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綱領,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校廉政文化體系構建,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舉措,是實現高校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探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廉政文化的內在聯系,提出了構建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校廉政文化體系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高校廉政文化體系構建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廉政文化;體系構建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9.037
引言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矛盾凸顯,社會轉型加快,價值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作為文化建設重要陣地,加強高校廉政文化體系構建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推進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必然要求。構建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校廉政文化體系是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推動高校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當前,如何構建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校廉政文化體系已成為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高校廉政文化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在當今社會,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深化改革,高校廉政文化體系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高校作為知識傳播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重任,同時也是維護學術自由、公正透明的關鍵場所。因此,建設一個清廉的校園環境對于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保障學生權益以及推動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必要性。[1]
構建廉政文化體系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廉潔的文化體系不僅能夠為師生提供一個積極向上、誠實守信的學習生活環境,而且還能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學生,使其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高校廉政文化體系的建設有利于維護教育公平。在現代社會,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往往導致一些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原因而無法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通過加強廉政文化的宣傳與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縮小這一差距,促進教育公平。
構建廉政文化體系對于提升高校治理水平至關重要。高校內部管理的民主化、透明化是提升學校公信力和管理效能的關鍵。廉政文化體系的建設能夠促進權力運行更加規范,減少腐敗現象,從而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執行力。
構建高校廉政文化體系還是實現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清廉的校園環境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為高校帶來更加豐富的智力資本和創新能力,從而推動高校向著更加現代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2]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存在的困境
(一)廉政文化建設理念不夠成熟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高校所處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廉政文化建設提出新的要求。但很多高校還沒有轉變觀念,將廉政建設與文化建設對立起來,認為廉政文化就是廉政教育,仍把廉政教育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忽視了廉政文化建設中人文因素的重要作用,致使廉政文化建設停留在行政管理層面,難以深入推進。高校黨委的決策力、執行力不強,對黨風廉政建設重視不夠,導致一些制度形同虛設。雖然有的高校也制定了廉政文化建設的實施方案,但是由于缺乏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執行過程中出現“各自為政”、“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等現象,使得廉政文化建設不能形成合力。另外,很多高校雖然建立了領導小組,但是成員分工不夠明確,協調配合不夠,導致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效率低下,成效甚微。
(二)廉政文化建設重視不夠,缺乏有效載體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對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廉政文化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有的高校領導干部認為學校進行廉政文化教育會影響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干擾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往往采取不作為的態度,或者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簡單地搞一些形式上、表面上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動。同時,在具體工作中,由于缺乏明確的思路,對開展廉政文化教育往往流于一般性的宣傳教育,形式單一、內容空洞,沒有充分發揮廉政文化的教育作用。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也面臨著經濟利益分配格局的調整,這種變化勢必會給高校的廉潔從業帶來新的考驗。這就要求高校必須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廉政文化建設資源的挖掘不夠深入,內容和形式單一
在當前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資源挖掘的深度與廣度尚未得到充分的拓展。這一方面體現在對廉政文化內涵的理解上還不夠深刻,未能觸及其豐富而復雜的社會、文化和教育層面;另一方面,在形式和內容的創新上也存在局限,往往停留于傳統的講座、研討會等方式,缺乏與時俱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這種現狀導致了廉政文化的傳播和教育效果受到限制,難以激發廣大師生的參與熱情和創新思維。
對于廉政文化資源的認識不足,高校往往只將目光投向傳統的理論灌輸和學術研究上,忽視了廉政文化所包含的多元價值和實踐意義。例如,通過校園活動、藝術展覽、社會實踐等多樣化的形式,可以更直觀地展現廉政知識,提高學生們的鑒別力和自律性,但目前這些做法在高校中仍較為少見。
內容和形式的單一化也使得廉政文化的傳播缺乏活力。當前一些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設仍然依賴于單一的宣傳手段,如宣傳欄、海報、橫幅等,缺乏創新的媒體融合應用,無法有效覆蓋到不同背景和需求的學生群體。同時,過分強調文字材料的枯燥,忽略了語言、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元素在廉政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不利于吸引年輕一代的注意力。[3]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資源挖掘不夠深入,還表現在對潛在資源利用的不足。高校擁有大量的文化遺產和歷史建筑,這些都是寶貴的文化資源,如果能夠加以合理開發和利用,將極大地豐富廉政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然而,目前許多高校在這方面的工作并不充分,未能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推動廉政文化建設的新動力。
