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的背景下,深入探討了毽球運動在高職院校的創新發展路徑。通過文獻綜述和實地考察,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及其面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還探討了毽球運動在高職院校中的創新發展路徑,包括提升教學質量、加強師資建設、推動產學研合作等方面,以期推動毽球運動在高職院校的普及與提高。研究發現,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不僅有助于弘揚傳統文化,還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色的毽球運動發展路徑,為培養更多具備民族文化素養和體育精神的優秀人才貢獻力量。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毽球運動;創新發展;路徑
基金項目:粵高職教育與體育教指委基金項目(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背景下廣東高職院毽球課程開展現狀及發展改革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2G027);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1BTY11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子課題(項目編號:21BTY111─001)。
作者簡介:陳新平(1979— ),男,湖南寧鄉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傳統體育、體育文化。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shuttlecoc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entering campuses
CHEN Xin-ping1
1.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65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entering campuse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shuttlecoc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s deeply discussed.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shuttlecoc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problems it faces.On this basi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shuttlecoc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s also discussed, including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strengthening teacher construction, promoting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etc.,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of shuttlecoc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mprove.Research has found that bringing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to campus not only helps promot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overall quality.Therefo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shuttlecock development paths that suit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ibute to cultivating more outstanding talents with national cultural literacy and sportsmanship.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shuttlecock;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顯得尤為重要。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1],其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價值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旨在通過學校體育教育,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在這一背景下,毽球運動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其在高職院校的創新發展路徑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毽球運動起源于中國,歷史悠久,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不僅是一項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體育運動,更是一種承載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3]。然而,當前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制約了毽球運動的普及與提高。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討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背景下毽球運動在高職院校的創新發展路徑。通過梳理相關文獻、分析現狀問題、提出創新發展策略等方式,以期為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1 高職院校毽球運動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理論基礎
1.1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它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各民族共同創造、傳承并發展的,以身體活動為基本形式,以增進身心健康、強健體魄、娛樂身心、陶冶性情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文化形態[4]。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僅體現了各民族的智慧與創造力,還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習俗、價值觀念、審美取向以及精神風貌。它包含了豐富多樣的體育形式,如毽球、武術、龍舟、摔跤等,每一種形式都承載著特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記憶。同時,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還融合了各民族的傳統哲學思想、醫學理論、宗教信仰以及藝術形式,形成了獨特而完整的文化體系。
1.2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特點
(1)民族性和地域性。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在各民族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反映了各民族獨特的歷史、文化、習俗和地理環境。例如,太極拳、蒙古的摔跤、藏族的鍋莊舞等,都是各自民族獨特的體育文化代表。
(2)傳承性和創新性。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代代相傳,至今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5]。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既保留了傳統的精髓,又不斷吸收新的元素,進行創新和發展。傳承與創新的結合,使得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能夠與時俱進,保持活力。
(3)群眾性和娛樂性。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往往源于民間,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不僅具有競技性,還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觀賞性,能夠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增進人們之間的友誼和團結。
(4)教育和健身的功能。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僅能夠鍛煉人們的身體,增強體質,還能夠培養人們的意志品質、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在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人們能夠感受到體育文化的魅力,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豐富、特點鮮明,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社會中人們追求健康生活、提升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研究和傳承,推動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創新與發展。
1.3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價值
高職院校毽球運動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屬性,還蘊含著豐富的價值。首先,毽球運動具有強身健體的價值。通過參與毽球運動,學生可以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和免疫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其次,毽球運動具有促進心理健康的價值。毽球運動可以幫助學生釋放壓力,緩解緊張情緒,提高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同時,通過參與毽球運動,學生還可以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和樂觀的人生態度。此外,毽球運動還具有傳承文化的價值。在高職院校中開展毽球運動,可以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體育文化傳統,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6]。
