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其方法論如凝聚引領力、提升組織力、強化輻射力等對當代創新基層黨建路徑,提高基層黨建質量,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以“毗鄰黨建”為例,金山區位于上海市西南,毗鄰浙江省嘉興市,長期以來一直保持緊密來往。但由于行政區劃不同屬、系統謀劃不充分、區域融合不均衡等問題,兩地合作有限,缺乏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近年來,兩地以黨建引領為突破口,積極探索協同發展機制。
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山塘村是滬浙“毗鄰黨建”的重要發源地、啟航地,與平湖市山塘村僅一橋之隔,兩村從最初的“平安一線牽”協同管理到后面的“黨建一家親”的黨建聯建,在不同層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實踐。從兩村擴展到兩鎮再到如今的五鎮,通過“一線牽”組織推動,促合力;“區域融合”執法聯動,促共治;“抱團建群”產業帶動,促共富等多項措施,解決了一批跨界治理難題、惠及了兩地百姓民生、拓展了兩地黨群共建路徑、加強了產業鏈的相互銜接和賦能。
從“點對點”到“連點成面”,毗鄰區域協同發展的“朋友圈”正不斷擴大,共融互通之路不斷走深。2024年以來,金山區按照“黨建引領、中部先行、南北拓展”的工作布局,中部地區——深化“鄉村振興 共同富裕”黨建聯建機制,以長三角“田園五鎮”為主體,不斷增強“田園五鎮”示范片區競爭力和輻射力,推動實現“抱團共富”;北部地區——深化“科技賦能 三生融合”黨建聯建機制,以楓涇鎮、嘉善縣、平湖市為主體,推動長三角科技城從單純的產業園區深化為產城融合的示范區,打造數智經濟新增長極、長三角親子旅游度假區、資源要素集聚新高地;南部地區——深化“產業協調發展 安環協同治理”黨建聯建機制,以上海石化、金山區金山衛鎮、碳谷綠灣產業園、平湖市獨山港鎮、獨山港經濟開發區為主體,探索推動化工產業高質量聯動發展和安全環保一體化協同治理,打造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新樣板、新材料產業發展新高地、新能源創新應用實踐區、安全環保高效能治理示范區。積極推動滬浙兩地合作從具體項目協同向深層機制協同邁進,著力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貢獻“金山樣板”。
這些年來,“毗鄰黨建”的廣泛實踐,體現了強大的生命力,也給我們帶來深刻思考,正如延安時期黨的建設一樣,不管情況如何變換,其方法論是一致的。
一要凝聚引領力。通過“毗鄰黨建”引領,形成科學決策,加強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發揮“毗鄰黨建”出思路、出決策、出政策的優勢,為高質量聯動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要提升組織力。把組織力滲透到跨界協同發展最活躍的細胞上,推動人才、產業、文化等各類要素實現“抱團發展”。在推進“毗鄰黨建”過程中始終保持嚴密的組織體系,著力推進組織建設貫通各個層級、覆蓋各個領域、抓實各個環節,為高質量聯動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三要增強競爭力。高質量“毗鄰黨建”,要尋找協同聯動的支點,從競爭走向競合,形成區域協調發展的最強動力和最大合力。通過產業鏈優勢互補和協同合作,形成規模效應,推動農、文、旅、商等整體競爭力的提升,為高質量聯動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四要強化輻射力。著力推動解決一批跨界治理難題和民生實事,增強兩地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始終把毗鄰地區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作為探索實踐“毗鄰黨建”的根本目的,通過發展提高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生活質量,為高質量聯動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新時代黨的建設確實至關重要,而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對于加強黨的建設同樣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相信在“毗鄰黨建”引領之下,毗鄰地區將不斷提高政策協同的力度,實現更加合理的分工,凝聚起更強大的合力,擴容擴圈,毗鄰共富。