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創新創業精神逐漸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中職學校為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應該對教學計劃、課程體系進行一定的改革與完善,為學生拓展趣味性和現代化的課堂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能夠關注電子電工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積累就業資本。基于中職電子電工專業課程教學實際,以雙創教育理念內涵切入,簡述其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并圍繞推進教學改革、營造創新創業氛圍等方面探討具體實踐策略。
關鍵詞:雙創教育;中職;電子電工專業;課程教學
目前,中職電子電工教育領域正面臨著蓬勃發展的新機遇。作為教師,應基于雙創教育理念為學生引入創新的學習方法,科學布置課程學習任務,切實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借助實訓基地,為學生模擬未來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現實問題情境,與現代化的企業進行交流溝通,實現產學研合作,挖掘學生的未來發展潛力,提升中職學校人才輸送效率。
1雙創教育理念
雙創教育,即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業能力、創業精神的新型教育模式。強調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要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能力以及不畏挑戰、敢于創新的精神。通過雙創教育,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創業理念,為未來的創業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1]。中職學校教師在開展雙創教育的過程中,首先應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為學生分析工作案例模擬實踐創業場景,再配合實踐考察的方式,讓學生在工作實踐中掌握所學專業的創業知識,提高創業成功率。其次,教師應該代表學校與企業開展緊密合作,邀請本專業的社會企業家來學校進行授課,分享他們的創業經驗和創業教訓,也可以讓學生前往企業進行實習,了解企業在行業內部的運作模式,為未來的創業做好準備。與此同時,雙創教育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多元能力。因此,教師除了要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之外,還應該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個人領導能力等,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為學生布置創業實踐任務,使學生能夠在未來創業過程中從容地應對各類挑戰。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推進,電子電工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而中職學校的電子電工專業教師在雙創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應該為學生引入創業比賽,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意識,借助電子信息化的教學平臺,為學生積累創業資源,最終拓寬學生的職業發展道路。
2雙創教育在中職電子電工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電子電工專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教育專業,該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優秀的實踐操作能力。雙創教育的引入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強調理論與知識的結合。通過項目式學習以及主題探究式學習的方式,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完成電子電工項目工作方案的設計與實施,這一過程的推進,不僅能夠使學生熟練掌握電子電工技能,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自我探究能力。
其次,雙創教育能夠強化學生們的創業意識。在傳統的中職學校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總是將自身的學習視角局限于課本,未能了解本專業的社會發展前景,對本專業的日常工作模式更是知之甚少。而引入雙創教育,教師可以通過創業講座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本專業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流程,形成屬于自己的創業計劃,這種創業意識的強化,能夠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2]。
與此同時,雙創教育的推進還能夠促進學生電子素養的全面提升。在雙創教育的推動下,學生將會更加注重對于電子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學會利用網絡平臺搜索自己需要的工作資料,再借鑒這些專業學習資料進行創新課程設計,切實提高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后續參與相關職業競賽提供幫助。例如,在學習“模擬電子技術”這一門課程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引入雙創教育理念,可以使得學生在了解基本電子器件和基本放大電路原理的基礎之上,巧用電氣仿真軟件進行課程設計。通過軟件模擬,學生能夠了解自身電路設計的局限性和不足,進行優化設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術人才。
3雙創教育在中職電子電工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3.1推進教學改革,營造創新創業氛圍
當前,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實驗教學多數在學校內部實驗室進行。但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實驗室建設存在許多落后現象。如工科類實驗室建設較為落后,實驗室相關設備老化,實驗室研究種類單一等,難以滿足學生的課程學習需求,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欠缺。為了改善這一現狀,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師首先應該從教學理念上進行革新,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導向,對實驗室的軟硬件設施進行優化,注重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結合。通過實驗、實訓、項目式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在創新中成長,在實踐活動中踐行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同時,教師還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變革,采用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翻轉課堂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探索電子電工知識的主動性,鼓勵學生通過電子信息化平臺了解電子電工企業的真實運營環境,為未來開展創新創業打好基礎。
