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2022年3月2日市委座談會上稱贊“南橋是個好地方”。李強對南橋殷殷囑托、寄予厚望,為南橋高質量發展指明前進方向。
南橋鎮域面積50平方公里,常住總人口26萬人,是奉賢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是奉賢區的政治、經濟、信息、文化中心,是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交匯之地,也是奉賢新城發展的核心承載區。
交通系統是現代城鎮動脈,只有動脈暢通無阻,才能保障城鎮健康發展態勢。在交通區位上,南橋鎮地處“長三角1.5小時城市半徑圈”的圓心位置,與兩大國際航空港(上海虹橋樞紐、上海浦東機場)和一個國際航運港(洋山深水港)的車程皆在45分鐘內;有S4、S2、G1501等多條高速公路穿過,距離蘇州、嘉興等臨近城市只需1.5個小時車程。在交通網聯上,奉浦大橋、虹梅高架隧道、軌交5號線、BRT拉近了南橋與市中心的距離,而已經開建的軌交15號線和即將開建的南楓線,將再增加兩條南橋直達市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線路,交通設施的完善為新城建設注入了澎湃動能。
新城發力,美好煥新。奉賢新城是上海“十四五”規劃中的五大新城之一,將打造100萬人口長三角獨立新城。南橋鎮作為新城的核心區域,緊緊圍繞“奉賢美、奉賢強”的戰略目標,加快建設城市高品質公共空間,打造了有“城市會客廳”之稱的“上海之魚”公園群、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海之花等一批具有現代范的優秀建筑,增添了奉賢區博物館、言子書院、東方美谷萬豪酒店等多處潮流新地標,持續賦能新城發力。
老城更新,破局新生。在大力推進新城建設的同時,南橋鎮也在著力推動老城區更新,促進新老城區同品質發展。年內,南橋鎮與頂級開發商開展深度合作,開展“貝港城中村改造”項目建設,該項目已被列為上海市22個城中村重點項目之一,總投資150億元,占地面積772畝,在全市“城中村”項目中規模排名第4。同時,位于南橋鎮核心板塊的南橋源區域中,古華山莊、鼎豐醬園等多個地塊也即將竣工,明年將投入使用,進一步喚醒城鎮更新中的“歷史基因”。
鄉村振興,鎮企同心。上海鄉村,是超大城市的稀缺資源,是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戰略空間,是上海國際大都市的亮點和美麗上海的底色。南橋鎮加快推進南莊路鄉村振興示范線和生態商務區建設,讓企業能夠在更好的生態環境中辦公。目前,南橋鎮引入了一批企業總部,建設了鴨棚、庭院總部等多個地標性項目,打造親近自然的鄉野氣息。
近年來,奉賢區成功獲評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中國氣候宜居城市,凸顯生態品牌,目前正在全力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并入圍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名單。南橋鎮始終以“綠色生態、實力強勁、人民幸福”為目標,持續深入推進各項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不斷擦亮南橋城市新名片、不斷優化南橋環境新亮點,成功創建全國文明鎮、全國衛生鎮、中國最美村鎮。
南橋鎮致力于當好服務企業與居民的“貼心管家”,在醫療、教育、文化商業資源等方面規劃詳盡,配套齊全。
在醫療資源方面,沿東方美谷大道,配備了三家三甲醫院和一家頂級衛生服務中心,國婦嬰奉賢院區已于2022年9月建成使用、新華醫院奉賢院區計劃2025年投入使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奉賢院區已于今年開工、奉賢區公共衛生中心今年即將竣工,未來將形成在上海郊區首屈一指的完善醫療體系。在教育資源方面,上外附校、上大附校、世界外國語學校等多所優質義務教育學校均已在奉賢區開辦、開工。上中國際奉賢分校已經開工建設,奉賢中學和格致中學是上海排名前列的兩所示范性高中,歷年本科率100%,一本率80%。在南橋鎮南部還有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商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等高校,為企業家無論是子女就學還是員工招錄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在文化商業資源方面,龍湖上海奉賢天街、百聯南橋購物中心、寶龍城市廣場、上報傳悅坊、蘇寧生活廣場等商業綜合體集聚南橋鎮,均已落戶開業,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消費娛樂場所。泡泡公園、古華公園等多個文化旅游標志性建筑,也成為了上海市民的周末網紅打卡點。
近年來,南橋鎮在對產城融合的深度探索下,已經形成各類高精尖產業、人才集聚效應。在區“東方美谷+未來空間+數字江海”三張產業名片下,成功引進了“美麗大健康、綠色新能源、先進新材料、數字新經濟、時尚新消費”五大重點產業,打造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活力區,構建南橋鎮特有的經濟有機生態圈。
2023年,南橋鎮完成總稅收62.64億元,地方稅收23.45億元,過去五年年均增速14.4%。2024年上半年,南橋鎮完成財政總收入36.81億元,地方收入12.9億元,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財政總收入和地方收入絕對額均排名全區各鎮第一。
南橋鎮下屬六大經濟園區,累計掛牌上市企業32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69家、科技“小巨人”企業37家、高新技術企業211家,吸引了諸如偉星建材、瑪麗黛佳、協鑫集成、聚民生物、亞虹模具、阿波羅機械、麥西恩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企業總體質量在上海市郊區名列前茅。
另外,南橋鎮還建有功能齊全、產業集聚的工業園區,北部江海經濟園區,總面積達4.87平方公里,成為上海市六個轉型試點園區之一。其中,園區21單元正在推進園區整體轉型,有著完備的醫療、商業、住宅配套;22單元正在打造未來南橋藥谷,沿東方美谷已成功引進多個科研、產業項目,未來將建成宜業、宜居、宜游的產城融合社區。

