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教育作為整個教育環節中的關鍵一環,對人的發展以及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學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占據越來越重的分量,在小學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本文以與孩子的真實小故事為載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關注點,剖析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的心理狀態發展,解讀鼓勵對學生的重要性。
【關鍵詞】教育;心理;小學
筆者從事一線教育時間并不久,但是期間與孩子們發生的一系列故事,讓我看到了他們的天真與美好。在這過程中,也讓我思考教師的鼓勵對他們具有怎樣的影響,思索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
一、教師鼓勵與孩子成長的故事
班上的孩子雖然大部分時間不讓人省心,但是有的孩子會主動說老師辛苦了;會主動承擔出黑板報的任務;會犯錯后主動撿垃圾認錯;會認真地完成老師交給他的澆花任務。還有孩子,當我交給他們整理隊伍的任務后,他們自己也變得遵守規矩。責任心強的小朋友,每天下課都會關注其他孩子的安全,看到教室很吵會主動管紀律,放學后自覺打掃教室衛生等等。
這段時間的相處,我發現了班上的孩子有非常多可愛的地方,每個小孩子都與眾不同。并且,他們的行為模式后面掩藏著獨特的心理活動,這都需要我去耐心解讀,這樣才能更好地關注他們,找到每個人的閃光點,以此為切入點,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幫助他們更好、更快樂、更輕松地學習。
于是,我每天都不斷地用心觀察孩子們的閃光點,并且及時表揚。
小陳上課回答問題的聲音更自信了,下次可以更大膽一點;班級小明星小姜不僅自己表現出色,還會幫助同桌變得更優秀,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小可愛;小楊每次回答問題的聲音都十分響亮,還會背很多詩詞,是一個小詩人;小鄭會時刻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課間活動安全,非常有責任心。有孩子因為害怕被懲罰而說謊,但是我引導后能夠主動承認錯誤,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還有孩子就像是一個小小情報員,每天班上有一點蛛絲馬跡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事實證明,從孩子們可愛的表現中,發現閃光點,并有針對性地表揚,有利于他們的健康發展,也會幫助他們變得更加優秀。
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
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教育活動。從我與孩子們發生的故事中,深刻體會到教師的鼓勵對學生的成長和心理健康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以恰當的方式在平常的教學中引入心理健康的知識,以心理學的知識來輔助日常教學。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學模式主要有四種:(1)講授式教學模式,主要以課堂教授為主。(2)活動式教學模式,以心理體驗活動等形式來展現心理健康知識。(3)對話式教學模式,以分組討論的形式展開。(4)誘導式教學模式,通過預設的情景體驗環境來進行教學。
從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來看,都是單純地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傳輸知識,而沒有在日常教學中去考慮對心理健康的依賴度。筆者通過與孩子相處,探尋了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
(1)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輔以心理健康知識的輸入,將兩者聯系起來,以日常教學為載體,以心理健康知識為方式,達到教學的最大化效果。
(2)對于家庭來說,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應該多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這對于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很有幫助的,也能對心理健康知識教學產生有益的效果。
三、結論
本文從筆者與孩子的系列故事出發,探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即學科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輔以心理健康知識。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