除了推進教學改革之外,教師還應該認識到營造更為良好和諧的創新創業氛圍是開展雙創教育的基石,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平臺。例如,中職學校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單片機技術”的過程中,應該基于雙創教育理念,加強實驗實踐教學管理,引入項目式學習,讓學生以工作項目為背景應用單片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設立創新實驗項目,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創新想法,通過單片機技術實現。增加實驗課程比重,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實踐機會開展模塊化實驗,再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為學生創設實踐學習環境,確保廣大電子電工專業學生能夠圓滿地完成各類實踐學習活動。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定期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鼓勵學生參與企業內部所舉辦的各類單片機技術競賽,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課堂實驗報告、單片機項目成果以及學科競賽成績等指標進行匯總,了解學生的創新學習特點,設立專項創新基金,支持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和創業項目,最終開拓雙創教育新模式。
3.2規范教學細節,夯實學生專業基礎
在傳統的電子電工專業授課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關注課堂教學,忽略了課前預習環節。而學生如果沒有做好實驗預習,在實驗課上經常會出現因時間緊張所導致的手忙腳亂現象,嚴重影響到實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打亂教學計劃。對此,教師應該基于雙創教育理念,在日常理論課程開展過程中,設計一系列的課堂學習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指引學生的前進方向,夯實學生的理論學習基礎[3]。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電力電子技術”這門課程時,在理論課程上應該向學生系統性地講述電力電子器件的實際工作原理,電路拓撲結構以及電路中電流電壓的控制策略等,幫助學生建立起扎實的專業基礎。
在實驗室教學開展之前,教師應該通過播放幻燈片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本次實驗課程的專項內容。以“三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實驗”為例,該實驗的開展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三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的工作原理,所以在實驗開始之前,教師首先應該通過幻燈片為學生展示實驗器材,即三相變壓器、整流電橋、電阻電感負載、驅動電路與保護電路組件等。引導學生根據電路圖在面包板上搭建三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確保每一個可控硅正確連接,檢查驅動電路與保護電路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基于雙創教育理念,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我想要對已經搭建好的整流電路進行檢查,需要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呢?如何避免短路或者斷路所導致的設備損壞情況呢?”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思考。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帶領學生嘗試創新實驗的性能測試方法,向學生闡述性能測試的主要原理,即通過改變輸入電流、輸入電壓以及負載的方式記錄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輸出電流與功率,帶領學生一同計算整流電路功率,分析影響電路電流傳輸的客觀因素,為學生模擬整流電路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實際應用流程,讓學生認識到整流電路所具備的供應電源、控制電動機等實際作用,取得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3]。
3.3優化學評方式,創新學生思考方式
中職學校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認識到,傳統的學習評價方式過于側重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考核,忽略了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評估。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動力,教師需要對學習評價方式進行一定的改進。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進行合理評估,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展示自己的才華,達到挖掘學生潛力的目的。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溫度傳感器特性測試實驗”時,首先應該改進學習評價指標,在評價學生是否具備創新能力時,應該關注學生是否能夠提出新的測試方法,或者結合實踐應用場景設計創新性的傳感器系統實驗步驟。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指標,應觀察學生是否能夠有效使用實驗設備與軟件工具開展實驗數據的處理等,從而增進教學評判的有效性。
與此同時,在實驗準備階段,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熱電偶熱敏電阻所組成的溫度傳感器、數據采集接口線以及電阻電容等,引導學生將傳感器與數據采集上位機進行連接。打開LabVIEW軟件進行參數設置,為學生編寫溫度傳感器的測試程序,設置溫度范圍從-20~80 ℃,引導學生觀察溫度傳感器在不同溫度下的輸出值,多次重復實驗,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除此之外,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數據分析與數據處理過程,讓學生思考如何以可視化的形式將數據進行集合處理,為學生引入專業的MATLAB數據處理軟件,讓學生自主繪制溫度的輸出值曲線圖。再根據曲線圖的信息分析溫度傳感器的靈敏度,對比實驗誤差,敘述傳感器在電子電工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鼓勵學生針對不同溫度區間內傳感器進行性能變化的數據規律探索,從而找到更為實用且精細的校準數據方法,為學生導入人工智能領域的傳感器應用案例,開拓學生的課堂學習視角,達到提高實踐創新教學效果的目的。
4結語
中職學校教師在開展日常授課時,應基于雙創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實踐性的學習機會。讓學生了解和應用電子電工專業所需要的實踐技能,模擬實訓環境,縮小學校與社會企業之間的鴻溝,使得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專業技能,激發學生的創業潛力和創新思維。與此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具體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對于授課過程的具體觀感,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設計,基于市場對于人才的具體需求為學生設計一條就業發展道路,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趙巖,陰丹丹.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電子電工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2):439.
[2]魏長安.雙創教育在中職電子電工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3,9(8):100103.
[3]周鵬,陳宇,布錦鈳,等.“專創融合,科教融匯”背景下“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探索與實踐[J].管理工程師,2024,29(2):7075.
作者簡介:扶利杰,男,江蘇宜興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電子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