南部楊王經濟園區,總面積達3.93平方公里,位于奉賢新城產業核心區,區位優勢顯著,距離主要商圈僅10分鐘路程,通過不斷轉型升級,將打造成為數字經濟、科創總部、先進智能制造為主的產業新高地。
南橋鎮土地資源豐富,工業用地、科研用地、商業用地、住宅用地等全屬性的土地資源可供出讓,更有鄉村振興商服用地可供選擇。奉賢區作為全國集體建設用地改革入市試點區,南橋鎮可開發利用的集體建設用地資源潛力巨大。南橋鎮布局了65塊商業、服務業用地,共計約565畝,目前規劃中新城綠環項目還將進一步增加商業、服務業用地。
好項目不缺土地,不缺資源。南橋鎮既有可出讓工業用地,也有優質物業資源,南橋鎮政府自投在建物業超過50萬平方米,可利用工業廠房超15萬平方米,研發樓宇超過30萬平方米,為企業生產研發辦公提供優質場所;有新開工的臨港南橋創新智造產業園,有新竣工的聯東U谷、美谷一號,有正在建設中的奉賢醫療產業園、派米雷·南橋智地產業園,還有運營成熟的悠口電子商務產業園、南上海·金都中心、華仁高科技產業園、德文—奉賢醫療器械產業園、雅特蘭匯智科技產業園、鼎龍智能制造科技園。其中,東方美谷·虹橋中心是南橋鎮在虹橋核心商務區購買的飛地樓宇,集大交通、大會展、大商務、大機遇為一體。其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到虹橋樞紐步行僅需8分鐘,緊鄰進博會主戰場,周邊配套一應俱全。

作為上海“五個新城”之一,奉賢區可以享受臨港自貿區和張江雙重政策疊加,在規劃土地指標、人才落戶、資金扶持等方面享有特惠政策。
南橋鎮有貼心的人才安居政策。一是落戶渠道更暢通。博士直接落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重點學科的應屆碩士、在滬高校的應屆碩士直接落戶;重點機構內,本科最快2年落戶,碩士最快1年落戶;在奉賢新城重點用人單位工作的人才,居轉戶5年落戶;在奉賢新城內用人單位工作的在滬“雙一流”建設高校應屆本科生,符合基本條件即可落戶。二是居住環境更舒心。在南橋鎮的人才可以享受租房補貼最高每月2000元,物業免租最高減免80平方米。在江海園區,南橋鎮規劃了100畝土地用于公租房,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規劃住宅套數2000余套,房屋戶型涵蓋70~100余平方米,可滿足不同的入住需求。
南橋鎮有豐富的產教融合政策。為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推動上海市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實施,奉賢區結合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重點,形成了一套政策“組合拳”,包括了區發改委、區經委、區科委、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房管局等多個部門的政策文件。比如,某些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產教融合示范基地項目,可以享受最高2000萬元的產教融合專項發展資金;某些生命健康產業發展領域具有引領和帶動作用的產業項目,可享受最高3000萬元的設備投資支持。還有科研獎補、技術創新資金、技術成果轉化等多類扶持政策。在江海園區,交大科創園是全區首批四個產教融合核心策源區之一,目前,正在積極與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開展產學研項目合作。

南橋鎮有完善的知識產權政策。近年來,奉賢區持續深耕知識產權運營工作,2023年,全區實現專利轉移轉化1700余件。同時,南橋鎮積極做好知識產權申請、運用、保護等一系列工作,進一步打通創新轉化鏈,完善專利轉化運用機制,打造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新熱土”。南橋鎮設立了奉賢區首家專利超市,“專利超市”是匯集高校院所、企業發布專利許可、專利轉讓等大量供需信息并促進交易的服務平臺,以專利為商品,集中發布專利許可、轉讓信息,依托“中低價交易、高頻次流轉”的運行模式,搭建快速、便捷、高效的供需對接橋梁,加速高校院所和企業合作專利的流通,促成專利更多更快更好地向中小微企業轉化。
除了以上的優惠政策,入駐南橋鎮的企業也將接受到最貼心的服務:①發放政策服務包。南橋鎮全面梳理市區兩級涉及科技、產業、人才和財稅方面的各類政策文件,包括普惠政策包、個性政策包、互動訴求包,提高惠企政策精準度和知曉度,讓政策來找企業,目前已累計發放500余份。②設置企業服務管家。南橋鎮建立跨部門、復合型的專業服務團隊,提供跨前一步的服務意識,實行“一企一管家”的上門服務,增強與企業之間的粘性,提高服務的精準度、及時性和有效性。

如今的南橋鎮充滿朝氣,致力于為投資者提供無障礙、無阻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讓企業在南橋鎮安心發展、舒心發展!這里將成為企業關注、投資、并在此成就事業的嶄新開端。
未來,南橋鎮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初心不改、探索不斷、步履不歇,為走好“奉獻美,奉賢強”高質量發展新征程,貢獻更多南橋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