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海一號”二期項目位于海南島東南部陵水海域,共部署深水氣井12口,平均井深超5000米,作業水深近千米。作為我國首個深水高壓氣田開發項目,它在全球范圍內沒有可借鑒的先例。
面對深水、深層、高溫、高壓四大行業難題,“深海一號”二期工程深水新優快鉆完井團隊于今年8月26日高效完成了該項目的鉆完井作業。究其成功的經驗,在于這是一支敢較真、不畏難、勇擔當的年輕團隊。面向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戰略需求,他們致力于深水油氣鉆完井勘探開發技術的科技攻關,用10年時間完成了國外30年的深水跨越。
勇擔當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項目取得了一流的成績——采用集中井口批鉆模式,高效完成了12口井的表層批鉆作業,一舉打破了中國海油單支PDC鉆頭累計進尺紀錄;完工后,“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整體的高峰年產量從30億立方米增至了45億立方米,相當于海南天然氣全年消耗量的近90%。
這背后,離不開團隊成員共同的堅守與奉獻。
早在項目伊始,深水新優快團隊就在現場成立了臨時黨支部。通過聯合黨建、支部共建等壓實責任,讓黨建工作成為項目新優快的助推器。
“10年來的發展,整個團隊先是學習研究,然后逐步自主開發,如今實現了技術的部分領先。我感到十分自豪!我將繼續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沖在前頭!”“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鉆完井項目副經理馬傳華說。
不僅黨員干部沖鋒在前,一線普通工程師也是如此。
“剛領證三天,假都沒休完,你就要回平臺?沒有你,這個活是干不了了嗎?”
“沒辦法,項目推進耽擱不起,這個節骨眼我必須在!”
這段對話發生在2023年10月1日。對話的雙方是“深海一號”二期工程水下完井工程師伍子登和他的新婚妻子。一邊是“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的重大使命,一邊是剛結束多年愛情長跑的新婚妻子。當時,他的內心十分煎熬。
最后,他給妻子留下一句“等我這次輪班結束就回來好好陪你”的承諾,在項目需要的時候站在了自己的崗位上。2023年10月7日,“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第一口井成功鉆完井。
正是因為團隊成員各司其職,抱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精神,才令原本不可能的項目得以實現。
敢較真
要想干成事,隊伍作風過硬還不夠。面對復雜工況,作業裝備和材料是項目的重要保障。
“你們的井口設計存在問題。我們建議將密封總成打磨1毫米,以便于水下坐封。”
“我們的設備經過國外驗證,絕對不可能存在問題。我們已經說過,問題在于貴方的操作不當,我們堅決反對貴方對井口的改動。”
這段對話發生在“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鉆井作業現場。因為密封總成無法順利安裝到位,深水新優快項目團隊的建議被外方廠商直接拒絕。
密封總成無法順利安裝,嚴重影響了項目后續作業。外方毫不退讓的態度,讓項目一度面臨著停工的困擾。
“我們在一線工作,要講證據。外方不承認,我們就親手做,找到問題的根源。”馬傳華立刻啟動了藍鯨一號平臺的輔鉆臺。42℃的高溫下,新優快團隊鏖戰10余小時,用100余次的精細測量證明了密封總成確實存在問題。
面對事實,原本強勢的外方啞了火。但是否打磨,項目組內部傳來了不同的聲音:“打磨風險太高了。要是密封失效,這口井就廢了!”“不如換一套密封總成試試吧!”……
“打磨試試!連試一下的擔當都沒有,這活干得窩囊。”鉆井總監代銳率先同意打磨。經過計算,磨掉不超過1.1毫米的外徑,密封總成的鎖緊力就可以滿足需求了。
動手!深水新優快工程團隊立刻開展了密封總成打磨工作。沙沙的打磨聲,刺激著每個人的心弦。最終,密封總成被磨薄了1.08毫米,鉆臺測試顯示可以坐封。
“監督辦,打高壓至4500psi穩壓,15分鐘壓力降3psi,判斷坐封成功!坐封成功!”對講機里響起了激動的聲音。
發現問題,驗證問題,最終解決問題。整個過程容不得一絲馬虎!每一個環節的推進,都源自項目團隊的自信與堅持。這是他們通過眾多鉆井作業積攢下來的底氣。
不畏難
鉆完井液相當于鉆完井作業的血液。
針對“深海一號”二期項目這種極限工況,國際上僅有甲酸銫完井液一種解決方案。但是,相關原材料及研制生產技術被一家國際供應商系統壟斷,不僅供貨周期長,而且成本高達40萬元/立方米。
“除了我們外,你們沒有別的選擇。盡快簽合同,才是你們最該做的決定!特別是現在,全球對深水深層高溫高壓都有很高的需求,這種材料現有的產能嚴重緊缺!”
4年前,國際供應商的一番話語,讓“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項目經理蔣東雷切身感受到,只有將核心技術掌握在手里,才不會在項目推進上受制于人。
“在我們這個行業,深水高比重無固相完井液的技術要求是頂尖的。搞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搞,項目經濟開發難以保障,而且未來參與國內外高壓油氣資源競爭肯定沒有出路。”蔣東雷說。他提出,要聯合國內相關專業力量,研發自己的深水高比重無固相完井液體系。
雖說自主研發可以擺脫他人掣肘,但當時國內沒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國際上有公司投入幾百萬美元開展相關研發結果失敗了。這條路能不能走通,大家心里沒有底。事實證明,其研發難度之大遠超團隊的預期。研究項目結題時間,一延再延。
他們沒有放棄。團隊核心成員列出排班表,每次一兩個人進現場緊盯實驗,一待就是好幾天。4年攻關,5輪超過1800組的實驗,他們最終實現了甲酸銫完井液的國產化替代。“我們把這項成本降到了原來的三分之一以內,為項目節省了上億元的成本。”蔣東雷驕傲地說。
不懼外部技術威脅!他們用創新打破壁壘,用行動實現優快,再一次證明了自己。
砥礪深藍出新路,厲兵秣馬再揚帆。現在,“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項目深水新優快鉆完井團隊正在向寶島21-1、陵水36-1等世界級難題發起新一輪沖鋒,助力中國海洋石油工業持續向南、向深、向遠。
責任編輯:陸曉如
znluxiaoru@163.com
深水勇士,金牌團隊。 供圖/王心瑩 黃 浩 吳盛龍
中國石油石化·半月刊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深水新優快鉆完井團隊,是一支敢較真、不畏難、勇擔當的年輕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