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已經粗具規模,但普遍發展不足,還不能代替傳統媒體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強新聞客戶端建設和運營,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地方主流媒體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探討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建設的必要性和重點,分析其當下面臨的困局:新聞客戶端打開率低、用戶黏性不高,對熱點新聞經常失聲,經營模式不合理等,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旨在充分發揮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的輿論引導和信息服務作用,推動地方主流媒體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困局;對策
在媒體融合的進程中,傳統媒體通過建設新聞客戶端,拓寬新聞信息傳播渠道,形成全媒體傳播矩陣,滿足了受眾多元化信息需求。然而,從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建設和運營的實際情況來看,普遍出現閱讀量低、定位不精準、自身造血不足等問題,表明地方主流媒體及從業人員的思維轉換不及時、創新能力較弱、人才較為匱乏。對此,地方主流媒體應積極采取改革和創新措施來突破新聞客戶端的發展困境,從而發揮新聞客戶端在新聞信息傳播方面的優勢,為地方主流媒體的高質量發展賦能。
一、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建設的必要性
(一)生產性受眾倒逼地方主流媒體轉型
互聯網的廣泛普及轉變了受眾在新聞信息傳播中的角色,不再是單純接收新聞信息,而是全程參與到了新聞內容生產和傳播環節,體現出了生產性的特點。受眾通常樂于主動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感受,逐漸轉移到新媒體陣地,倒逼地方主流媒體實施轉型,加強新聞客戶端建設,為受眾提供生產新聞內容和參與互動交流的平臺,以提高受眾的滿意度,防止受眾流失。
(二)聚合型生態生產模式促進新聞客戶端建設
現階段,聚合型新聞生產模式已經成為地方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常用模式,主要是將不同部門和崗位的工作人員聚集起來共同進行新聞策劃和內容生產,共享智慧結晶,有利于發揮地方主流媒體的資源和人才優勢。而聚合型生態生產模式促進媒體深度融合,利用新聞客戶端實施新聞信息的傳播,加速推動了地方主流媒體品牌建設,大大提高了新聞信息傳播效率。新聞客戶端還能不斷收集用戶反饋的信息,為生產爆點新聞提供了有力支持[1]。
(三)輿論宣傳要求推動新聞客戶端建設
地方主流媒體作為主流媒體的一員,肩負著輿論引導職能。因此,有必要加強新聞客戶端建設,構建全媒體傳播矩陣,形成輿論宣傳合力。利用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深度解讀國家和地方推出的新政策,及時澄清謠言,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利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與各民族團結,充分滿足輿論宣傳要求。
二、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的建設重點
(一)堅持主流價值觀
地方主流媒體承載著宣傳黨的先進理論思想和方針政策的重要使命,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因此,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的建設重點就是堅持主流價值觀,確保新聞信息真實權威,運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形式進行新聞內容生產和傳播,從而嚴格履行好自身社會責任,保持穩定運營,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實現地方主流媒體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二)創新新聞報道形式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深度融合的背景之下,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建設迎來了重大機遇。通過在體制、資源、載體、平臺、信息等方面實施融合,采取大數據、AI(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智能化技術,可視化呈現深度原創報道,運用新聞短視頻動態清晰地展現新聞事件,深化受眾對新聞事件的理解,引發受眾的情感共鳴,這種新型新聞報道方式在不少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中得到了廣泛應用[2]。
(三)深耕本地市場
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建設需要對市場進行細分,深耕本地新聞市場,逐漸朝著周邊地區輻射開來,最終實現“新聞+政務”“新聞+商務”“新聞+服務”等模式的構建,為地方黨委、政府建言獻策,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例如,廣西河池市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河池融媒客戶端,通過設置《網絡問政》《文明實踐》《壽鄉特選》《一鍵游河池》等欄目,滿足了不同受眾群體的信息需求,提高了河池市融媒體中心在當地的影響力。
