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曾璽凡通訊員胡宏保)近日,常德市一中高一年級(567)班的9 位科任教師集體收到了一份贈禮,它是一首詩,篇名為《風》,每個詩段對應一位老師,且老師的姓名溫柔地藏在了詩句中。
“臨近高二選科分班,我對入校這一年來的點滴心懷感念,依依難舍,便以詩寄情,把老師們的名字藏進詩歌的記憶里。”《風》的作者是(567)班學生李嘉怡,熱愛現代詩寫作的她實現了一次師生間的“雙向奔赴”。
“銀杏逐漸褪去昔日嚴肅,熱情揮散在這艷陽天,風也自由……”是寫給班主任嚴艷的;“待再賀年少,謹以光輝相送……”是寫給數學老師賀少輝的。李嘉怡將每位科任教師的性格、狀態以及師生間的回憶躍然紙上。某天課間休息時,她拿著手寫的《風》來到老師面前,動情傾訴。
“風很輕,有些暖暖的回味,也有點淡淡的憂傷。但愿在未來美好的日子里,所有的期待與祝福慢慢開花、結果……”今年3 月,李嘉怡也給全班同學寫過一首詩《相逢與別離》,她坦言,同學情像陣陣春風,溫暖了每個人的心田,和風的意向相呼應。
收到李嘉怡的詩,老師們亦是感慨良多。
歷史老師陳師琪先是沉默,隨后也道出了對學生的不舍。“有幸陪伴了他們一年,他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都是我的驕傲!”
語文老師雷光華看到李嘉怡的詩篇后難掩欣慰之情,他總是鼓勵嘉怡堅持詩歌創作,并在她創作完成后第一時間給出指導建議。“字里行間,我能感受到她對詩的熱愛。”雷光華說。
從初二年級,李嘉怡就開始詩詞創作,目前已經寫了40 多篇現代詩。母親劉芳表示,她對孩子的愛好十分支持,平日里也會在家共同交流探討。
“詩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是一份熱愛,讓自己有情感表達的出口,放松身心,這份熱愛也會支撐自己繼續創作,多年后再看定是一份美好的回憶。”李嘉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