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一直是一個沉默少言的孩子。在他成長道路上,我總是力圖像一座雄偉的山峰,全方位守護他,引領他前行。
記得兒子讀六年級時,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班主任通過多方了解,選中兒子參加1000米項目。剛開始得知這一消息,兒子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和疑慮,對完成比賽毫無信心。他回家后對我說:“我不想參加,從來沒測試過,肯定不能跑完,拿不到名次。”我溫柔地對他說:“不用怕,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難,只要你堅持訓練,掌握好技巧,一定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不僅用言語鼓勵,我還以實際行動支持他——一起訓練。
賽前,我扮演起跑步教練,耐心地向兒子傳授跑步技巧和賽場策略。我告訴他,要想跑得快,不僅要有強健的體魄,更要有堅定的意志和清晰的思路。每天,我們都一起在操場上跑步,一圈又一圈,直到他能夠熟練掌握節奏和呼吸。
比賽當天,我早早地站在賽道旁為他加油助威。我化身為最有激情的啦啦隊長,身穿鮮艷的服裝,手舉鼓勵標語,大聲為他加油。在我的陪伴下,兒子在賽道上越跑越有勁兒。每當他感到疲憊或想要放棄時,聽到我熟悉的聲音,他又重新振作。這份力量最終幫助他沖過終點線,贏得比賽。
這份勝利不只屬于他一個人,同樣屬于我這名一直默默支持他的父親。勝利也不只是跨過終點的那一瞬,還有我給予孩子的支持和鼓勵,以及他從中學到的堅持和勇氣。
這段同行的旅程遠未結束,它延續在之后的親子時光里。作為父母,在陪伴和教育孩子時,我們的角色不能局限于撫養和保護,更要充分激發和相信孩子內在的潛力。每一個默默無聞的日常努力和堅持,都可能在不經意間孕育出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