業與保障,2023(3):6466.
作者簡介:商云清,女,福建人,中級職稱,本科,研究方向:病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