(四)優化界面設計
用戶使用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閱讀新聞時,普遍更加關注新聞客戶端的界面是否有著良好的視覺效果,操作是否簡單,只有給用戶帶來優質體驗,才能贏得用戶認可,得到更多用戶的支持。因此,在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建設時要重視優化界面設計,保證界面適老化,可以自由調整字體大小、行間距和閱讀模式,提供AI朗讀服務,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多元化需求。
三、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發展面臨的困局
(一)閱讀量偏低:同質化產品多,用戶黏性不高
一般來說,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建設經歷了多個階段,早期持觀望態度,隨后在一些頭部媒體新聞客戶端成功獲得用戶流量紅利的示范效應下,紛紛加大投入力度,但由于進入市場的時間稍晚,缺乏創新手段,同質化產品較多,難以吸引大眾視線,注冊和使用新聞客戶端的用戶數量有限。有些地方主流媒體雖然采用多種推廣方式增加了新聞客戶端的下載量,但是客戶端打開率仍然不高,客戶端界面設計、新聞內容對于用戶而言缺乏吸引力,用戶的黏性較低,通常會通過第三方平臺閱讀新聞,這給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的發展造成了阻礙。
(二)定位偏差:以新聞轉載為主,缺乏對新聞內容的深度解讀
地方主流媒體建設新聞客戶端的目的是彌補傳統媒體功能的不足、拓展新聞信息傳播路徑,以及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客觀需要。但是,一些客戶端在定位上出現了偏差,僅僅將其他媒體平臺上的新聞進行轉載,變成傳統媒體的“二傳手”,缺乏對新聞內容的深度解讀,無法吸引用戶的興趣和關注。同時,面對大眾關心的熱點新聞、突發新聞,地方主流媒體經常性“缺位”,很難在新聞客戶端上看到完整報道,不能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用戶流失成為必然,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發展舉步維艱。
(三)自身造血不足:經營模式不合理,難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經濟效益是影響地方主流媒體生存發展的關鍵要素。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所采取的經營模式很多缺乏合理性,獲得的經濟效益與投資成本相比不值一提,遠沒有達到預期,這就導致新聞客戶端無法扛起地方主流媒體生存發展的大旗,難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以一體化架構重塑新聞生產和傳播流程
為了有效破解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發展困局,當務之急是要借助媒體融合優勢,加強全媒體傳播矩陣建設,促進新聞信息立體化、多渠道傳播,利用新聞客戶端為用戶提供多元化服務,提高新聞客戶端點擊率和用戶活躍度[3]。這需要地方主流媒體科學布局,整合資源,重塑新聞生產和傳播流程,基于新聞客戶端的傳播特點對新聞信息進行整理、加工、編輯,切實提高新聞客戶端的服務能力。例如,南寧市融媒體中心打造了集全媒體采編系統、AI智能數據分析、新媒體直播系統、大屏顯示系統、記者調動系統、熱點抓取系統及輿情監控于一體的“老友云”全媒體指揮中心[4]。
同時,地方主流媒體要加強與各級融媒體中心的合作,使不同媒體平臺發布的新聞信息都能在新聞客戶端呈現,吸引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平臺的用戶主動關注新聞客戶端,獲取新聞信息,享受優質的信息服務,發揮全媒體傳播矩陣的功能和優勢。例如,浙江臺州市基于全省媒體融合“一張網”要求,以技術一體化為支撐,汲取其他媒體客戶端建設經驗,分階段穩步推進“望潮”客戶端建設,在客戶端中豐富了“正能量推薦”“事件地域算法”“興趣推薦”等場景,可與省級、縣級客戶端內容聯通聯動,相互激活流量,構建互補共贏模式。
(二)以提高內容質量提升客戶端競爭力
首先,地方主流媒體肩負著傳播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的職責,在新聞宣傳工作中要積極弘揚主流價值觀和社會正能量,必須對新聞信息進行嚴格審核,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和權威性,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其次,以多種形式呈現新聞內容,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提升用戶體驗,幫助受眾準確理解新聞內容,獲取更多流量。最后,要將新聞內容進行整合和加工,迎合用戶碎片式、移動端的閱讀習慣,設置和打造精品欄目,為用戶呈現內容豐富、品質較高的新聞,提高新聞客戶端的競爭力。
此外,新聞客戶端要加強與用戶之間的互動,為用戶提供反饋和建言的渠道,增強用戶的黏性。例如,河池融媒客戶端專門構建開放分享社區,與用戶建立了更為緊密的聯系,用戶可以在社區內分享閱讀心得,參與平臺活動。河池融媒客戶端還推出短視頻征集活動,使用戶真正成為內容生產的主體。