(四)廉政文化建設缺乏有效的評價和監督機制
廉政文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樹立廉潔價值觀、培養廉潔自律意識、完善制度建設等多個方面。然而,目前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缺乏有效的評價和監督機制,使得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機制,使得廉政文化建設難以量化評估其效果。監督機制不健全,導致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容易出現形式主義。由于缺乏對廉政文化建設成效的評價和監督,一些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設僅僅停留在表面上,沒有深入到師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沒有真正解決師生關心的問題,從而降低了廉政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
三、高校廉政文化體系構建的具體路徑
(一)完善制度建設,規范權力運行
高校應建立健全廉政制度體系。這包括財務審批、項目招投標、學術評價等各方面的規章制度,這些制度旨在確保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同時防止權力濫用和腐敗現象的發生。在制度制定過程中,高校應充分考慮實際情況,確保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制度應明確各項工作的流程、標準和責任,使師生員工能夠清晰地了解并遵守相關規定。
高校應加強制度執行和監督力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只有嚴格執行制度,才能確保其發揮實效。高校應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對于違反制度的行為,高校應堅決予以處理,絕不姑息遷就。同時,高校還應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防止權力尋租和腐敗行為的發生。
高校還應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廉政風險防控是預防腐敗的重要手段,高校應深入分析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通過建立健全風險預警、風險評估、風險處置等機制,高校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廉政風險,確保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完善制度建設的過程中,高校還應注重制度的宣傳和教育。通過舉辦制度宣傳周、開展制度知識競賽等活動,高校能夠讓師生員工更加深入地了解制度內容,增強他們的制度意識和遵規守紀的自覺性。
(二)培育廉政文化,營造良好氛圍
廉政文化是高校廉政文化體系的核心內容,它不僅是高校師生員工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更是推動高校廉政建設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高校應注重培育廉政文化,營造崇尚廉潔、鄙視腐敗的良好氛圍。高校應將廉政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全過程。通過舉辦廉政文化講座、開設廉政教育課程、開展廉政主題活動等方式,高校能夠讓師生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同時,高校還應加強校園媒體對廉政文化的宣傳力度,通過校報、校刊、校園廣播、校園網絡等渠道,廣泛傳播廉政文化知識和先進典型事跡。
高校應注重挖掘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政元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廉政思想和道德觀念,高校應深入挖掘這些元素,將其融入廉政文化建設中。通過弘揚正氣、貶斥邪氣,高校能夠引導師生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自覺抵制腐敗現象。高校還應積極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廉政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廉政文化建設方面都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高校應積極學習借鑒這些經驗,不斷豐富和發展自身的廉政文化內涵。在培育廉政文化的過程中,高校還應注重發揮師生員工的主體作用。通過組織師生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活動、開展廉政文化研究等方式,高校能夠激發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廉政文化在高校內部的深入發展。
(三)開展實踐活動,強化實踐育人
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會調查活動。通過深入社區、企業、農村等基層單位,了解社會現實和民生問題,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廉政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社會調查活動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社會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高校可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參與志愿服務,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為社會做貢獻的快樂和成就感,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學生可以積極宣傳廉政文化,引導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高校還可以組織實習實訓活動。通過在企業、政府等實際工作部門進行實習實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廉政建設的實際操作和效果評估,從而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實習實訓活動還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需求和職業前景,為他們的未來規劃提供有益參考。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高校應注重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高校應設計不同的實踐活動方案,確保活動能夠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緊密結合。同時,高校還應加強對實踐活動的指導和監督,確保活動能夠取得實效并達到預期目標。
四、結語
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校廉政文化體系的構建,是當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國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積極探索有效途徑,著力構建高校廉政文化體系,不斷提高高校的政治地位、辦學地位和社會聲譽,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實的保障。這既是黨和國家賦予高校的重要歷史使命,也是高校自身健康發展的需要。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高校廉政文化體系中去,才能使之發揮應有的作用,才能使之成為我們黨在新時期反腐倡廉工作中強有力的精神支撐和思想保障。
參考文獻:
[1]潘林珍,葛翠柏,宣正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動力機制構建[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11):83-86.
[2]高學金,李子萱,沈慧.新時代高校廉政文化體系構建研究——以北京工業大學機電學院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0(Z1):62-65.
[3]鄒麗梅.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黑龍江:東北林業大學,2012.
作者簡介:湯浩潔(1986.8-),女,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中級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