高職院校毽球運動具有豐富的文化屬性和價值,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傳承民族文化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強對毽球運動的推廣和普及,為培養更多優秀的體育人才和文化傳承者做出貢獻。
2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發展現狀與挑戰
2.1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體育文化建設與運動項目推廣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在高職院校中逐漸得到關注與推廣,但其發展現狀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
2.1.1課程設置與教學方面
雖然部分高職院校已經將毽球運動納入體育課程體系,但總體上其開設的課程數量與學時仍有限。很多高職院校只是將毽球作為選修課或短期活動進行推廣,缺乏長期和系統的教學規劃。此外,一些高職院校的毽球教學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毽球教練和經驗豐富的教師,導致教學質量參差不齊[7]。
2.1.2毽球運動普及與參與度方面
高職院校的學生對毽球運動的認知和興趣程度存在差異。一些學生對毽球運動缺乏了解,參與度不高;而另一些學生雖然對毽球有興趣,但由于缺乏專業指導和訓練,難以提高技能水平。同時,高職院校在毽球運動的宣傳和推廣方面力度不足,導致很多學生對其了解不夠深入[7]。
2.1.3賽事組織與競技水平方面
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賽事體系尚不完善。雖然部分高職院校會舉辦校內毽球比賽或參與省級、國家級賽事,但整體參賽規模和競技水平有待提高。由于缺乏高水平的賽事和優秀的運動員,高職院校在毽球運動的競技成績上相對較弱。
2.1.4文化傳承與發展方面
毽球運動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然而,在高職院校的毽球教學中,往往只注重技能傳授和比賽成績,忽視了其文化屬性的傳承與弘揚。這不利于毽球運動在高職院校中的深入推廣和持續發展。
為了推動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健康發展,需要加強在課程設置與教學、普及與參與度、賽事組織與競技水平以及文化傳承與發展等方面對其的重視和投入,提高教學水平和師資力量,加強宣傳和推廣力度,完善賽事體系和提高競技水平,同時注重毽球運動的文化傳承與發展。
2.2高職院校毽球運動面臨的挑戰
近年來高職院校毽球運動雖然得到了部分學校的關注和推廣,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諸多挑戰。這些挑戰不僅涉及運動本身的推廣與普及,還包括教學、師資、設施以及文化認知等多個方面。
3.2.1面臨的教學挑戰
毽球運動在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中往往處于邊緣地位,缺乏足夠的重視。課程設置有限,學時較短,導致學生難以深入學習和掌握毽球技能。同時,教學方法和手段也相對單一,缺乏創新,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2.2.2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專業從事毽球運動教學的教師數量較少,很多高職院校的毽球教師都是由其他體育項目的教師兼任,缺乏專業的毽球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這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難以提供高質量的教學和指導,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積極性。
2.2.3基礎設施的缺乏也是發展的一大障礙
毽球運動需要一定的場地和設施支持,但很多高職院校由于經費和場地限制,無法提供足夠的毽球場地和設施。這導致學生在進行毽球訓練時,常常需要與其他運動項目共享場地,影響了訓練效果。
2.2.4面臨著文化認知的挑戰
由于毽球運動在高職院校中的普及程度不高,很多學生對其缺乏了解和認識。一些學生可能更傾向于參與流行度更高的籃球、足球等項目,而忽視了毽球運動的價值和魅力。這種文化認知的缺失,使得高職院校在推廣毽球運動時面臨著較大的難度。
2.2.5面臨著賽事組織和發展的挑戰
目前,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賽事體系尚不完善,參賽規模和競技水平有待提高。由于缺乏高水平的賽事和優秀的運動員,高職院校在毽球運動的競技成績上相對較弱,這也限制了毽球運動在高職院校中的進一步發展和普及。
高職院校毽球運動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為了推動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健康發展,需要加強對毽球運動的重視和投入,提高教學水平和師資力量,完善基礎設施和賽事體系,同時加強宣傳和推廣力度,提高學生對毽球運動的認識和興趣。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相信高職院校毽球運動將能夠克服挑戰,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3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創新發展路徑
3.1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
高職院校應深化毽球運動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以適應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和時代的發展。首先,可以增加毽球運動的理論課程比重,加強對毽球運動歷史、文化、技術等方面的介紹,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其次,可以開發多樣化的實踐課程,如毽球技戰術訓練、毽球比賽組織與管理等,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3.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應加強對毽球運動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可以通過引進高水平毽球運動員、教練員和專家學者,以及加強教師的培訓和學術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創新能力[8]。同時,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毽球運動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推動毽球運動的教學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升。
3.3強化校際合作與競賽交流,提升競技水平
高職院校應加強與其他高校的合作與交流,通過舉辦校際毽球比賽、友誼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競技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可以積極參與全國性和區域性的毽球比賽,展示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實力和風采,提升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社會影響力和認可度。
3.4推進產學研結合,促進毽球運動的產業化發展
高職院校可以積極與企業、行業協會等合作,推進產學研結合,探索毽球運動的產業化發展路徑。通過與企業合作開發毽球運動相關產品、建設毽球運動產業基地等方式,推動毽球運動與市場的深度融合,提升毽球運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高職院校應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對毽球運動的宣傳與推廣,提高社會對毽球運動的認知度和關注度。可以通過舉辦毽球文化節、開展毽球運動知識普及活動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毽球運動中來,推動毽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4結語
高職院校毽球運動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動毽球運動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融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容,不僅豐富了毽球運動的文化內涵,也增強了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是推動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發展的關鍵。通過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項目式教學的應用,以及現代信息技術和互動式教學平臺的運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9],促進了毽球運動教學效果的提升。文化傳承與弘揚是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重要使命。通過加強文化教育、舉辦文化活動和拓展國際交流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弘揚毽球運動的文化魅力,推動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鴻宜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傳承困境與發展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20,(5):49-54.
[2]何波.毽球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路徑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5): 112-113.
[3]李晶.傳統民族武術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價值分析[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1):88-90.
[4]馮發金等.困境與出路:新時代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教育的共生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12):130-136.
[5]趙犇等.難題與破解: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中的文化困境和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0,53(12):52-58.
[6]曾秀霞等.民族傳統體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引入與傳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132-135.
[7]彭律成.高職院校毽球運動教學實踐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172-173.
[8]劉東.普通高校武術教學改革與武術傳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 9-12,17.
[9]王俊杰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路徑研究[J].武術研究,2024,(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