(三)以核心技術進行智能化轉型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建設提供了強力支持,如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對地方主流媒體的智能化轉型以及新聞客戶端的創新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有效應用這些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為用戶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豐富用戶體驗,是提高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一是地方主流媒體實施新聞信息傳播、輿論宣傳、社會服務等工作需要。新聞客戶端的建設對核心技術的要求極高,涉及內容抓取、新聞分發、用戶界面設計、信息安全等技術,以保證新聞信息采集、處理、加工、存儲等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維護平臺信息安全。二是在新聞客戶端中需要應用智能算法。根據用戶興趣愛好、閱讀習慣進行個性化推送,將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融入算法推薦體系,展現地方主流媒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民群眾形成正確三觀的功能。三是運用智能化技術,將地方主流媒體品牌形象和地方特色元素融入Logo和界面設計中,給用戶帶來親切感。例如,“望潮”客戶端的Logo設計是小章魚勇立潮頭,最外圈的弧線形似海平面和海天一線,上部的小圓圈代表著“新聞眼”,蘊含濃郁的臺州當地特色,展示了“望潮”客戶端“瞭望天下、勇立潮頭”的大氣勢、大格局[5]。
(四)以“新聞+”媒體服務塑造客戶端品牌
地方主流媒體要加強與政府、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優化新聞客戶端的建設和運營,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助力,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其一,采用“新聞+政務”模式,在新聞客戶端上開發政務功能,整合政務信息、提供政府服務查詢、在線民意調查、線上直播政策發布會,打造精準化的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政務信息的快速傳播,保障人民群眾的監督權、知情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例如,由河池市南丹縣融媒體中心運營的公眾號“奇美南丹”,在消息社區每天更新發布與用戶息息相關的政務信息,為用戶提供權威的信息來源,有效滿足用戶需求。其二,采用“新聞+服務”模式,與企事業單位展開深度合作,探索合適的商業運營模式,針對不同客戶需求實施精準營銷,制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三,采用“新聞+商務”模式,明確媒體品牌建設的意義,積極探索如開通VIP付費閱讀、電商運營、廣告贊助、數字分析與咨詢等多樣的方式,提高新聞客戶端的盈利能力。例如,來賓市融媒體中心加強與用戶的聯系,增加用戶的數量,增強用戶黏性,培養“網紅”隊伍,與第三方組建互聯網銷售團隊,打造電商品牌,每周固定時段在線上直播,銷售來賓本地土特產、農副產品,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拓寬創收運營范圍,中心自我造血功能不斷增強[6]。
五、結語
媒體融合背景下,地方主流媒體要加強新聞客戶端的建設和運營,關鍵在于堅持主流價值觀,創新新聞報道形式,深耕本土市場。同時,積極實施全媒體傳播矩陣建設,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提高新聞內容質量,與用戶保持良好互動,運用核心技術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以“新聞+”媒體服務塑造客戶端品牌,提高新聞客戶端的盈利能力,充分發揮地市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的輿論引導和信息服務作用,推動地方主流媒體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章期豪,薛妙玨.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運營研究:以紹興市新聞傳媒中心“越牛新聞”客戶端為例[J].新聞文化建設,2021(22):4-6.
[2]遲玉倩.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傳播創新研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4(2):103-105.
[3]黃楚新,薄曉靜.深度融合時代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的發展創新[J].南方傳媒研究,2023(3):12-18.
[4]唐瑋.全媒體指揮中心在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中的應用[J].視聽,2023(10):154-156.
[5]董立平.論主流媒體在新聞客戶端傳播渠道上的應用及發展方向[J].傳媒論壇,2023,6(6):87-89.
[6]池彩.后發展地區市級媒體融合發展路徑:以來賓市融媒體中心為例[J].新聞前哨,2024(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